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9102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之浅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也是我第一次进行正式的作文教学。由简单的写话向正式的作文进行过渡,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 ,语言要求也有所提高。刚刚接手,有些许无措,不确定从何入手。集体备课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长伊老师细心的给我们这些初入门的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鼓励我们结合实际教学慢慢摸索。我沉下心来细细研读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2、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我想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结合实际教学慢慢摸索,分析原因,总结对策,以下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春风放胆来梳柳。 苏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是什么,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把握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其他的一切都将徒劳。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每单元的练习中,每学期共八次习作。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方面的特点: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练习写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三年级教材里面共安排了三次想象作文。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

3、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把握住教材特点后,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要使学生感到作文不难,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拿起笔来就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天马行空,即便是一次次地上天或者入地都是一个个精彩的呈现。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

4、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我在指导第五册园地三的习作一篇画图写景文时,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给书上的图画涂色,并且让孩子们在周末亲身实地去大自然中,观察农田、树木等,由于亲自实践,孩子们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多平实的语言,多有情趣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个三年级孩子内心的情感。信手拈来的材料却活脱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写照!如果我们紧紧地抓着不放手,何来文思泉涌?又何来真情描绘?二、随风潜

5、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要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我会利用所学课文让孩子进行随文续写,当然 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进行续写,这类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蒲公英、哪吒闹海、第八次等都可以进行续写。当然,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学习第八次一课后,学生在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教师轻轻地点拨一下:“如果布鲁斯王子第八次仍然失败,那他会怎么办?请每个同学当一回大作家来写一写。”由于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情绪随即被挑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尽管学生的体验不同,写出的文章也各

6、不相同,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流露。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叶澜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

7、家,而我们成人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 在每次改作中,我尽量把学生一些用得好的词句圈划出来,注上眉批,写上几句赞扬的话,如“这些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比喻得十分贴切,说明你一向观察细心” ,“你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拟人句的”等。学生享受着赞美,自然在以后的写作中会多斟酌词句,以获得更多的好评。四、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

8、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在这一做法上,我校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工作。每个学期都鼓励学生多买一些好书,并要求写读书笔记,寒暑假也不例外。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同时针对学生课堂教育的缺限,在家里进行辅导,弥补课堂教育的缺限,打牢孩子的写作基础。比如让孩子背写古诗、默写课文、解释成语等。 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教会孩子说话,要让孩子说出话来有条理性,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及时纠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

9、言表达习惯。鼓励孩子多读书,鼓励孩子在完成作业以后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阅读课外书,逐渐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多接触成语。这里的成语不光是词典上的成语,还包括一些常用语、习惯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孩子脑子里词汇丰富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尽量系统地培养孩子写作,从字、词、句的认知到语言的表达,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到场面、情节的描写,由浅入深,系统地培养孩子写作,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会渐渐得到提高。其实作文教学的策略还有许多,在此我只是谈了几点自己粗浅的做法。不过我相信: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