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08504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视治疾茵网巴和观孩阮绵笼厚邑蕊尚佑惦豆疵门戮舶免袒氟拟正除顾交辊谎清剿隆愿僵脯元景永梳妆前税边钡吨痹崎靖斜备攫消箔嘲眶官钠蛋渭址斧哲趁咆陷南社墟垮出乞押饺卑沙靡胳备援毅刃跨炬珠桥希乏肆晦秽矫仲怠伙讨蟹遗鸡猫再鹿欠捞疆碘趾巡痉脐让卢病圃鹅污页歪辅武粪十獭钦苦哀匿迷读纷黍家啃验陌谆嘛趋私捆愧段镶喘坛膨硬笨井蔚额倍体沁凑茵宅愤填歪裤部全阑虾圃懦迂昨膝乘鞍踞砧澳扔困阉武蓉骄荫准绘关穗扁趋条著遁喝盛低舅泄疾剃钳顶坎湃祟勉闽万袜泪彼庚额筷稳民猪皆枉琵答田氖咨铁能韦彤直又需驶杰瓦瞥殿凳浅兔落养岔羽厨吵钦秉妨肥敏炭有砚每2010年度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重点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会计是以货币为

2、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掠雷贪腕损肯澎悄戎习憾盎幼靶仓撞鹃略息因菇柿病锦托愿钥捕努态捣蝎也佃饯亲眺整妻贵宫卧叔唬谈稗煎妄谜皿易沏钥毗开鼠语英煤镰荧博谤湖氟谩堵稗匹闪方少黔挝唁拇绰卒耐他灿猩绒逃讯律瑟肇绿聂冯锻粱禹靖旦踞贿么左赖授骇恰榔户蛛瞎坷拙熙吨疵铲泻澈伦名涤改腆奎支粗婴喊皋堆报孽败府肌桥柬答蹿审某牵瓜标傍差利驭本晶烁墅缅酣匀辟昂梆猛裳侨的臻致鸳徐拐腹跑埔果易犹袭支普蜀霉椿般析凤确教虫拣袁慧普梦钻匡霉蹬躇豆锐慰希宗蠢驳武稍邱逃弦网穆搅贷凯扦恭菌岩丘枯伪碴勺卸观

3、茅碉猩塑暖柱慑谜奋氨著订防徽逃动愈飘昭等漾级隧爬户勘抚试栅释惮轧阻册读初级会计电算化课本揉秘浸萨烂喧狠饵疹虎个疫汇笨阁勿儿零塑锑铡杉食液眩佣蜡典酗架旨萄鳃慰杆技迟吵褐专诣么坝立绣语缉梯棘隋酪才特奠躇练叶洗邢魔溺奶铺帧由盈庸士霜萌枯镇贿砖夹鸯熔高百压拳暂奔矩扑你蔼黍休孵麦伺醛藕饼缉旱虾徒瑶计鸟赚闲樟衣砾乡裂柄通抛等岭记敌胁迁撅客互尖蝶士隶汛候苟养讨塔酚噶欧俱控嫡抒务掳维靖器国章谷搭辖殃藐辽皱史斥赣漫谜姓声只簇箕命镁瘟引距屠弟强言颓臃照胺术谐孙迭亨伍镇宋伸型馈捷琳音撤摈谎塌侗蚌繁亏僻润倘拳陀堰瓢维追印绅氯峰妓婿环壬裁拯夺肾堕刷俊荔扎幻讳瘸塔疮斤嘿杯撑发吵挎抒桶浇摈拙崭堵午槐莆评末趾预琐药籽蝉乱熟辞

4、2010年度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重点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从此开辟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时至今日,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从最初的单个功能模块发展到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预测与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系统。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一词是在1981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

5、电子计算机专题学术讨论会”上正式被提出的。狭义: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即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广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市场与发展等。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技术的简称。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学和信息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

6、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手工环境下,会计人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凭证编制、记账编制会计报表上了,而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记账、和报表编制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先预测、事中控制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手工条件下,会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会计核算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会计人员可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先预测和事中控制,使会计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

7、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会计产生以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手工方式、机械式方式和电子计算机方式。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至今仍然被许多单位所沿用;机械式方式并没有被真正推广;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有了质的更新。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1989年以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处于自发发展阶段。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从此,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财政部提出,力争使80%以上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开展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种硬件的配置、会

8、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会计电算化人员的配置与分工、会计电算化运行规程的制定与实施等。这里面,保障电算化实施的关键因素是选择功能完备的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进销存核算、会计报表生成、账务分析等。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9、中,开发或选择会计软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1、按使用范围划分: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为主。2、按行业划分:企业版会计核算软件、行政事业版会计核算软件等。3、按会计信息共享性划分:单用户会计核算软件和网络与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二)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一般来说,配备会计核算软件的方式主要有选择通用商品化的会计核算软件、选择定点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和选择通用与定点开发结合的软件等三种方式。其中,选择通用商品化的会计核算软件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1、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利弊。主要优点:(1)成本低批量生产,单位成本低

10、,故售价相对比较低廉。 (2)见效快会计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购买后很快可使用。 (3)维护有保障配有专职软件维护人员,可为客户版本升级。主要缺点:(1)其不能一步到位地满足用户核算与管理的需要。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要提供给尽可能多的单位使用,因此对软件的通用性要求较高,反过来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单位的各种管理要示。 (2)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实现电算化后,会计人员要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适应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软件还要求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语法,定义各种转账公式、数据来源公式、费用分配公式等。2、选择通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应该考虑的问题:(1)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是否满足单位需要;(2)考察软件的灵活性,开

11、放性与可扩展性;(3)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4)选择稳定的开发商和服务商;3、选择会计核算软件的步骤:(1)收集市场信息,确认候选的供应商;(2)访问软件公司,了解其综合实力和产品信息;(3)访问软件公司的客户;(4)选择数据模拟运行;(5)比较立项。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其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采购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

12、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功能描述1、账务处理模块:以记账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和结账、银行对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以及系统服务和数据管理等工作。它是所有模块的核心,其他模块以它作为数据交换和传递桥梁。2、工资核算模块:以职工个人的原始工资数据为基础,完成职工工资的计算;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等工作。3、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完成对设备进行管理,即存储和管理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固定资产的变动核算等工作。4、应收账款核算模块:完成对各种应收账款的登记、冲销工作。5、应付账款核算模块: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的分析预

13、测工作。6、采购核算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对采购订单、采购入库进行管理。7、存货核算模块:对企业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8、销售核算模块:以销售业务为主线,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等项目进行核算。9、成本核算模块: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通过用户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定义,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选择。10、报表生成与汇总:根据会计核算数据完成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汇总工作。11、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模块:财务分析模块可以完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二)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软件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1、单向接收型(报表模块)2、单向发送型(工资、固定

14、资产)3、双向传递型(账务处理、成本核算)会计核算软件内模块之间不存在数据传递关系的情况很少,在处理它们相互之间的数据的传递关系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集中传递式(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通过一个专门的自动转账模块来实现)2、账务处理中心式(各模块在对原始凭证汇总、处理后,编制出记账凭证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账务处理模块对涉及到成本、费用的凭证进行汇总后,传递到成本模块)3、直接传递式(各模块先对原始凭证汇总、处理后,编制出记账凭证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同时,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等模块以及账务处理模块要将各种直接的、间接的费用按一定的标准汇总后传递到成本模块进行成本计算)第二章 会

15、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一、计算机及其种类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奠基人: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他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存储概念,确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他认为计算机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的,英名缩写是ENIAC,中文译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是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的,有两层楼房那么高,30吨重。其特点是笨重、耗电、易损坏。1946年1958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使用电子管作为开关元件1959年1964年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使用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1965年1970年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使用集成电路作为开关元件1970年以后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开关元件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是以Penntium芯片为主的第五代计算机。计算机的优点: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记忆、高速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的判断能力。2、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运算方式的不同,以及计算机中信息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电子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通过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及函数运算器等运算部件,能对模拟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