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048433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气安全管理目录一、煤气基本知识1、煤气分类2、冶金企业常用的煤气3、煤气的性质(1)煤气成份(2)燃烧三要素(3)煤气的可燃性(4)煤气的爆炸性(5)煤气的毒性二、我公司煤气来源及数量三、煤气安全知识1、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与急救(1)煤气中毒原因(2)煤气中毒症状(3)煤气中毒预防(4)煤气中毒抢救(5)现场抢救方法2、煤气着火、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引起煤气着火的原因(2)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3)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4)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四、煤气安全管理1、煤气管理目的2、煤气安全管理人员及职责3、煤气安全管理内容(1)新建、技改煤气项目的安全管理(2)煤气防护器具的管理(3)煤气安全

2、检查(4)煤气区域作业安全管理一、煤气基本知识1、 煤气分类国内外煤气分类有许多方法,有按煤气压力分的,也有按煤气成因分的。我国一般按其成因分,可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三类,详细如下:煤天气田气或纯天然气:其主要成份为CH4 ,热值为8000一8700kcal/m3。然油田伴生气:其成份CH4占80%,热值为10000kcal/m3。气气煤矿矿井气:热值为30004500kcal/m3o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如焦炉煤气,热值在4000kcal/m3以上分人固体燃料气化煤气:按气化剂种类不同又分为空气煤气、水工煤气和混合发生炉煤气,热值为13002500kcal/m3。类煤我厂的发生炉煤气

3、为混合发生炉煤气。气油制气:利用重油制取的煤气,热值为10000kcal/m3o液化石油气它是开采和炼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其热值为2000027000kcal/m。2、 冶金企业中常用的煤气 冶金企业中常用的煤气主要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煤 气、发生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等。3、煤气的性质(1)煤气的成份 煤气是由一些单一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主要成份有 CO、H2、CH4、CnHm、2 4 n mH2S、CO2、n2、水蒸汽和氧气。其中CO、H2、ch4、c h , h2s为可燃成份。CO2、N2、水蒸汽和氧气为24 n m 222是不可燃成份。煤气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不溶于水,具

4、有很强的毒性和爆炸性。 煤气的燃烧性及其热值取决于其所含的可燃成份的种类和含量的多少。(2)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即空气或氧气。当然并不是 具有上述三要素就可发生燃烧,只有一定浓度的可燃物和一定浓度的空气或氧 气相混合,遇到一定的能量才能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伴有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三大特征。 可燃物根据存在的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虽然固体、液体和气体 可燃物同样需要具备“三要素”、伴有同样的三大特征,但燃烧过程不一样。(3)煤气的可燃性煤气的热值是由煤气中可燃成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的,含量越多,其热值越大,着火温度越低,着火性能越好。部分气体的爆炸极限、着火温度

5、及热值、项目爆炸极限着火温度热值名称、(%)(C)(kcal/m3)H24.075.9580-5902578CH45.015.0650-7508530低CO12.5-74.26446583020低H2S4.3-45.53645660低C2H6512.0520-63015230低我厂目前使用的煤气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高、焦混合煤气,这三种煤气的主要可燃成份含量、爆炸极限和着火温度见下表。我公司使用煤气的热值及爆炸极限表名称主要可燃成份含量(%)爆炸极限着火温度(C)热值(kcal/m3)H2COCH4下上发生炉煤气8.430.41.821.567.5650-7009001500高炉煤气2.728

6、.00.335.072.06507008001200焦炉煤气59.28.623.44.535.8550-6504000-4600转炉煤气2.560-8018.283.25301700-25004)煤气的爆炸性煤气燃烧分为正常燃烧(稳定燃烧)和非正常燃烧(不稳定燃烧)。当煤气 燃烧放热的速度与周围环境散热的速度不平衡,远远大于散热速度时,燃烧温 度急剧上升,燃烧气体急剧膨胀,对周围产生很大压力,并伴有爆鸣声,这时 非正常燃烧(不稳定燃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爆炸。若爆炸继续发展到继有效火焰的加速甚至超过音速,扩展到未反应的气体 中继续进行剧烈的放热反应,并伴有冲击波和很高压力,则爆炸变成了爆轰

7、。燃烧、爆炸、爆轰即的共同点,也有本质的区别,共同点即都是以化学反 应进行的,区别是传播速度不同。详见下图。燃烧爆燃V爆炸正常燃烧 不正常燃烧 有效火焰加速燃烧爆轰1 F更大爆炸很大压力、爆鸣声 冲击波、高压力、与火焰形成爆轰波比音速低比音速高燃烧的传播速度为每秒数毫米至数米。爆炸的传播速度为每秒十米至数百米。爆轰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一千米至一万米。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着火温度越低、含量越多,则煤气的燃烧、 爆炸性则越强。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明火或温度超过可燃物的闪点,就会发生爆炸。 在爆炸极限以上可燃物只燃烧,不爆炸,在爆炸极限以下,可燃物不燃烧不爆 炸。爆炸极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温

8、度、压力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爆炸极限随温度升高而变宽。随氧气浓度增大爆炸上限变宽,下限不变。爆炸极限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 1 个大气压附近变化时,爆 炸极限的变化不大,压力增大时,爆炸下限先变窄,压力上升到 10-20 个大气压 时,下限最窄,压力继续上升,下限再变宽。上限一般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宽。 当然CO比较特殊,它的爆炸极限随压力的变化只略微变窄。(5)煤气的毒性煤气的毒性与煤气中含有的有毒成份 CO、H2S、CO2、N2 的含量有关, 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使人窒息,是窒息性气体。其中CO、H2S (有剧毒),含量越 多,则煤气的毒性越大。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主要分

9、为单纯窒息性气体(N2、Ar、甲 烷、乙烷、乙烯等)、血液窒息性气体(CO)、细胞窒息性气体(H2S、HCH)。CO 的中毒为血液性窒息,中毒机理是,正常情况下,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到达各组织后氧合血红蛋白分解析出氧供机体组织 利用。 CO 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40 多倍, 当吸入煤气后,CO就率先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气失 去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机会,阻碍血液携带氧,使人缺氧,同时,碳氧血红蛋白 不仅阻碍血液携带氧,而且还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使血液即使携带氧气, 也无法解析出供组织利用,从而更加重组织缺氧。CO还可与

10、体内其它含有二价铁的物质结合,如与肌红蛋白结合后,阻碍肌 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大降低肌肉的储氧量,减低肌肉的慢缩功能,故煤 气中毒后,全身乏力。二、我公司煤气来源及数量 我公司生产上使用的煤气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高、焦混合 煤气,家庭使用的是液化石油气。其来源及数量大体如下:高炉煤气是l#380m3高炉和2#450m3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1#高炉的 煤气产量约86000-94000 m3/h,2#高炉的煤气产量约为145000-150000 m3/h。高 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必须经重力除尘器和煤气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方可使用。焦炉煤气是泰山焦化公司的副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我厂

11、,输送量大约 6000 m3/h。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的副产品,转炉煤气的回收是间断性的,烟气中的氧 含量必须小于2%,CO含量大于35%才能回收。大约吨钢回收煤气80-100 m3。 转炉煤气中也含有大量粉尘,必须经一级文氏管、重力脱水器、二级文氏管、 湿旋脱水器处理。由于左面回收转炉煤气压力低,须先送进转炉煤气柜,经煤气加压机加压后送用户使用。高、焦混合煤气是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煤气。在这三种煤气中,其燃烧、爆炸性焦炉煤气最强,发生炉煤气次之,高炉 煤气最弱;其毒性发生炉煤气最强,高炉煤气次之,焦炉煤气最弱。三、煤气安全知识目前,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已联成一个大的系统

12、,煤气已成为 公司生产重要能源之一,且煤气是一只无形的杀手,易引发大的安全事故。煤 气安全管理工作做的好,则煤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生产顺行,如果管理不 善,就会造成煤气泄漏,进而引发煤气中毒、着火和爆炸事故。1、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与急救(1)煤气中毒的原因引起煤气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作环境中存在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气体。导致工作环境中存在高 浓度一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有很多,如图一所示。归结起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煤气放散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度低,阴雨天放散,造成放散点周围环 境中煤气浓度超过安全标准要求。煤气设施存在缺陷、煤气设施老化,点检、维护不及时,造成煤气泄漏。煤气压力不稳,突

13、然升高,造成煤气管线的水封被击穿,或者突然降低, 煤气用户熄火未及时关闭,再度送气时造成煤气泄漏。另一方面是人体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造成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 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如后图二所示。工作人员对煤气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心存侥幸,盲目作 业,致使吸入煤气,造成中毒。不带煤气作业没按程序置换合格或没有置换,进入工作场所工作,引起煤 气中毒。带煤气作业,没按规定戴防护器具或防护器具不能满足工作需要。(2)煤气中毒症状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主要是指CO中毒。煤气中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煤气中毒。其症状如下:轻度煤气中毒,常出现头痛、恶心、眩晕、呕吐、浑身无力等症状;

14、中度煤气中毒,常出现意识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重度煤气中毒,常出现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等症状。图二煤气中故原因分析-吸入一(3)煤气中毒预防针对上述两方面引发煤气中毒的原因,要做好煤气中毒的预防工作,应着 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煤气设施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严格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 要求设计、施工、验收,凡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坚决推倒重来,将事故隐患消灭 在建设过程中,杜绝产生新的煤气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杜绝产生煤气事故隐患制定完善的煤气设施点检、维护制度,并严格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带病运行,避免由于煤气设施老化、维护不 及时和煤气设施维护不当而造成煤气泄漏,引发煤气中毒事故。加强对从事煤气作业及煤气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 煤气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正确、熟练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而引发煤气中毒事故。配备完备的煤气防护检测仪表,并使之处开完好状态,做到煤气泄漏早发 现,早预防、早处理。(4)煤气中毒抢救 我公司制定下发了煤气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其中包括煤气中毒抢救。煤气中毒抢救要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