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786164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坍方处理发生坍塌伤亡事故工程概况:隧道长 1920 米,已完成开挖1147m 衬砌 607m 2007 年 6 月 2 日上午9 时, D221+430433 段隧道左侧发生坍塌,将已施工的支护 结构完全破坏,最终形成一个长约 10 米,宽约 8 米的坍穴,坍穴高 度无法观测,坍塌体总量约 400 方,没有发生人身伤。6 月 6 日,确定坍方处理方案是:先堆填作业平台,然后按照 “打管棚立拱喷浆回填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原则处理。 6 月 7日至 24 日期间,施工完成了堆填作业平台、钢拱架临时加固、打套拱,安装36 根管棚(回填灌注混凝土)、挂钢筋网、形成钢拱架护 拱喷射混凝土等作业。计划于

2、6 月 26 日完成坍方段拱架架立、喷混 凝土等支护工作, 6 月 27日开始向钢拱架背后的坍穴内灌注混凝土 回填。6 月 25 日 12 : 30 分,作业工人开始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约15 时 15 分, DK221+432-434 处顶部突然发生大块岩石滑落,滑落石 块最大块粒径超过2 米,大部分粒径在1 米? 1.5 米左右。瞬间将该处已施做好的支护结构砸垮,两根钢拱架顶部被砸断,拱架背后管径为96mm壁厚为6mm勺管棚被砸断 5 根、砸弯 4 根,钢拱架和管 棚严重扭曲。当时,附近有值班工长和安全员各1 人,另有 10 名工 人正在进行拱架喷护作业,坍塌造成 1 人死亡、 1 人受

3、伤。、事故原因分析1 、地质水文原因:通过对坍穴和坍体的观察,发现隧道左侧拱部开挖轮廓线以外, 有一条厚度约 50cm 青灰色岩脉,岩脉侵入带围岩严重风化,节理裂 隙发育,结构面较多,大块坍体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物,坍体中夹有 白色粉状小块;可见由于岩脉的存在,隧道DK221+43044 ( 左侧和 左拱部围岩岩体完整性被严重破坏,但在坍塌之前,由于仅在隧道左侧拱部出露面积较小的一块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物的岩体,容易使 人产生错误判断。加之, 2007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1 日夜间连续下暴雨,地下水得到大量补给,并渗流到隧道DK221+43044 ( 段,是发生本次坍方的一个诱因。2、施

4、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1 )对隧道围岩变化缺乏正确认识,对围岩等级的判定存在较大误差,过分迷信设计图纸对围岩的分类和描述,没有认识到较长的 II 级围岩段中出现的局部软弱带的危害性,导致采用的支护参数不够强,不能满足实际围岩变形情况的需要。( 2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薄弱,技术措施失当,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从而不能果断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扼止围岩变形的发展。施工的作3)、围岩量测数据未反映围岩的真实变形情况,未起到指导用。4)、没有按程序办事,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上报( 5 )、没有把握好大原则,没有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害怕 采用拱架支护会侵入二衬断面,患得患失,没有正确处理好

5、安全、 质量、进度、效益的6)管理体系运转不够正常,各职能部门工作衔接不紧密,信关系。息沟通不及时。三、事故教训和措施本次事件,如果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围岩变化有正 确的认识,重视程度够,能够抓住重点,不患得患失,把握安全第 一的大原则,果断采取更强有力的支护措施,能够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从而拿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坍方是可以避免的。1 、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施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2 、隧道施工应认真研究隧道所处地的实际围岩条件,不能拘泥 于设计图纸的地质描述,要有预见围岩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甚至发生坍塌的能力,要做好预防坍塌的措施,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调整施 工参数。3、要按程序办事,要将围岩变化的情况及时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加强信息流通工作认识。4、要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思想5、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围岩自稳性较差的地段应增设量测断面,量测数据应准确可靠,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6、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让参与工程施工的每个人都有安全第一的观念,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坚持这样一种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