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73579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 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察课试题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分。)1.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密切有关的性格特点是() AB型人格. B型人格C. 型人格D 型人格满分:分2.患病后来,患者常紧张将来的前程,紧张自己的病情的严重限度以及预后,紧张给家庭和她人带来累赘,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属于( )。 期待心理. 习惯、获利心理. 依赖心理心境不佳、情绪不良满分:分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哪一种疗法的核心() A. 认知疗法.森田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D. 行为疗法.满分:1分4.下列哪项不属于A型性格特点() . 富有竞争性B. 比较被动C. 有雄心D.争强好胜满分:分5( )是合

2、理情绪疗法的核心之点。 A. 变化诱发性事件B. 变化不合理的想法C.变化个体的情绪D. 变化个体的行为满分:分作为社会的一员,患者和平时同样需要别人的尊重是()。 A 被关怀和接纳的需要B. 尽快解除病痛的需要C. 尊重的需要D. 信息的需要满分:1分.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快乐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 . 坚决性B 坚韧性 自制性.自觉性满分:1分8.应激时物质代谢变化特点是().分解减少,合成减少 分解增长,合成增长C. 分解减少,合成增长D. 分解增长,合成减少满分:1分9.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如下因素的影响:()A.生活事件的性质. 个性特性. 社会支

3、持. 以上均是满分:分0.患者疾病已经康复,她们仍然乐于继续扮演患者的角色。属于()。 A.焦急、恐惊心理习惯心理 敏感多疑D 心境不佳、情绪不良满分:分1.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盲目性B 散漫性 顽固性. 动摇性满分:分12.不属于神经症的心理特点的是( )。 A. 一般有易感素质的人格基本 重要体现为焦急、抑郁、恐惊、逼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求治愿望非常强烈D.一般无自知力满分:1分.注视一种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期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种蓝绿色的正方形的现象,称为()A 知觉B适应C. 对比D. 后象满分:分14.患者患病后常常会变的敏

4、感多疑,对别人的一举一动往往变的神通过敏,有的患者觉得自己病情很重,觉得医生的对的诊断是安慰自己。属于()。 A.焦急、恐惊心理B.习惯、获利心理C敏感多疑D 心境不佳、情绪不良满分:1分15.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特点( )。 .意识模糊B 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谵妄和痴呆D. 愤怒和容易激惹满分:1分16.情绪有()几种功能。 A.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C.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控制功能D 调节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满分:1分1升职属于().良性应激源. 应激性生活事件C.恶性应激

5、源D. 慢性应激源满分:分18.下列哪一项不是应激有关障碍的心理特点( )。 .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B. 患者受刺激后的临床体现与精神刺激因素无关C 病因消除后,症状可随之消失D一般预后良好,无人格障碍满分:1分获得性需要就是()。 自然需要B. 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D. 精神需要满分:1分2.下列哪项不属于C型人格特点() . 竞争意识强B. 过度与她人合伙C. 回避冲突D.屈从于权威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23分。)V 1.什么是应激有关障碍?具体有哪几种疾病? 答:指重要由于忽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也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急

6、性应激性精神病是一种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期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症状和应激源密切有关,以妄想和情感症状为主,多能被人理解。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经合适治疗,可在短期恢复(仅个别病人超过一种月),且预后良好。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劫难性心理创伤(如遭受酷刑、被强奸、目睹她人车祸或受到迫害等)引起的延迟浮现并长期持续的应激有关障碍。次障碍的潜伏期从几周到几种月不等(很少超过半年),病程波动,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患者可体现为近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化持久的人格变化。 四、适应障碍是一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

7、而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步可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不注意卫生、生活不规律、退缩等)或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的慢性应激障碍。 2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有哪些? 答:0项症状清单,抑郁自评量表,焦急自主评量表.3.心理护理的目的? 答:心理护理的目的: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变化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结识,变化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来,就是: 1)解除 病人对疾病地紧张、焦急、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协助病人

8、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3)协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量为病人发明有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4简述患者角色适应的过程中适应不良的体现。 答:.角色冲突(ole cnflic) 角色盼望与角色体现之间差距太大,或是忽然而不寻常地离开了本来熟悉的角色,来到一种规定不同的新环境,使个体难以适应而发生的心理冲突,引起的行为矛盾。 2.角色模糊(rol mbifity) 个体缺少明确的角色盼望,也就是说,个体由于不明确承当这个角色应当如何行动丽导致不适应的反映。导致角色模糊的因素也许有:波及到的系统太大

9、、太复杂,或角色变化的速度太快,或角色与其互补角色之间的沟通渠道太狭窄等等。3角色匹配不当(rol icogruiy)指个体的自我观念、自我价值观,或自我能力与其角色盼望不匹配。例如让一名医生承当推销员角色,也许会使她产生角色适应不良情绪。4角色负荷过重(rol oerloa)和角色负荷局限性(ol undrld) 前者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对个体的角色盼望过高。反之,如果对个体的角色盼望过低而使个体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称为角色负荷局限性。角色负荷过重或局限性与个体的知识、技能、经历、观念、以及动机与否与角色需求相适应有关,例如急诊室护士在工作紧张时常会觉角色负荷过重而产生紧张和不安全感,而存

10、有些持续空闲的状况下义会觉得有角色负荷局限性而面感到乏味、无聊。三、其她题(共道试题,共1分。)V1.访谈法的优缺陷是什么?答:重要长处: (1)获取的信息更加深人、具体和全面; ()可以进入到受访者的内心,理解她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 (3)进一步地理解行为发生的背景和影响行为的广泛决定因素。 ()研究者有更多机会分享和理解应答者的观点,以及她们在更广泛问题上的信念、经历和语汇等; (5)可用于研究个人隐私或敏感性问题。 缺陷:(1)需要具有高度纯熟技巧和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 (2)记录和分析的措施耗时。因此,样本规模一般较小,典型地应答者人数在1060名之间。 (3)解释资料也需要丰富

11、的经验和高水平的技巧。四、论述题(共4道试题,共4分。)V 1.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护理原则? 答: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临床上重要体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后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角色的概念涉及哪几种方面。 答: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是一种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 美国社会学家柏森斯(Tarson)在社会制度一书中提到“患者角色”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患者可从常规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并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限度,相应减轻她平时承当的社会责任(工

12、作)。 2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由于一般一种人对病自身无法控制;应尽量使她早日康复。 3.患者有义务力求痊愈。生病不符合社会的愿望和利益,社会但愿每个成员都健康,以承当应有的责任和角色。生病是临时的非正常状态,患者医|学教育网收集整顿应积极力图恢复常态。 4.患者应当谋求可靠的治疗技术协助,必须与医生、护士等合伙,共同战胜疾病。.心理治疗和心理征询的原则? 答:心理治疗(Psyhoha)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引,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措施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按照给各类事物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理治疗定义只有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

13、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1保密原则对来访者所有征询内容均应保密,不得泄露。若需要案例分析和进一步讨论,更好地协助来访者,应对资料做保密解决,妥善保管来往信件、测试资料等材料,省去真实名址,避免给来访者导致伤害。如果来访者有自我伤害或伤害她人的紧急危害或波及法律案件时,征询中心将突破保密原则,采用相应措施,但也将信息暴露限度限制在最低范畴内。2 自愿原则到心理征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3. 理解信任原则征询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足理解,对来访者应持非道德性评价的原则,协助来访者分析因素并寻找出路。良好的征询关系应建立在信任的基本上,只有互相信任,才干更好沟通,这也是达到互相理解、实现征询目的与意图所必须的; . 尊重原则尊重来访者的需求和选择权利,容许来访者选择继续或中断征询。对于因征询而需要理解的状况,应尽量坦诚、客观的阐明因素,谋求理解与合伙,不得以征询员的主观想法强求来访者;热情、耐心、尊重、信任地接待来访者,营造亲切、自然的征询氛围。5 平等原则心理征询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征询者专业水平的高下,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她与来访者之间的征询关系,对来访者要诚恳、耐心、热情、平等相待。对所有的来访者应一视同仁,不应主观偏颇,并依先后秩序,予以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