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91670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目录1 工程概况12 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1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常见形式12.2 产生的原因分析13 人为因素方面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23.1 成立现场指挥体系,明确质量责任23.2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23.3 完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33.4 人员培训制度和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34 材料管理34.1 对材料的进场采取严格的检验制度34.2 材料堆放、标识管理44.3 材料使用过程控制44.4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44.5 现场施工控制54.6 标准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55 施工工艺因素的防治55.1 模板操作55.2 钢筋操作65.3 混凝土拌合、运输65.4 混

2、凝土浇注操作75.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75.6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管理85.7 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96 混凝土质量通病细部预防及处理措施96.1麻面96.2蜂窝96.3露筋106.4缺棱掉角106.5施工缝夹层106.6错台106.7坍落度损失快和损失大106.8混凝土泌水、离析:116.9钢筋锈蚀126.10混凝土凝结时间长,硬化缓慢126.11裂纹和裂缝超限126.12渗漏水136.13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156.14钢筋布设偏差超标156.1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156.16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156.17色差大156.18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16合江长江公

3、路大桥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1 工程概况混凝土浇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承台、系梁、横梁、盖梁、墩身浇注;2桩基的混凝土浇注;3预制T梁的混凝土浇注;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等。2 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常见形式对于我部负责的混凝土浇注形式,对可能产生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有:混凝土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错台、坍落度损失快和损失大;混凝土泌水、离析;钢筋锈蚀;混凝土凝结时间长,硬化缓慢;裂纹和裂缝超限;渗漏水;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钢筋布设偏差超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色差大;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等。2.2 产生的原因分析

4、1人为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质量责任划分未覆盖到所有施工内容;局部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未落实;质量责任奖惩不落实;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标准,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 人本身素质不满足局部参建人员缺乏培训,质量责任意识薄弱;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不满足工程需要;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不完善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整改结果不够明确,未附相应证明资料;出现质量事故未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2原材料因素原材料对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原材料的进场、保存和使用如不能按照规定进行,将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3施工工艺因素施工中的施

5、工工艺如未按照标准或者施工方案进行控制,将会提高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的概率。如钢筋锈蚀,施工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确,振捣和养护不标准,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不严,孔道压浆不实。 4机械设备因素使用的机械不满足工程需要,或者不满足相关质量规定。如张拉设备未按要求标定;使用物资设备不满足标准要求,如使用模板不稳固、脱模剂使用较差等。3 人为因素方面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针对混凝土质量通病人为因素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3.1 成立现场指挥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在每个分项工程的作业过程中,专门成立现场指挥保障体系。例如在锚体施工中,可成立锚体施工现场指挥保障体系总指挥负责锚体施工全面工作,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工

6、作的全面落实,下设多个专业职能工作小组。拟设的职能小组:模板作业组、混凝土作业组、钢筋作业组、钢结构作业组、预应力张拉作业组、测量监控组、技术保障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混凝土温控组。各组在总指挥领导下协同工作。针对现场指挥保障体系中的人员分工,明确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每个具体负责人。小组的划分和具体工程的施工内容有关,保证覆盖分项工程中所有的施工内容。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照常规混凝土施工增加混凝土温控组,由温控小组指导和实施混凝土的温控。3.2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采取“三级交底方式进行,首先由工程技术部,对施工的技术主管和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工班长进行交底,然后由参

7、与施工的负责人,向一线的施工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为消减认为传达误差,亦可由工程部直接向一线生产工人进行交底。此交底方式能够保证技术交底的效率,并强化参建人员的工程认识和责任意识。3.3 完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整改结果和证明材料上报检查部门;出现质量事故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3.4 人员培训制度和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定期对一线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一线工人技术和知识进行培训。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

8、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根底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开展,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我部将按照工程总监办规定和我局的规定,对人员变更有效管理。做到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变更手续完善;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符合合同规定;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分包和劳务分包经建设单位或监理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齐全。4 材料管理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根底,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通病的出现。4.1 对材料的进场采取严格的检验制度1加

9、强材料进场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如有不合格,应及时处理或退场。2严格按相关规定对已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3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进场应具备出厂合格证书,同一工程部位不得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材料。4砂、石料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4.2 材料堆放、标识管理1料场设置足够的排水沟,场地内不得有积水,对于场内低洼区域,清理砂石料后加铺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厚度以满足自流排水为宜。2钢筋、钢绞线等应存放在地面较高的区域,并应采用枕木或型钢支垫。3原材料分区堆放,不同的材料不得混杂,同一批次材料尽可能存放在同一个料区。4砂、石料堆放必须设有

10、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材料规格、进场时间、使用工程部位、检验状态等。检验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5钢筋、钢绞线、锚具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检验,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6拌合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料罐挂设明显标识牌,标识牌应包括材料生产厂家、品种、标号以及负责人等内容。7同一料罐不得混放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材料。4.3 材料使用过程控制1混凝土生产严格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并应根据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合理调整配合比。2混凝土拌制前,应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及时根据含水量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混凝土生产、养护用水采用合格的水源,养护水必须采用清水,不得采用含

11、泥或其它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实体质量的水用于养护用水。3尽量防止不同标号混凝土同时浇注,如需要同时浇注,那么应在拌合站、混凝土罐车上挂设标识牌,明确拌合站、混凝土罐车拌合运输的混凝土标号和使用工程部位。4混凝土生产时注意区分使用相应工程部位的原材料,不得混用。4.4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1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完善材料管理、签字制度,各种材料标识牌应有责任人签字。2完善原材料接收、管理、使用等原始记录,相关记录应有责任人签字。3混凝土拌制不得随意调整配合比,如需调整必须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同意前方可实施。4定期对材料管理进行检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4.5 现场施工控制1浇注前查看天气预报,尽量避开下雨

12、天浇注,如需雨天浇注,现场应备足防雨设施。2合理组织施工,控制浇注时间,确保浇注连续性,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严格按技术方案要求施工,不断总结混凝土布料、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质量。4加强混凝土养护,根据天气条件合理控制养护洒水量和洒水频率。4.6 标准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1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内容不漏检并且检测频率符合标准和有关要求;2检测设备或仪器满足试验需要;3试验台帐建立完善;4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满足标准规定;5委托试验管理标准;6试验人员数量、资质满足规定要求;7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及资料及时签认。5 施工工艺因素的防治根据工程总监办要求和工程的实际特点,认真编写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

13、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成品保护等各个工序环节的操作要求,提高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5.1 模板操作 1模板外表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应除锈彻底,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3撤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表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非锈蚀材料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

14、混凝土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用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封堵抹平,再灌注混凝土。5模板制作质量应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灌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5.2 钢筋操作 1钢筋加工与安装要标准,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

15、工控制;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扎一个垫块,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应适当加密。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灌注。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使用钢棒辅助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5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5.3 混凝土拌合、运输1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2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要求。3采用可靠的机械入模,满足混凝土的浇注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