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050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 -建筑论文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探讨唐桥让(陕西义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根据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应用,结合智能建筑物的特点,提出建设过程中智能建筑防雷装置应注意的技术细节。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智能建筑物的技术性能要求,分析智能建筑的雷击环境和设计要求, 严格按技术规范要 求施工,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对安装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对策、 及时处理,减小建筑物的雷击风险。关键词科能建筑;雷电;装置:措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系统水平也越来越高。“智能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建筑物多为多联、高层、超高层,高差层次变

2、化 较大,往往易受直接雷击、雷电波侵入、感应雷电的侵入。建筑物内设有中央控 制室、集中安装主机设备、信息、网络设备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设备, 这些设备抵御雷电袭击能力低,在雷电作用下易损性较高。目前,对智能建筑比 较成熟的防雷措施主要有:1.接闪器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智能建筑物顶面应采用避雷针、 带或由其组合的混合按闪器,要求在屋面上组合成w10m 的网格,且突发发屋面的所有金属物体均与避雷网电气联结, 与大楼作为引下线有柱主筋绑扎组 成100mmX100mm 的网格现浇板,已高于规范要求。所以,一般只要在屋面 沿建筑物的四周敷设避雷带,且在屋面重要部位加 1

3、m高,材型不小于12mm 镀锌圆钢的避雷短针保护,还可以采用阻抗型或提前放电式避雷针。 屋面上的金 属管道(如消防管、暖气管等),应在管道敷设时合适位置做接地处理,与屋面防 雷装置相连,建设方在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在屋面安装卫星天线等通信接收 设备,应按照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时预留等电位连 接端子板。2. 引下线目前新建建筑物一股都利用柱筋内的主筋作引下线,作为智能建筑物的引下 线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设计要求建筑物所利用柱筋做引下线的都要求用电渣压力 焊来焊接,并由相关部门作出焊接捡验报告。因此,在检测引下线焊接时,要求 所利用做引下线的主筋除本身焊焊接外,还应加不

4、小于10mm圆钢在电渣焊处再采用跨接焊的方式,并且存每层利用圈梁焊接作闭合环,焊接长度要符合规范 要求。另外引下线存与基础阁梁钢筋、 楼层金属外墙、均压环等作电气联结时也 应符合要求。3. 均压环作为一、二类防雷建筑物,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从45m 开始设置均压环。一股情况下智能建筑物在设计时,从30m就已开始,每隔一层(间隔约6m)采用楼面圈梁或者40 x 40nm镀锌扁钢作均压环,并预留等电位 连接端子扳供30m以上的金属门窗、栏杆等较大金属物应直接与均压环就近做 电气联结,以防侧击雷。设置的均压环应与建筑物外墙边缘的每根防雷引下线做 好电气联结。4. 等电位联结将设

5、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用导体或电涌保护器所作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 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 电压的危害。它通过接地母排,将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在与接地网连接:(1)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2)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上水管、下水管、 热力管、燃气管等);(3)建筑物的金属结构;(4)人工接地极引线。5.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在近年来的几次智能人厦雷击事故调查发现,智能大厦的电源线路、信号线 路布线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因此,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求将导线敷设在屏蔽金属桥 架内或穿屏蔽金

6、属管敷设,金属桥架在配电柜处作电气联结,屏蔽金属管和穿线 处就近接地,在进入室内时再接地一次。为了避免在正常情况产生电磁感应或在 雷电流通过桥架时产生的雷电感应,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不能共用一个屏蔽金属 管路,分开布置。不同的信号线路应用不同的桥架, 避免信号线路之间的电磁干 扰。若有几个桥架在并行时应每隔 6m用大于10mm2铜芯线作良好的等电位 联结。6. 防雷电波侵入当建筑物受到雷电侵入时,建筑物防雷系统对雷电泄流的同时,总会有部分 雷电由电源线路或信号线路经过这些电子设备, 而这些电子设备承受雷电冲击能 力都是比较弱的。因此,必须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电源系统进入建筑物的总配电 柜内应安装第

7、一级电涌保护器;在各层配电箱中安装第二级电涌保护器; 在电源 线路进入主控制室、机房、消防控制室、空凋控制室等重要部位安装第三级电涌 保护器。信号系统进出建筑物处安装电涌保护器作第一级保护;在进入以上部位 时安装电涌保护器作第二级保护。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将智能建筑机房进行屏蔽。沿房间四周设置一圈接地环,每隔一定距离与屏蔽钢筋网焊接, 再将门窗等 金属物与接地环可靠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屏蔽笼。各种电子设备外壳,交流 电源的保护接地线,屏蔽线缆的保护套等与接地环连接。7. 供电系统(1)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使用的交流电源一般是由供电线路从户外交流电网引入的,当雷击于电网附近时或电网时, 能够在线路

8、上产生过电压波,这种过电 压波通过线路传进户内,通过交流电源设备侵入电子设备,造成电子设备损坏。 同时雷电过电压波也能从交流电源侧或通信线路系统传播到直流电源系统,危及直流电源及其负载系统的安全。随着各种先进电子设备广泛配备于建筑物, 对电 子设备电源系统的防雷正受到普遍关注。(2 )对于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电源保护而言,一般应首先在供电线路进入建筑物的入口处设置第一级保护装置,这样可以将沿供电线路袭来的过电压波防护 于建筑物之外。对于高精尖的电子设备,还要在它们的电源输入端前加装防护装 置。在配电房高压柜各相安装避雷器作“一级保护”, 在低压柜内安装氧化锌防 雷装置作二级保护,在各分配电箱内安装电源避雷器作三级防护, 并将柜箱体外 壳与建筑物接地作可靠连接。8. 结束语智能建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会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电子信息系统功能越来越高、越来越强。雷电防护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重要,防雷设施的要求也将会 更高。以上闸述了智能建筑物内防雷的几种方法, 只有把几种防需措施综合应用 起来才能让整个智能化系统受雷电侵害的几率减到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