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9597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怀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准备开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见蒋涵钰一脸苦恼地坐在角落,我忙问:涵钰,你为什么不高兴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对她说:告诉老师,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你不告诉老师,那你会一直不开心下去的。可她还是无动于衷。后来我向另一位老师了解到蒋涵钰是因为玩桌面游戏时没有找到积木里的轮子才不开心的,其实她因这种情况而不开心也不是一次了。 还记得有次晨间活动:玩沙包。就因为奶奶给她缝的沙包破了而不开心许久,不管老师怎么劝都不愿用被人的沙包进行游戏。孩子往往会认准一样东西或意见事情而不愿妥协,这也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具有固定性等特点决

2、定的,但有时对她的过于执著而感到束手无策。她就像一只小乌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学习用缩头的方式来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样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为担心的地方,因为我明白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太重要了。是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理我呢是我缺少亲和力吗也不会啊,其他孩子和我还是比较亲热的。也许是我仍缺乏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态度、情感上的发展需要。也许是我在引导其对待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产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认同。看来要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路漫漫其修远,需要时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