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72571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C.大气洁净度D.气温变化2.(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

2、较弱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请预览后下载!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

3、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2017山东潍坊一模)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6.(2017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A.1890年B.1920年C.1940年D.1960年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面三题。请预览后下载!7.(2017湖南新考纲摸底考试)若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10

4、 hPa,则关于甲、乙两地气压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气压差为20 hPaB.甲乙,气压差为40 hPaC.甲乙,气压差为40 hPaD.甲乙;由到气压值递减,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值在3050 hPa之间。8.D从M到N,气压递减;气温递增;4月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天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M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N地相反,风速小。9.A气压甲乙,则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故丙处为冷锋。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雨雪天气,但4月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降雪;加上地表植被覆盖差,风力强,易形成沙尘漫天的天气。10.A结合图示信息知

5、,地受信风带控制时间最长。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可知其纬度最低。11.B旧金山位于40N附近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结合图示信息判断,最有可能为旧金山的是地。二、综合题请预览后下载!12.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东亚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解析

6、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13.答案(1)由于南半球大陆面积较小,而海域面积较大,(4分)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所以等压线较平直。(4分)(2)气压差异:甲地受低压控制,而乙地受高压控制。(4分)这是由于此时甲地正值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4分)而乙地则相反。(2分)(3)M处盛行风的风向为东北风,该处的盛行风较为干燥;(3分)而N处盛行风的风向为西南风,该处的盛行风较为湿润。(3分)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4分)解析第(1)题,结合南北半球陆地面积差异造成的海陆热力差异,分析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原因。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根据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温度差异,及其对气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第(3)题,结合M、N两地所在气压场的位置,根据二者受力状况判断风向。然后结合风向判断其性质及成因。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请预览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