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82589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集团宽带接入技术模式(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团客户专线接入业务研究报告版本号:1.0.0 目 录1研究背景62专线业务需求与技术现状72.1业务需求分析72.2技术现状统计92.3主流的专线接入技术102.3.1SDH/MSTP接入112.3.1.1SDH专线112.3.1.2MSTP专线132.3.2PON接入152.3.2.1PON概述152.3.2.2PON的设备以与端口162.3.2.3PON接入中客户侧的设备部署172.3.3WLAN接入192.3.4xDSL接入202.3.5以太网(LAN)接入213中国移动网络现状233.1骨干网233.1.1省级传送网233.1.2IP承载网243.2城域网263.2.1城域传送网26

2、3.2.2IP城域网284专线接入问题分析与建议294.1接入资源问题分析与建议294.1.1问题分析294.1.2建议294.2现有主流技术方案问题分析与建议304.2.1现有技术方案304.2.1.1E1专线304.2.1.2以太网专线314.2.1.2.1基于光纤收发器的以太网专线314.2.1.2.2基于光猫/光端机的以太网专线324.2.1.2.3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专线334.2.2现有技术方案的问题分析344.2.3建议354.2.3.1在客户侧部署支持网管的PDH设备354.2.3.2SDH/MSTP设备向网络边缘演进和渗透354.2.3.3PON接入网络的建设364.2.3.4

3、PDH设备、MSTP设备、PON设备的选择原则374.3业务流程问题分析与建议384.3.1问题分析384.3.2建议394.3.3集团客户专线业务流程建议394.3.3.1售前/售中流程414.3.3.2业务开通全流程424.3.3.3收入结算流程444.4人力资源配置建议455专线接入技术模式456专线接入解决方案举例476.1电路专线解决方案476.2VPN解决方案486.3互联网接入方案496.4语音接入方案506.5xPON综合接入方案51 / 前 言随着全业务的全面竞争,中国移动必需具备为集团客户提供语音接入、宽带接入和信息化方案综合业务接入的能力。本文将针对集团客户的专线接入业务

4、进行市场、业务需求和技术方案的研究与讨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移动专线业务的发展。本文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集团客户部提出并归档管理。本文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集团客户部,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研究院负责解释。本文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本文主要起草人:王磊建、彭巍、X越、彭华1 研究背景 背景一中国电信2008年财年业绩显示,其固网非语音业务已占到固网总收入的46.1%,而宽带接入收入占据了非语音收入的50%,达到473亿元。当前中国电信宽带收入主要依靠宽带接入费,宽带接入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比高了约一倍。 背景二2008年我国成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宽带用户数最多的

5、国家。而城域网末端的集团客户宽带接入需求,近年来也一直在持续高速的增长,相对于为数众多的普通居民用户,数量较少的大客户所能提供的效益总额占有比例却很高。截止到08年,全国企业注册数量达到1500万家,但其中有专线网络的仅有10%,即使是拥有专线的企业,还面临专线网络升级、改造和补点等建设需求。通过建设专线网、提升带宽、完善专线覆盖来提升企业的信息敏感度和企业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各个地区、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竞争大客户的专线接入市场,这几年每年的业务需求量都在以高于50的增长率扩展,且后续发展仍保持高增长趋势。(参见图一)图1-1 全球2005年至2011年宽带用户数目预估因此,随着

6、全业务的全面竞争,中国移动必需具备为集团客户提供语音接入、宽带接入和信息化方案综合业务接入的能力。本文将针对集团客户的宽带接入业务进行市场、业务需求和技术方案的研究与讨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 2 专线业务需求与技术现状随着通信技术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发展,大量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集团、中小企业陆续开始使用移动政务、移动办公、生产控制、智能监控、公众服务、服务营销、无线调度、移动物流、应急通信等信息化业务。集团客户接入(包括大型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与酒店等),成为电信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固定数据业务主要面向的用户群。这类客户有构建统一信息网络的需求,往往要求多种业务综合解

7、决(包含话音和数据业务等)。依据客户的需求,运营商需提供各种速率的专线上网、企业连入互联网、集团客户内部互联、增值业务专线(如视频监控等)、IP等多种语音和数据业务。本章将对专线接入的业务内容、形式以与主流的接入技术进行概述。2.1 业务需求分析集团客户可大体分为政府事业机关型、银行金融证券型、企业行业集团型、教育/校园型和宾馆/写字楼型。相对于一般用户,集团客户对运营商而言表现为业务量大、业务类型复杂、业务质量要求高等特点。目前,客户需求呈现的趋势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带宽的要求逐步提升,从2M向10M/100M发展,部分专线达到155M;二是网络结构的变化,包含:点对点、少量点对

8、多点(集中汇聚)、多点对多点(分布式发展);三是集团客户对于专线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不仅要求业务安全性高,并且希望业务能够可感知、可分析,且个性化需求较多。集团客户的宽带接入业务类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集团客户组建自己的企业专网; 互联网专线; 语音专线; 增值业务专线(各种监控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住宅小区等);各类型集团客户专线接入的客户需求、业务应用类型以与带宽需求的简单对比如下所述: 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此类型集团用户的基本需求主要集中在IP话音业务、局域网同城互联、主机托管服务、Internet专线接入等等。从政府数字化建设的进度考虑,该类客户通常都已经建立了局域网,目前需要把分散在不

9、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广域网络连接起来,在公共网络平台上构成自己的虚拟专用网络(即VPN),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和管理、实时可视通信等。在可承受X围内,他们对网络建立、周期维护的支出并不太敏感,属于高收入、高效益用户。中国移动需要重点发展此类客户。 企业园区与技术开发区随着中国的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各地新兴科技园区、企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纷纷建立。虽然与已有的工业园区相比,新建园区都远离市中心,各方面的基础建设与城市配套设施仍有待完善,但是由于驻新园区的多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优秀企业,此类企业在国内外通常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业务量大,企业ARPU值高,

10、能为运营商带来丰厚收益,在存量市场已经被各大运营商开发完毕的情况下,加入新园区数据业务的开发仍可能会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移动应该根据城域网的建设步骤,逐步覆盖高产值的科技园区、企业园区,逐步开拓新兴市场。 校园校园是对宽带业务需求强烈的用户群体。从最新调查报告来看,19%的网民集中在学校上网,可见网络成为学校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亦顺理成章的成为宽带接入市场的必争之地。其业务需求主要体现在远程教学、电子图书馆、互联网接入等。 酒店酒店行业的数据业务需求主要包括为客房的高速上网、IP长途业务、视频会议、酒店内部的虚拟专用网络等。据统计资料显示:酒店客户中45%有上网需求,其中

11、30%的客人提出了高速上网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对上网速度和VOD有强烈需求的客户对价格又不是很敏感,这些客人是各个酒店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各大酒店都要竭力争取的商住客户或者常住客户。但酒店行业属于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而网络建立与维护的收费属于成本支出,他们必然对价格变动、价格差异十分敏感,亦希望通过对住客话费分成获取额外收益。对于中国移动而言,酒店行业日均数据消费量大,但需要与对方共同分享业务收益。 医疗中心此类用户的数据服务需求,主要满足通过遥测与网络等手段满足远程医疗、医院内部网以与同城医院互联等。医院属于知识密集型机构,大型医院基本已经建立了内部网。但同一地区内各大医疗机构之间的同城或

12、异地互联、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仍未大规模启动。但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深,各大中型医院作为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机构,将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而遥测等远程医疗手段,虽然某些重点医院已有应用,但由于目前其成本相对高昂,设备、专家等医疗硬件要求高,并受居民消费能力、传统习惯等影响,暂时仍仅适用于特殊案例,但预期随着设备、通讯等成本的降低,会得到一定发展。对于中国移动而言,需要把信息化解决方案与专线接入方案融合打包,为此类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2.2 技术现状统计固网运营商宽带接入业务统计家庭用户集团用户说明电信) ADSL网际快车) FTTB+LAN宽带通) 电信HomePNA宽带) WLAN“天

13、翼通”) 我的“”家) IPMAN光纤专线,直接从电信IPMAN骨干网独享带宽到客户机房。) 各种带宽的光纤专线,提供24小时的专人值班报修,电信级的排障速度8小时内修复电路。) 电信EDSL专线,光纤传输,最后接入办公室采用EDSL的接入方式,上下行对称,性能与光纤性能基本一样。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08年净增900万,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止09年3月底,中国电信全国宽带端口容量为6924万线,其中PON端口达500万线。固定宽带用户数为5303万,占57%的市场份额。联通) 家庭网关) WLAN) 宽带我世界) 亲情1+) 商务快车、商务动车) 各种带宽的光纤专线) 宽带商务,提供基础通信

14、服务以与增值的IT服务中国联通的宽带用户今年持续快速增长,维持固网业务稳定。中国联通的宽带用户在09年3月增加92.7万,总用户达到3261.4万。其中主要的接入方式也是以xDSL为主,光纤接入也在逐步推进。表2-1 固网运营商宽带接入业务统计各运营商宽带接入业务技术统计光纤铜线无线PON光纤直趋MSTPxDSLLANCABLEPLCWLAN移动少量试点有有无有无,不考虑无,不考虑有原联通少量有主要技术之一少量全面分布少量原电信正在规模推广基本无原网通正在规模推广基本无铁通少量无表2-2各运营商宽带接入业务技术统计2.3 主流的专线接入技术当前的集团客户接入组网形式与技术主要如图2-4所示,运营商以烟囱式的网络,满足集团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城域和接入多X网络并存,城域网包括城域传输网和城域IP网,接入网包括光接入和电接入; 不同业务采用不同接入方式; 随着光进铜退推进,PON将逐渐成为企业接入的主流方式图2-1专线接入技术全景图2.3.1 SDH/MSTP接入2.3.1.1 SDH专线SDH专线概述随着通信的发展,要求传送的信息不仅是话音,还有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加之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70至80年代,陆续出现了T1(DS1)E1载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