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00718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课题研究如何确定问题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 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 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英国科学家 J.D.贝尔纳曾经说过: “提 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 ”因为这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质疑反思的能 力,还有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条件。如果选择研究问题是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研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 教师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从目前来看

2、,这些疑难或困境至少有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例如,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 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教师以此为基点,通过一系列新的教学设计,试图达到引发学生兴趣, 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等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与对 立。例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常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 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学生跟不上功课,经常伴随着一种失败感,甚至导致了 他们

3、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是教育教学中的“两难”情境。 “两难”情境在教育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 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以妨碍了学生集体; 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 与班级生活中确立起来了,教师的引导角色就有可能无法实现了。 四是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待同一教育教学行为的不同看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进过去课堂上灌输、传递的情形,但 周围同事或家长却对此并不认同,觉得教师是在出风头,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些疑难或困境,是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

4、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 鉴, 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找到削弱其阻碍、 转化其限制力量的对策。第二,从具体场景中捕捉问题。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 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 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 生发教育理念, 提升教育智慧的。 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 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 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 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要认识 到,自身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实践场景。 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也是发现问

5、题的重要所在。第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 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 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 解读与说明, 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 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 的转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第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个人的专业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变革也常常结为一体。 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或学科 的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 就会发现

6、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 就 不会坐等问题的现成答案。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而 这些问题又有许多是现有的经验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的,现在的工作模式难以恰当解决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或群体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那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 谓问题转化为课题, 就是在找准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立课题。 小课 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 在确定课题前, 每位教师都要回顾反思, 注重思考, 把找准问题作为确定好为课题的前提条件, 把立好课题作为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过程的思考过程。例如:当前教师在课堂

7、教学中普遍存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 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捕捉 有利的教学时机?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如 何对待教师的课堂语言?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这些问题既是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 也是 需要教师研究的课题,把解决问题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也能提 高教师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通过情况下, 教师针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可以 凭借丰富的经验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完成教学任务。 但有些问题只凭借经验是不能解决的 中,比如讲解某个“教学问题”

8、,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些教学问题时,如果发现原 来的教学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 题” ,教师需要追根溯源、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这样一般的教学问题就有了研究会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 遇到的教学问题,就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 。一旦教师追踪某 个教学问题,一旦教师关注“他人的经验”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这个 教学问题就转化这“课题”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 、 、 师解决问题) ”的校本研究过程、小

9、课题研究过程。在这里, “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验 证教学理论,而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主要是研 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研究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 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假设。 “通过教学(教师解决问题) ”是教 师本人在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 而不是让教师放弃解决问题的责任, 由别人来帮助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确定课题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 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拟题; 第二步, 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也就是拟提纲;第三步,根据实际,敲定题目,也就是定题。 在选题上一般存在这样的误区: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 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 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