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4463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烟台市规划局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二一一年七月一、项目概况规划片区位于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烟台市芝罘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北、东濒临渤海,与大连南北相望,东南与烟台市莱山区接壤,西、西南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山区毗邻,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烟台市的中心区。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属低山丘陵区,全区面积174.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83.02万人。芝罘区中心城区因为长期没有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造成中心城区建设项目的失控,出现

2、任意增加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等现象。此次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力求通过强制性内容控制,确保中心城区环境品质和建设质量,实现总体规划定位目标。二、规划范围与深度要求本次规划片区为芝罘区中心城区,东至东炮台,西至电厂立交西侧铁路线,北至芝罘屯路北侧铁路线,南至大南山自然山体(具体见规划范围图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整体城市设计的范围为2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应达到国家以及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规定的规划深度要求。整体城市设计编制深度界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三、规划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

3、法规和规范、规定(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三)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四)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五)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六)烟台市用地布局调整规划(七)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八)烟台市城市中心区部分道路及交叉口改善规划(九)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十)烟台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十一)烟台芝罘湾城市复兴概念规划(十二)烟台市区东北部岸线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十三)其他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规划四、规划设计目标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烟台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指导下,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芝罘区中心城区地理和环境特色的基础上,明确本区

4、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配合城市总体发展要求,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兼顾管理和开发,把握刚性和弹性,通过“用地控制指引”确定开发强度的管制等级,通过“城市设计指引”监控本区域开发的建设形态,通过“开发建设指引”约束开发商的开发行为,为“管理、建设、开发”等行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框架下提供合法依据。整体城市设计应在总规对芝罘区总体定位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塑造本区富有竞争力和特色的整体意象。整体城市设计应注重空间和景观塑造的自然和谐性,尊重资源的本土性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地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

5、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同时,本次中心城区控规应处理好与烟台芝罘湾城市复兴概念规划及烟台市区东北部岸线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在用地协调及城市设计方面的关系。五、规划设计内容(一)控制性详细规划1、基础研究:该区域是芝罘区中心城区,规划应对该地区现状用地、建筑、人口分布、市政公用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2、功能定位:根据本区域的基础条件,人口、用地规模及城市化发展趋势,科学确定本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3、功能分区规划:以区域整体功能为依据,进行用地功能分区规划,合理确定各区片功能。4、土地使用规划:划定适宜建设、限制建设、禁止建设等规划控制区,提出相应空间管制

6、措施和要求。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面积与界限。5、“六线”规划:详细界定规划的“六线”: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文物保护紫线(应重点处理好对所城里、朝阳街等历史街区及近代保留建筑的控制规划)、河道保护蓝线、高压走廊黑线、轨道交通橙线。其规划内容应在总体规划和已有定线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线位、规模及相关规划控制要求,要求以上内容需达到可以直接出技术条件的深度。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照服务类型、范围和级别,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原则、分布位置、用地界线、使用性质、设施规模、服务范围及其它规划控制要求。7、道路交通规划:在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前提下,改善原有道路交通体系使之功能更加明确

7、、等级更加完备,并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对区域内外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整合规划区域道路系统,深化道路网规划,明确各级道路(控制到支路)红线、断面、控制点坐标及标高、主要交叉口型式,确定公共交通枢纽站、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的位置和用地规模,确定公共停车场及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布局要求;完善步行系统。 8、市政设施规划:确定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类市政设施的规划原则、服务范围、位置规模和用地边界,根据规划容量,结合现有的管线合理确定各类工程干管的走向、管径及布设方式和规划控制廊道,落实各市政配套设施用地,规定其服务规模、建设位置、用地范围。本次规划要结合市政管线一次规

8、划到位,根据需要设置综合管沟或管线的位置,预设各种管线的过路横管隧洞(可与地下通道结合起来)。9、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控制: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制定城市设计导则。10、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绿地配置要求,合理配置规划区内各类绿地,如防护绿地、街头绿地、各类公园等,明确各类用地的用地规模与范围。合理确定靠近山体地段的建设用地边界。11、地下空间利用引导: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明确地下空间之间及与地下通道、地下公共空间的连通要求,提出地下空间利用范围、功能、深度、出入口方位等指导意见。12、街坊划分及

9、指标控制:合理进行街坊划分并明确各项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主导属性、人口规模、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绿地、配套设施项目等。13、地块划分及指标控制:以街坊划分为前提,合理进行地块划分,提出各地块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强制性指标包括各地块用地性质、用地兼容性、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建筑间距、容积率、绿地率、地下空间利用、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控制指标。指导性指标包括: 人口容量、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其他环境要求。14、分期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规划实施的难易程度、区域开发规划及政

10、策制定分期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实施目标。1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二)城市设计1、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定位下,通过现状调查及相关分析,确定整体城市设计的框架,包括规划原则、目标、设计理念。2、对规划区场地进行高程、坡度、现状景观分析。3、根据以上分析论证,结合控规总体规划布局,突出项目特性,做出整体的城市设计结构分析和总平面规划。根据不同的功能区段提出合理的空间景观序列和标志性节点景观及空间单元,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本地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整体空间形象。4、对景观系统进行深入规划研究,对景观序列、视觉走廊、天际轮廓、建筑景观、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5、对公共开敞空间系

11、统进行规划,创造特色公共开敞空间体系。6、对街道空间进行规划,对临街建筑形态、尺度,街道天际轮廓、空间景观序列进行分析与设计。7、夜景体系规划,重点是公共空间的夜景照明系统规划。8、与控规的控制指标协调,针对各功能区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控制导则,包括土地开发强度、用地功能布局、环境要素、开敞空间体系、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等要素六、规划设计成果要求本规划成果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规划意图和内容,符合本任务书中所提出的深度要求。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规划说明书、图集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文件。规划图纸内容和比例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1、区域位置图:图纸比例自定2、现状图:图纸比例1:20003、功能分区图:图纸

12、比例1:20004、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5、开发强度控制图:图纸比例1:20006、六线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7、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8、环卫环保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10、市政设施及工程管线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11、绿化系统和景观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12、建筑高度控制图:图纸比例1:200013、街坊划分及控制指标图:图纸比例1:200014、地块细分编码图:图纸比例1:500015、地块控制图则:图纸比例1:1000-1:200016、城市设计导引图:图纸比例1:2000(二)城市

13、设计1、高程分析图:图纸比例1:20002、坡度分析图:图纸比例1:20003、现状景观分析图:图纸比例1:20004、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20005、景观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6、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7、建筑形态控制图:图纸比例1:20008、夜景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9、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200010、重要道路、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形象分析图:图纸比例自定11、各功能区整体设计意向鸟瞰图:图纸比例自定12、整体城市设计效果图若干:图纸比例自定七、规划成果提交要求(一)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A3文本10套(文本、图则(除街坊详图和地块详图以外

14、的所有图纸)、说明书),A0图板1套(必须包括的图有:现状图、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开发强度控制图、六线规划图、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环卫环保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市政设施及工程管线规划图、建筑高度控制图、街坊划分图、景观系统规划图、开敞空间体系规划图、建筑形态控制图、夜景体系规划图、重要道路、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形象分析图、整体城市设计效果图及其它必要图纸),多媒体演示文件1套(带配音,能自动播放,时间10分钟以内)。阶段性成果所有电子文件,包括文本、图则(JPG、CAD格式)、规划说明书、多媒体。(二)最终成果提交:刻有所有规划成果的电子文件光盘6套,A3文本12套(文本、图则、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八、设计周期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控制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初步方案。附件:规划范围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