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9201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定教学目标的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通过观看专家视频,我的收获不少,特别是几们专家老师对教学目标制定原则的阐述,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平日在教学中,与老师交流研讨时的一点见解,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尽管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

2、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但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2.主体性原则教学目标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体现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3.层次性原则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4.可测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5.动态性原则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制定的。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