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7575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2五石之瓠课后集训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五石之瓠【基础测评】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答案】C【解析】泮:同“判”,分离。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明:显明B物或恶之恶:凶恶C其未兆易谋谋:解决D常于几成而败之几:接近【答案】B【解析】恶:厌恶。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A.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B.都是结构助词,的。C.都是代词,它,它的。D.介词,用,拿,把/连词,表目的,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

2、字的一项是()A曰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C生于毫末D起于累土【答案】C【解析】A.“行”同“形”,形貌。B.“泮”同“判”,分离。D.“累”同“蔂”,土筐。5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答案】B【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句,应是“于足下始”。A.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B.状语后置句,应是“于毫末生”。C.宾语前置句,应是“知自者明”。D.宾语前置句,应是“以是圣人欲不欲”。6下列各项加点字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B其安易持C其微易散

3、D不贵难得之货【答案】D【解析】A.形容词用作动词,显明。B.形容词用作名词,安稳的时候。C.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时候。D.名词,货物。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B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答案】A

4、【解析】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通常被忽视的那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的结论。(4)五石之瓠中,庄子直截了当地予以反驳,评价惠子的一句是:_。(5)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眼界开阔、见识通达的人,才能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有限之用,通过“_”,达到逍遥之境。

5、【答案】(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夫子固拙于用大矣(5)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

6、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

7、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答案】B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藏室之史,即守藏史,就是

8、管理国家图籍的史官。“藏室”是藏书之所。“守藏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的意思,与“守”同义。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故能收回并再次利用。后来也泛指短箭。C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太傅,为君王的辅佐大臣或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答案】D【解析】古代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傅位次于太师。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隐居。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

9、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暗示了老子的见识远过于孔子。C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写下一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这本书阐述了道德的意蕴,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D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人贬斥老子学说。作为严肃的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答案】B【解析】从文中无法看出老子的见识远过于孔子。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2)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答案】(1)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

10、钝。(2)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求名声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到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了。13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所体现出来的老子的“无为”思想?【答案】“无为”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

11、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也有它的重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其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踌躇满志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

12、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作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求名声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到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了。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很高兴地(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意蕴,共五千多字,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

13、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老子是一位隐居的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人信奉老子学说的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管理者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归于“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