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9304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生活荟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2、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图 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

3、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

4、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

5、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表1 周潜川著述目录 序号书 名序号书 名1丹医语录?阴阳大论品第一19温病心法十诀2“玄门四大丹”秘授20试论王叔和3丹医语录?证治大法品第二21四川草药简辑 4丹医语录?针灸大法品第三22峨嵋白云禅师考5丹医语录?骨伤科大法品第四23医易大要6丹医语录?外科大法品第五24太素脉法评介 7黄庭经受业笔记第六25潜川先生三焦论8天罡指穴法受业笔记第七26潜川先生三消论9丹药概要27经络“里支”内照图10“玄门九九八十一小丹”秘授28癫、狂、癎三大证治心法1

6、1毒龙丹证治应用100法29考奇经八脉考12气功药饵疗法与救偏手术 30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补注13气功纠偏药疗法31内经知要述义14养生学讲义32胎胪旨要15农村医生卅门33改进人类素质之设想16望神气术(又名望诊240条) 34医学密典(未完成)17分经候脉法 35验方回忆录18伤寒心法十诀36峨嵋十二庄释密 我手中存有周氏1962年在河北中医学院讲述“分经候脉法”时的记录稿(目录中的第17种,以下言及此文本时皆称之为分经候脉法),其第一部分述“分经候脉”之由来,全文如下: 分经候脉法 (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

7、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晋以后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

8、的真传,不绝如缕了。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因此医家已不习惯分经候脉法。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还不是丹道家脉学的真髓。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宗教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传或抄写等传授,简单、具体,常常仅凭切脉就能辨证疾病所在。丹道家脉法被称为“太素脉”,其含义并不是因张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据太素二字为人“形生”之始生的意思。即旧说“太素者形之始也”才这样立名而称呼的

9、。人身有了病,检查其“形生”的脉学,就被叫作太素脉。太素脉至秦以后晋以前,已相当完备了。晋以后则逐渐隐晦起来。金元四家以后在医家中已不流行。但是今天从医家和诸子百家的零星记载中,从宗教内部的著作中,从以后对太素脉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概括的看出它的全貌来。另外从印度的佛教中还传来了一套脉法,它与丹道家的脉相似,现存于西藏密教“医方明”经典内,有少数喇嘛能掌握,对人体气脉比丹道家分得还要复杂,左右共有100部脉(丹道家才20部脉,即十二经与奇经八脉)。不过其中有好多是纯宗教的东西,不切合医药的应用,“医方明”经典未传到内地来,但是从丹道家内部及“医方明”入手,是可以挖掘出许多脉学宝藏来的。太素脉及

10、“医方明”脉不是根据解剖尸体的方法,从外部求得的,而是根据“内视”的方法。从活人体上向内求得及建立其理论体系的。他们主张用分经候脉的方法,来诊断脏腑气脉的疾病,每一经脉都有其专门的作用,抓住了脉的“体”和“用”之后,再把所有的脉互相勾通起来,掌握住他们彼此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作到辨证论治及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正确地作到辨证。而彼此间的关系中最主要的母子生化的关系,即相生相克的道理及表里的关系,这样根据后天形生的色相,从而推论先天受气的偏盛。从推断脏腑平素的强弱和已经受病的虚实,而定其人的寿夭、性情、生死、吉凶。 分经候脉法的第二部分讲述分经候脉法的具体内容,所述二十部脉的具体的诊法与主病,

11、实即丹医秘授古脉法抄本的主体内容。但我之所以要以相对而言属“二手材料”的家藏丹医秘授古脉法为介绍与研究对象,是因为如此才能完整地将这个“另类医学流派”的故事讲下去: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写者(如果从它是分经候脉法的抄本的视角出发)或撰写者(如果以为它属再创作),是家父廖厚泽(19231998)。廖氏毕业于福建马尾海军学校航海专业,50年代末开始追随周氏学习,并业余为人治病;60年代初以契而不舍之精神从交通部转业至山西中医研究所,通过正式考试,从一名工程师变成了职业医生。其后周氏罹难,众弟子皆受牵连取消医生资格、遣返原籍。直到“文革”后,此案才得以平反。这就是何以丹医秘授古脉法中丝毫未言其师之名与

12、学术源流,而仅称“搜採散存民间之旧论”的原因所在。我在此介绍师徒二人的经历,并非是要昭示他们的苦难,而是意欲以此个案为例,来展示此类早年受近代科学养成教育之人,在接触到中医这样一种传统文化与技艺后所表现出的执着态度与认知方式。相比之下,周氏的其他弟子,虽多为中医或西医出身,但对周氏之学的理解却均属等而下之,不过是热衷于有效之方的学习与实用而已。进而还想以此为例,阐述“中医这门貌似古老、一成不变的学问,实际上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观点 。 二、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 由于成书在今本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经典难经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又由于在西晋太

13、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中才开始见到将两手的“寸口脉” 分成寸?关?尺三部,用以诊候人体上?中?下(或五脏)气脉盛衰与疾病状况的诊脉方法,因此一般认为:中医的诊脉方法发展成现今所见之方式,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将王叔和作为脉诊之法发生转变的始作俑者,或褒或贬地加以评说。 丹医秘授古脉法站在尚古、复古的立场上,对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的“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的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脉的诊法与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脉”的诊脉方法是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的文化遗存,但确属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传世医书中所看不到的内容。换言之

14、,这个“抄本”确实具有极高的价值。故全文抄录于此,以飨读者。所有注释皆为笔者所加,以助理解其内容与含义。 丹医秘授古脉法 前 言 夫脉学者,切候“形生”动静阴阳之术也。是必配以察阴阳、观五色、鉴五音等之常变,相互参伍,各辨阴阳,究神炁 形质生化之妙,然后方可察疾断病决死生。其中又有理、气、象、数交错为用之奥妙,未可执其一端而言用者也。 惜古之脉学真髓已不可见,而今世医家所宗,概不出叔和脉经、高阳生脉诀,其所以相袭成风者,一则以其浅简,为衣于医之辈所近;二则以中医学术迁流至今,严格说来,大抵已成应用技术,四诊之中,几独靠“问”字一诀,而切诊是已沦为敷衍塞责之过场矣,不独自欺欺人,反美其名曰“吾独

15、取寸口以决死生”,其中乖谬大矣,其失古者亦远矣。余见一病者询其医曰:“吾病但非脾亦非胃,抑非病胰乎?”医怒目曰:“吾行医六十年,读中医典籍万卷,书中从未言有胰脏,汝敢难我乎?!”病者退而喃噜曰:“屠夫学宰之日,即知牲有沙肝 ,是医真不如宰匠也。” 复按寸口者,太渊肺脉也。经云“脉会太渊”、“肺朝百脉”,又肺司均衡、出制节,故人身上下气脉之常变,肺脉亦随而具其象,故以寸关尺分三焦 ,实不过由肺脉以占全身也,此不亦象学乎,而叔和竟不知此,辄言此心脉、此肝脉、此脾脉,反复推衍,玄讹百出,唯心所造,不一而足。千古医家有识之者,而亦有昧于叔和之说,竟一生抱残守缺,至老死而不悟者,为多数也。参见朱肱、俞嘉言、徐灵胎、王宗正、吴草卢、李时珍诸说,思过半矣。而今之医家,每宗叔和之旧,拘形为象,亦如是呀呀学语曰:此心脉此肝脉,相袭而来,似已皆不知其所以然,若问何以一根脉管可以候如是之多,则将张口结舌,询王叔和之骷髅可也。 总而言之寸口之用是用之小也。是诚有乎象,而无是乎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