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990840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音乐教材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出 了新的挑战,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改革的 必要性;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 本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 展。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每一门学科都是面向全体学生,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强调以音 乐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过多的偏重以音 乐知识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以致割裂了音乐本 身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抛开了学生,没有针对”人的发展”,达不 到音乐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

2、乐教育并不是音乐 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在教育声中有所突破。接下来笔者就来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一、树立”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而另一个目标是”为了人的一切”。以往的教学经验给我们 留下沉痛的教训,总把学生看成”可塑造的人!”教师怎么样教他 们他们就怎么样学,教师有多大能耐学生就会有多大的本事。于是 当学生演唱或者演奏不好时、或者提出不同看法时不管是对还是 错,得到的将是一顿严厉的训斥,甚至是贬低侮辱。极大地伤害了 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对音乐的兴

3、趣。”以人为本”首先要尊 重学生,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之 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观。(一)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 为本”就要关注每一名学生,教学中要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师 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时应该根据全 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考虑,衡量教学效果应以全体学生掌握的知 识、技能的程度为标准。多鼓励和赞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音 乐课外活动中,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适应众多学生不同音乐 能力、不同兴趣的需要。例如:开展班级歌咏活动,组织音乐兴趣 小组,举行音乐欣赏讲座

4、等等。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来,感受音乐的快乐,成为音乐的主人。(二)要保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人,也有个性有尊严,作为一名教师 应是学生心灵的卫士,切不可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那样不仅不 会促进学生奋发学习,还会使他失去对音乐的兴趣,甚至厌恶、憎 恨音乐课。在一次音乐游戏活动中,学习开火车的动作,这个动作 需要手和脚的协调配合,经过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基本掌握,唯独一 名女同学怎么都学不会,老师急了,大声训斥到”你怎么那么笨, 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从此这名女同学在音乐课上沉默了, 再也听不到她美妙的歌声,听不到她对分析乐曲独到的见解了,甚 至经常不去上音乐课。

5、通过这个事情,我深深感受到保护学生的自 尊心是多么的重要。保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 音乐的兴趣,还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成功感。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 教育家铃木曾多次呼吁:”孩子的生命不是自己私有的,生命是大 自然所赋予的美好力量。应该说,生命是崇高的、伟大的力量,作 为教师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大自然给予孩子们这一美好的生命, 如果把他变成废料那就太遗憾了。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无 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应该一样的尊重。二、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如果我们在孩子没有愿望的情况 下强制他们去学习音乐,那将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憎恶那些督

6、 促他们学习音乐的人。许多学生在一入学时,对音乐课特别有热情, 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使他们渐渐的不喜欢音乐课,在能 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这种现象在中 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学会一首歌曲,必须先唱那令人头 疼的小蝌蚪,还得搞清这个音符唱几拍,那个音符有多长”以 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 方式,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关键是 在教学中如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1)解放学生。首先从座位上解放,改变固有的座位排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可设计成弧形、蝴蝶状、自由式等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次从 思想解放,教

7、师要放下权威变成朋友,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2)提倡”探究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 动探究。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东西,要比老师教的 印象深刻的多。在音乐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3)提倡师生共同学习。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 与学生形成交流式教育,不仅是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知识,老师也从 学生那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都获得一些在他们身上都 不曾拥有的东西,当老师和学生离开教室时,他们都得到了一些从 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

8、。二十一世纪的教学应是一种双向活动的过 程,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那里获 得信息和受到启发。(4)改革教材,突破内容。我们现有的教材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是学生不喜欢 上音乐课的原因之一,作为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与创新,不要被教 材所束缚,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如今流行音乐以深入人心, 很多学生都是”小追星族”,我们何不利用这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 趣。当然老师在选材时要慎重,像天路、黄河源头等等,都 是良好的音乐教材,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达到了弘扬民族音 乐文化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三、让音乐课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树立音乐生活观。在音乐教学中,

9、我们如果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 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的培养, 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学校音 乐教育要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转化, 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融入音乐教学,在音乐中感受生活 的美。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在唱歌教学中,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与见解来处理歌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他们互相探讨合作学习,为歌曲编排律动、歌曲表演、自己设计 节奏型、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设计自己的 音乐天地,如:1、设计并制作一本学生喜爱的歌曲集。2、收集有 关音乐方面

10、的资料。3组织同学音乐会或家庭演出。4、举行座谈会, 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聊聊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在音乐教育中,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想方设法去帮 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使之获得审美的、知识的、技 能的建设性经验。音乐教育在性质上最本质的含义是:音乐教育首 先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尊重学生的 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奠定学生 终身学习音乐的心理以及情感基础。总之,音乐教育生活化,必然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音乐教学 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孩子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树 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除旧创新,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要 有高度的工作热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顽强的意志力。这样才能 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创新教育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