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82490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 各位评委,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承坤,来自丰收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口技,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这是第二课时,前一课时,我们主要预习了课文,朗读了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通过文下注释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理念阐释五个方面向各评委老师说课。一、说教

2、材 1、课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2、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课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积累本文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表时间的词,数词的异用等。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 重点放在字词的落实积累上,难点放在本文表现手法的研究上。 3、学情分析这是七年级下的一篇课文。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

3、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二、说教法 本课拟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篇,其义自现。”这是学文言文的好方法。 2、发现法:本课难点的突破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和发现法配合使用,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让学生发现趔,教给学生学法。这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的目标。 、朗读法:反复朗读,明了意思,领悟写法。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

4、究。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交待学习要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课文口技,这里说“研究”而不说“学习”,是希望本节课同学们要以研究的态度,发现的精神来学习这节课。 (这样导入,直奔主题。针对农村学生新课标学习理念没转变过来,只知教师讲,学生记的情况,强调学习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听读课文,请你发现 、文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内容,请发现,找出来。2、文中有一个字可以拎起全篇,请发现,找出来。 (这样切入应该说是比较省力的,扣一句话,一个字就可以把握全篇。)(三)、研究课文 1、文章是如何表现口技表演之“善”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研究一下。2、请你说话: 用“口技人表

5、演之善,从 这几句可以看出,它写出了 ”的句式,说说你的研究成果。 、请你归结 文章表现口技人表演之善,主要表现在 对 的描摹 用的烘托4、请你思悟研究了本文表现口技表演人表演之善的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有什么启迪?请说说看。 (这一步的研究,严格遵循了发现事物,研究事物的一般规律,确立目标分析材料交流看法得出结论应用规律) (四)、请你发现、落实字词 1、概括老师的示例,分组发现第一组:发现文中用法特别的字词 第二组:发现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 第三组:发现文中表示时间的字词 第四组:发现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 2、交流 3、请你做做,课堂训练(这一步注重让学生个别发现,然后集体交流,以点江成面,既

6、可以注重学生个人的发现,又可形成完整的知识休系。)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对声响的正面描摹口技善用观众反应侧面的烘托 道具 (七)、时间分配 导入2分钟听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研究课文20分钟 发现,落实字词10分钟 课堂训练5分钟 机动时间3分钟 五、几个设计理念的阐释 、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设计中遵循发现事物,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关键词为“”发现“研究”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 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

7、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我以为“咏雪”固然体现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尽力带着学生去感受古人那种洒脱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学生分析: 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并且熟悉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本课先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学生对世说新语的风格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过程与方法: 1、检测掌握的作家作品情况,并补充相关内容;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

9、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对照课件进行讲解】 一、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了解大意,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二、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是红楼梦中写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停机德”讲的是乐羊子的妻子为劝丈夫继续求学而剪断织布机上的娟的故事。“咏絮才”讲的是什么呢?今天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 三、展示目标:提醒学生注意“互助”、“归纳”、“再现”等词语。【板书本节课的两大环节:讲论文义、再现情境】 四、温故知新:1、学生回顾上节课讲的文学常识填空; 2、补充:鲁迅的评价,世说新

10、语分的门类,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五、讲论文义:【师生共同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并板书】、读:字音、断句。【学生齐读完后,强调“似”“差”这两个多音字】 、译:提出疑难字词,同伴互助解决。3、词语抢答:用我们常规的抢答方法,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并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如:与“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几,无何,既而,逾时”等,与“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4、直译接龙:一人译一个标点的句子。 5、整理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归纳本课的古今异义词、判断句、人物称呼、成语“柳絮才高”,此时学生就知道“咏絮才”的含义了。 6、拓展阅读:展示材料,老师解释“谢公、谢玄、淮

11、上”,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再解释,最后学生直译。这则材料讲的也是谢安的故事,“俄而、至、默然、徐”等词语都是学过的,可检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且这则材料中谢安得到捷报都不动声色,在咏雪中却“大笑”,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情。六、再现情境: 1、师生共同确定:时间、地点、天气、事件、人物。重点在人物上,文中有谢安的表情,谢朗和谢道韫只有话语,先让学生从文中发现、想象他们的表情,再推荐同学扮演角色,其他同学扮演“众儿女”,思考:他俩谁说的好?“白雪纷纷何所似”?2、创造条件,师生表演。重点探讨谢朗和谢道韫谁说的好,各抒己见。再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可以用学过的诗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

12、写的七字一句的诗句。 、看看“诗中雪”,展示几句写雪的诗句。 4、想想:历史中堪称“咏絮才”的,还有谁?【李清照】 5、评评:本节课,我们班的“咏絮才”。七、布置作业: A:1、完成全效学习;、积累词语;B: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读书笔记。反思:我以为,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有铺垫,有悬念,有伏笔,有照应,有过渡,有升华,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行文严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是“咏絮才”,由“咏絮才”设疑导入,中间解读、想象、拓展,都是学生才华的展示,最后再照应开头说“咏絮才”,发现我们身边的才子才女。在设计中,我力求一种诗意的表达,力求让学生感到书中那些人的生活情景是活着的,

13、让学生感到文化延续不断的脉络。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骆驼寻宝记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骆驼寻宝记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教材编排的意图看,作为单元首篇课文,它对单元教学起着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具有时代特点的童话,文章浅显易懂,叙述的是骆驼历经艰险寻宝成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造福他人的艺术形象,歌颂了无私无畏的精神。从艺术上看,这篇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

14、,结构很严谨,有着清晰的故事发展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适合学生借鉴模仿,同时在语言和写作技巧上也很讲究,值得学生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而学习童话正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及依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拟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

15、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通过片断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议”、“讲”、“演”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的兴趣。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及其有机联系、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教学理念。 3、重点与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分析骆驼形象,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