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例题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4748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五首例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五首例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五首例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例题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五首例题分析【例1】 试谈谈行路难一诗的浪漫主义手法。精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离开长安后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心中是有盘算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自然是想像之词,似与“冰塞川”、“雪满山”的困难至极的情景不符;但从内容上看,仍与前两句承接。前两句是说自己的政治出路全被权贵堵塞,只好退隐山林了,但诗人不是一味归隐,还要像姜尚、伊尹那样等待时机,再展鸿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想像并郑重宣告:我像宗悫那样乘风破浪建功立业的时机一定会有,到那时我要像扬帆渡海一样,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尤其是最后一句,描写了诗人在这一时机到来时得意的神态及治国家、“济苍

2、生”的气派;充满对权贵们的愤懑之情,表达了诗人一定要实现宏大抱负的信念。答案 这首诗同李白的许多诗歌一样,明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使全诗充满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想像。诗人因郁闷而思索,让他想像的翅膀一会儿飞至黄河,一会儿飞上太行;有时来到碧溪边上,有时乘舟经过太阳身旁;一忽儿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面前,一忽儿又乘风破浪、扬帆渡海。正是在想像的驰骋中,充分表达了对权贵的愤激之情,抒发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D“见,读jin,见到的意思。(2)词中以“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精析 本题通过三个小题对西江月这首词进行了综合考查。第(l)题四个选项,考点涉及到作者、体裁特点、修辞、读音及意义。通过分析(1)题,不难看出,A项中辛弃疾是宋代的词人;B项中西江月是词牌名;D项中“见”读xin,是“出现”的意思;故正确答案是C项,它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第(2)题考查学

4、生的品句能力,一般考生从表面分析,得出答案是“两三点雨山前”,但深入赏析,“七八个星天外”指“天外有七八颗星”,既然“天外有七八颗星”,那诗人的顶空上为什么没星呢?原来是乌云密布,所以正确的是“七八个星天外”。第(3)题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品析能力,通过对“稻花香里说丰年”进行品析,我们理解出,是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唤起了词人愉快的心情。答案 (1)C (2)七八个星天外(3)丰收景象说明 分析此类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赏析诗词(曲)的前提是分析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赏析时要注意:巧妙地添加语言,领会诗句的具体含义;总体把握,理解诗词(曲)的写作内容及所表达的感情;感情依托对象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