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781068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一起看看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欢迎查阅!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 【教材分析】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 如果我们把关注的点放在“传记的特点及写法”上,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种“知识系统课程观”,反之,

2、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传主的生平及思想”上,我们其实也就在有意无意中选择了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主题核心课程观”,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教材就是以一个个的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的。在这种课程观下,美丽的颜色主要的学习目的不在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而是感受人类历一颗为科学执着的探索之心。 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似乎还不够。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种引

3、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因此,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重点是要把握传记也能刻画灵活生动上。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传记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阅读较复杂的传记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 接下来谈谈我的教学处理想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和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 2通过默读

4、、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教学难点】 3.学习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文章的写作特色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如对残破的顶阁小屋的描写。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和简陋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出人物热爱科学、沉醉痴迷科学,甚至献身科学的精神。再如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做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性格。故通过对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来概括人物形象并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分析】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以及

5、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思考,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 【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

6、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幻灯片居里夫人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猜猜我是谁! 并用被公认为2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的评价“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来引出居里夫人 是谁得到了如此高的赞誉她就是获诺贝尔奖中占百分之二女性中的第一人,被誉为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永远不朽的名字居里夫人。 从这段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名人,探寻是什么原因让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如此钦佩。 (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对文章

7、的阅读兴趣。) 二、检用词美 检查预习情况。 (常言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每一篇文章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扫除阅读障碍。) 三、画语句美 画出环境描写的人物描写句子 (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把自己阅读到的句子画出来。) 四、析人格美 通过对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和的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 (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来理解美丽的颜色含义。进一步深入文本,在

8、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体现教学重点。) 五、演情感美 演绎居里夫人的具体事例情景以及朗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语,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朗读形式,体会居里夫妇对镭如对孩子般的深切情感,并对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有了切身体验。) 六、辩选

9、择美 居里夫人的艰苦与快乐,矛盾吗 (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在前两个问题中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此时思考辨析居里夫人的艰苦与快乐就提升到了文本的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七、总结 悟收获美 感悟文章的美,美丽的颜色能换成“伟大的发现”么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点文字。) 八、作业: 1.仿写:写一篇美丽的颜色关于老师传记的作为

10、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设计说明: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推荐阅读:我的信念 【板书设计】美丽的颜色 镭蓝色荧光 居里夫人精神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一、导入新课前段时间, 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荣誉。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

11、学家是谁对,她就是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明确: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 1 境简陋、艰苦。 提问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明确: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12、 提问3: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明确: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提问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13、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前 2 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14、提问6:“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目标导学三:品读赏析,体会引用作用 提问7: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一篇20字左右的小传。可取之处 本文先从诺贝尔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 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学习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玛丽居里(1867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