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调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6809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残疾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残疾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残疾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残疾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残疾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调研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残疾人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又是困难的群体,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社区现有总人口17人,残疾人1人,其中肢体残疾人7人,智力残疾人1人,精神残疾人1人,革命伤残军人1人,为了能够让更快的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 1、在这些弱势群体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充分利用社区的黑板报、向居民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辖区弱势群体做宣传工作,并且不定期的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

2、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残疾人作为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他们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得残疾人工作更为艰巨、复杂。正因如此,做好残疾人工作更加显示出社区建设的无比优越, 显示出社区建设给社会文明带来的。从另一看, 在残疾人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碍,必要的条件,就会焕发潜能。只要帮助消除障社的能动作用,同样 区建设的力量,社会文明的建设者。残疾人的“自尊、 着无可替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在社区建设中同样 代的感召力,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思路 四、融入社区是社区残疾人工作的 社区建设为残疾人事业 抓住这次机遇,了一次发展机遇。 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开辟

3、残疾人工作 的重大改革,先决性、基础性,社的新领域。 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在基层这 任何一项要求的工作来说,的意义。,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设计并区建设的总体框架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同步 发展是这项工作的总体思路。篇二:残疾人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因此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现状的社会调研报告。我将会在XX县区残联的帮助下对XX县区的残疾人情况进行调

4、研,大致了解残疾人的普遍状况和个别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广大民众关注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对全县残疾人生活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普及了残疾人知识,为更好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为

5、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就业岗位,202年共推荐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了奖励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5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为2户贫困农村残疾人新建或维修了房屋,残疾人危房改造后均达到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标准,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培养树立典型,对残疾人进行文化知识普及,让残疾人给残疾人做榜样,培养树立典型,残疾人榜样增强大家的信心,让大家积极面对生活。 二、乡镇残疾人概况 根据以上数据,四个乡镇的残疾人数为708人,占全部总人口的比例为6.39,全县残疾人的数量为38700人,残疾人在全县人口中是一个相对数量较多。 三、调查情况及分析 此次调查统一设

6、计了残疾人生活情况调查表,调查中,每个乡镇先介绍镇内残疾人大体情况,然后由村委会有关人员陪同,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面对面同残疾人本人及亲属进行直接交谈,按照调查表内容,逐项询问,据实填写调查表,调查组联合汇总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本次调研活动,共入户调查182户195名残疾人,其中3户为一户多残。 对此次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残疾人年龄等方面展开。 残疾人总体年龄偏大,调查的所有残疾人中,年龄0周岁上的有18人,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为605,其中七八十岁的残疾人人数占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年龄偏大。在调查村庄中,仅有名5岁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数量较少。从年龄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7、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先天性残疾已经较少。大多为后天不确定因素造成。调查中发现,致残原因主要有:()生产事故。()交通事故。(3)疾病。及生活中其它一些不确定的意外事故。 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普遍收入较低、负担沉重。一家有残,全家困难。调查的1户残疾人家庭,年均收入在000元以上的仅有1家,占残疾户总数的7.7%。年均收入000元以下的有11户,占残疾人户数的82.%。残疾人人均收入则更少。(注:数据说明,残疾人家庭收入来源在于对乡镇残联,村委委员、残疾人本人及亲人询问及调查人员亲眼目睹,无专业人员统计,与实际情况有部分出入。但调查总体情况,残疾人家庭收入明显少于普通家庭。) 收入低的原因,一是

8、残疾人受自身条件所限,有的有部分劳动能力,有的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劳动收入较少。二是重度残疾人需要专人照顾,家庭中能创造劳动收入的人减少。三是治病。多数残疾人治病是家庭的主要开支。有的原来比较富裕的家庭,一个后天残疾,就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一户多残疾家庭和单身残疾家庭尤为困难。调查中发现,有13户是一户多残,占残疾人户的比例为.1%,单身残疾人生活更困难,泉林镇卞一村的秦庆然、杜希兰夫妇,年龄分别为66岁、9岁,一个是视力残疾,一个是肢体残疾,没有享受低保。生活困难。 四、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 1、扩大残疾人参加低保覆盖面 近年来,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所占的比例也应由目前占农村贫

9、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16%左右,逐步扩大至占贫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以上,由目前的占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扩大至0%左右,以保证贫困残疾人有基本的生活来源。(从县残联了解到数据全县残疾人享受低保的比例大约为40%) 2、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 大力支持有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府要在土地调剂、信贷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工商部门免费办理登记手续,或只收工本费,税务部门在个别税种上给予优惠,有关部门优先提供场所,信贷部门优先给予资金扶持等。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要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

10、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大力促进农村残疾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和多种经营。鼓励县内企业,招用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合一定岗位的残疾人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 、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各界,关心扶持残疾人事业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发挥慈善协会的作用,宣传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为残疾人捐助活动,鼓励社会人士及企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捐款捐物,资助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题调查 无障碍环

11、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XX市XX县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在城市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在我们的实地调查及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就整个XX县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上,其整体情况较好。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缘石坡道、轮椅坡道等的建设都较为完善,不论是在街道社区还是在景点广场,这些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残疾人出行的需要。当然,在走访中,我

12、们还发现了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一些商场、超市和银行内,基本没有任何无障碍通道,这使得肢体残疾的人出入更加困难,因为在其入口处,基本都是层层台阶,轮椅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顺利进入。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盲道被占不容忽视在我们的走访中,不难发现,盲道被占用这个“老生常谈”的情况,依旧存在。一路上,我们都看到有机动车停放在盲道上,有的车头侵占盲道,有的车尾侵占盲道,还有的甚至车身横跨盲道。而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商场和小餐馆前,盲道被侵占的现象尤其严重。在我们走访的三八路那条街道上,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就有多处盲道被车辆侵占,其大部分都是前来用餐的食客随意地将自行车、摩托

13、车停放在餐馆门口,使盲道基本被这些机动车占用,根本无法通行。在解放路的一些商场前的人行道上,盲道位置被圈入自行车停放带内。有的虽然停放的自行车并未直接摆放到盲道上,但摆放得不太整齐的自行车、摩托车,也让盲道变得狭窄无比。 对于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公共道德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并启用部分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出任形象大使,这样才能不断地将对残疾人的关怀融入社会的每一处。而对于民众不清楚无障碍设施的真正含义,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开展“无障碍设施宣讲日”,集中对公众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也可以通过制作视频或者发宣传册让大家在

14、日常生活中了解无障碍设施,从而更好地关心身边的残疾人。 2、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引进新技术。 调研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呵护身边的残疾人,因为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件大事,是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尚之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篇三: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区残疾人工作的调研报告 XX县区残疾人联合会 (02X-8-26) 一、基本情况 X县区辖三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人口8.02万人,有残疾人36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

15、男4人,女14人,60岁以上849人,7岁以下4人,760岁427人;其中,视力残49人,听力语言残427人,肢体残1214人,智力残56人,精神残339人,多重残4人,城镇残疾人817人,农村25人。1352人基本能生活自理,靠低保863人,靠父母供养的74人,靠子女供养的29人。其中孤寡老人3人,已全部实行五保,双残户9户。文化结构:文盲16人,小学文化77人,初中7人,高中392人,高中以上14人。从调查情况看,全县残疾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0以上,8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和愿望。全县20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残疾人边缘状况。占残疾人总数的67%。 1、残疾人康复工作明显加强。成立了X县区残疾人鉴定委员会和精神病预防康复治疗中心,残疾人社会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和训练有效开展,重点康复项目顺利实施,600多名残疾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康复,8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连续三年实施了00名非住院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服务,三年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2例,假肢装配22例,脑瘫儿、孤独症儿童免费筛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