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9056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初一期中语文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学号: 姓名: 上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一)(二)(三)得分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啜泣(chu) 诱惑(hu) 茁壮(zhu) 擎天撼地(jng) B.挑逗(du) 笼罩(zho ) 玷污(din ) 忍俊不禁(jn)C.辜负(g) 迸溅(bng) 迂回( y ) 盘虬卧龙(zh ) D.小憩(q) 伫立(ch) 洗濯( d ) 不省人事(x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暄腾 纳罕 糟蹋 头晕目眩 B. 训诫 庸禄 荡漾 仙露琼浆 C.

2、绵延 斗擞 祷告 明察秋豪 D. 诀别 伶仃 炫耀 各得其所3.选出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2分) A.匍匐:爬行。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情不自禁:控制。 B.空灵:清净。 澹澹:荡漾的样子。 锲而不舍:雕刻。C.朗润:明朗。 静谧:安静。 不言而喻:比喻。D.汲取:吸取。 响晴:(天空)晴朗高爽。 慧心未泯:消失。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B.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C.他的演讲太绝了,我只好甘拜下风。D.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2分)A.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经常在我耳边回响。B.今天我的文具都带来了,只有写大楷的毛笔没有带来。C.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D.今后我们应该接受教训,避免不再发生此类事故。6.某学校的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2分)A.我因生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B.我因生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C.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

4、愧。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乡书何处达? 。 ,天光云影共徘徊。夜雨寄北一诗中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相见的诗句是 ,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花草萌发的诗句是 , 。你认为论语十则中可以作为学习座右铭的句子是 , 。二、 语文综合运用。(6分)8.将下面所给三个谜面与你认为正确的谜底用线连起来。(3分) 你一半我一半 a.丁 出手就打 b.谅 普通话 c.伐9.上课铃声响了,某位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位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5、。”教室里爆发出大声哄笑。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言外之意: 你说的话: 三、 阅读(44分)(一)文言文 (小题,共 13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传不习乎 岁寒 吾日三省吾身 11.用现代汉语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2分) 12.你是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2分) 鲁人执竿鲁有执长竿入城门

6、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3.按原文填空。(3分)鲁国有个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 后 都不能进入,一位老者的主意是 ,执竿者立即截断了他的长竿。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小题。( 15分 )八月的阳光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池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

7、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起来。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楞。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后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 ,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

8、远贷款回靠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 ,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蠕动着,发不出声音。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

9、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这时谁也没注意到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统治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15.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白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2分) 筹借学费 外出打工16.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3分) 17.“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18.从全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9.“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40字左右,4分)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4 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