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77897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2013年高中物理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达标检测】1.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以下应保持不变的是( )A.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B.橡皮筋的规格C.橡皮筋的根数 D.小车的质量2.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实验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1)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_.(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

2、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打点计时器纸带橡皮筋小车木板3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 次、第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长木板应保持水平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C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D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

3、计时器,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Wv0Wv0Wv0Wv0ABCD(2)处理数据时,以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下列哪一个是符合正确实验操作条件下实际情况的( )4.(09浙江会考)在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出的纸带算出(1)为了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木板应 (填“水平”或“倾斜”)放置;(2)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一条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的数值5.(08浙江会考)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

4、的关系”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关于小车运动情况和小车速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C测出A、B两点间距计算小车的速度D测出B、C两点间距计算小车的速度Wv20Wv20Wv20Wv20ABCD6.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作出W-v2图象如图所示,哪一个是符合实际的( )BA7(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如果用一条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W;用两条相同的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 ;用三条相同的橡皮筋时,弹力做的功为 ,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最后获得的速度,就可以

5、研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在该实验中,影响小车所受阻力的因素有 。为了平衡这些阻力的影响,可以适当垫高木板的 端(填“A”或“B”),使木板略微倾斜。在平衡阻力时,应该 (填“拉上”或“取下”)橡皮筋,纸带 (填 “穿过”或“不穿过”)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当它能做 运动时,表明阻力已得到平衡。(3)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凶可能是( )A电源的频率不稳定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D小车受到的阻力没有平衡掉8某同学想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关系”,实验中下列四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或间接测量的量有( )A重锤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达标检测】1、ABD 2、 3、(1)BD (2) C 4、倾斜 不需要 5、D 6、B7、(1)2W 3W(2)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和纸带对小车的拉力; A ; 取下; 穿过 匀速直线(3)CD8、C、D.物体受力不变,可以利用下降高度关系代表功的关系,所以必须测量下落高度,再利用下落高度计算对应各点瞬时速度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