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的变态发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8307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蚕的变态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家蚕的变态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家蚕的变态发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家蚕的变态发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家蚕的变态发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蚕的变态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蚕的变态发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蚕的生活史桑蚕一个世代中所经过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就是生活史。桑蚕属完全变态昆虫,在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 段。不完全变态昆虫没有蛹期,仅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如:蝉类、蜂类等。(一)卵期:繁育后代,卵期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卵期长短,因越年卵与非越年卵及产卵期而异,在自然条件下,春季制的蚕种要到来年春天 4月份孵化,卵期达10个月,秋制春种也是到4月份孵化,卵期67个月,若夏用种,则又长3 个月。(二)幼虫期:指孵化至上簇。刚孵化的小蚕称蚁蚕。蚁蚕20002500 /头。蚁蚕经摄食,体躯迅速生长,经24h “疏毛期”。随食桑,继续生长,

2、至不蜕去旧皮不能继 续生长时,蚕就停食,并吐出丝缕,固定腹足,头胸昂起,呈静止状态,称眠蚕。眠的过程:眠期:停食一蜕皮。起蚕:眠蚕蜕去旧皮。令期:两次蜕皮之间的时期食桑中:孵化或蜕皮至入眠,生产上指饷食至止桑。绝食中:入眠至蜕皮或止桑至饷食。少食期:1/4食桑中。中食期:1/4食桑中。盛食期:3/8食桑中。将眠期:1/8食桑中。一般地:1令34天、2令3天、3令34天、4令5天、5令79天,全令春期2526 天,夏秋2324天。总之,幼虫期是摄取营养生长的阶段。(三)蛹期:是指蚕儿吐丝终了至羽化出蛾。蚕儿上簇后,一般经23天吐丝终了,再经23天化蛹蜕皮,再经1014天化蛾。蛹期表面上静止不动,

3、但其内部却进行着激烈的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为成虫化做准备。是由 幼虫过渡到成虫的变态阶段。(四)成虫期:又称蚕蛾,由蛹羽化而来。羽化:成虫不再摄取营养,具备发达的生殖器官,经交配产卵后,约经27天死亡。成虫期为繁衍后代的生殖阶段。综上所述:卵、幼虫、蛹、成虫是桑蚕一生中所经过的四个发育阶段,每一发育阶段的外部形 态、内部生理都完全不同,且每一阶段在生活史中都有着不同的生理意义。蜕戌上簇 化蛹甞直化蛾就度. 一 |10金片左沾$丸 15A4-5A丸Z天吐逹、化3-7 A、卵形:图2-1二化性生产用桑蚕品种的生活史卵的形态桑蚕的卵一般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有的材料认为:一侧较厚(腹侧),另一侧

4、较薄(背侧)。刚产下的卵表面隆起,约经23天后,由于卵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消耗,逐渐在恚卵的表面中央出现浅的凹陷,随着时间延长,凹陷变深,此称“卵涡”,又称“水引”。卵涡一般呈椭圆形,也有个别形成23条枞褶的,若卵涡呈三角形,或呈有棱角的下凹,则该粒卵为“死卵”。卵涡在孵化之前,由于胚子体躯增大及胚体反转时对卵壳的作用力,而使卵涡膨起。在膨起时,卵壳会发生轻微的声响,称“卵鸣”。 桑蚕“卵鸣”较弱,柞蚕较明显。注:现行品种春季催青时,开始卵涡较浅,45天时中央呈不规则凹陷。天时,卵涡较深。89天时卵面隆起,产生“卵鸣”,再经23天孵化。故可借此变化,大致推断胚子发育过程及孵化 期。但生产上,均采

5、用“胚子解剖”来判断。若是人工浸酸种,可于浸酸处理3天后,可根据卵涡有无、深浅、整齐度来检查浸酸效果。现行品种卵的长径一般为1.30mm (1.11.5),短径一般1.05mm (0.91.2),厚度0.6mm(0.50.6)。卵的重量一般18002100粒/克。但卵的大小和重量,因蚕品种、环境条件、蚕 期的营养条件,产出先后等条件的不同而异。1、品种:欧中日,一化二化多化。2、蚕期叶质充实,蛹体大,则卵大而充实。3、蛹期室温偏高时,所产卵大而重,但总粒数减少,反之,则相反。4、同一雌蛾所产的卵中,先产出者,大而重,反之,末卵小而轻。一般来说,同一品种,同一雌蛾所产的卵中,小而轻的卵比大而重的

6、卵催青期要短,孵化出的 蚁蚕轻,绝食时数少,故收蚁前提倡去掉苗蚁。二、卵壳:1、卵壳:卵的外面包着一层由卵壳质(硬蛋白,无机丁质)构成的坚硬卵壳,对胚子起保护 作用。卵壳结实而略有弹性,一般中系卵壳为淡黄色,日系乳白色,且略透明,也有其它色或无色的。2、卵纹:卵壳的表面布满五角形或六角形的花纹,称卵纹。卵纹的大小、形状以及多角形数 目,因品种及卵壳的部位不同而异。3、卵孔:卵稍尖的一端有卵孔,卵孔周围的卵纹与其它部分明显不同,排列较为规则,呈规则的花瓣状。卵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以漏斗状向夕开口,在卵壳内形成一个小室,最后向内分成数条卵孔管通向卵的内部,各卵孔管均略向内方弯曲。卵孔管最多为7

7、只,一般为24 只,其直径为1um左右,其末端呈喇叭形与卵黄膜相连。卵孔是胚胎头部所在,孵化时从此处噬破。精子直径约1um左右,长约400um,故每只卵孔管 一次只能进入一条。卵孔的上述构造,可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同时又可允许几条精子进入卵内。4、气孔:卵壳的表面有无数微细的针状气孔,它位于34个卵纹的接触点,其剖面呈漏斗状, 是蚕卵进行呼吸的通道。(气孔外面开口部的直径为34um,愈内愈细)每卵气孔的数目也因品种而有差异,一般500010000个。三、卵内容物:卵的内容物有卵黄膜、浆膜、卵黄、胚子等。1、卵黄膜:紧贴在卵壳的内面,是一层无组织构造的、薄而钧一且透明的薄膜,有两层构造。

8、产卵当时,是卵黄的直接包被物,受精后,在其内形成浆膜,卵黄膜成为间接包被物。2、浆膜:位于卵黄膜内层,是受精后由合子的分裂核结合原生质而形成的一层大而扁平的多 角形细胞。越年卵的浆膜细胞内,经23天就有浆液膜色素沉积,使卵渐变成固有色。不越年卵的浆膜内无色素沉积。3、卵黄:是卵内除胚胎外的主要内容物,为无色、淡黄色,是胚胎附于的营养来源。(受精后的卵黄, 都是以卵黄细胞存在的。)4、胚胎:也称胚子。胚子是在产卵后形成的,偏在卵较厚的一侧,头向卵孔的一端,被卵黄细胞包围。胚子在卵内 摄取卵黄中的营养,将来成为蚁蚕。四、卵色:1214(固有色卵色因品种而异,一般的,中系为灰绿色,日系为灰紫色,欧系

9、为灰紫、略带绿色(介入中、 日之间),热带多化性系统为浅褐色。(也有的品种为白色等)卵色的组成:是由胚子、卵黄、卵壳、浆膜色素等颜色的综合表现。其中,主要是由浆膜色素 决定的,它是由AA经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变生成的。(色AA-三羟犬尿酸一浆液膜色素)。刚产下的卵都是淡黄色,主要是卵壳和卵黄呈现出的颜色。如果是黑种,产下后23天,渐由淡黄色浅赤豆色=深赤豆色固有色。如果是生种,由于浆膜细胞内,缺乏生成浆膜色素的酶系,而不能形成浆膜色素,故产下经2 7天内不变色。但当胚子发育至转青时,卵色也会有变化,即呈现出转青卵的青灰色。(有的品种 为灰色或深绿色)不受精卵由于胚子及浆膜不能形成,故卵色一直呈淡

10、黄色,数月后干瘪。再出卵的卵色变化同黑种,但变成固有色后,于年前陆续孵化成空卵壳。死卵多为赤褐色,且卵涡呈三角形或瘪卵。复习题:如何根据卵色的变化、区别各类卵?幼虫的形态一、外形及体节蚕体是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个明显体段构成,、胸部腹部又合称体部。1、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园形。2、胸部:头部后面的三个环节,每环节的腹面有一对足,称胸足。(环节=体节)3、腹部:胸部后面的10个环节,其中第6、7、8、9及最末环节(13)的腹面各有一对腹足。 第11环节的背面中央有一突起,称尾角。4、气门:I及18环节的两侧各有一对黑褐色椭圆形的气门,共9对。二、头部及口器:头部是幼虫感觉和摄食

11、的中心,着生有触角、单眼、口器等附属器官,简称附器。1、头壳:头部的外面包有一层坚硬的骨质外壳其上密生刚毛,呈暗褐色。蚁蚕及一令蚕的头壳呈浓褐色,二令蚕的头壳呈深褐色,以后各令逐渐变浅。头壳的背面有一“人”字形头颅沟,把头壳分成了三部分:左右两大块称颅侧板,中央三角形的一小块,称“额”。额下的一片狭长且表面有皱纹的部分,称唇基。2、口器:在唇基的下方着生着口器。幼虫的口器属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腭、下唇、下腭组成。、上唇:位于口器的最上方,基部与唇基相连。上唇是一淡褐色的骨质片,两侧与前缘游离,前缘有一凹字形缺刻,此处能调节桑叶的角度, 使桑叶边缘与上唇垂直,便于上腭啮切。上唇的表面着生有12

12、根感觉毛(左右各6根),其内面 有6个感觉突起和6个褐色斑点。上唇的主要功能:扶持、调整桑叶角度。、上腭:位于上唇的下方,上半部分被上唇遮这着。其外面有2根刚毛。上腭由骨质构成,坚硬、黑褐色、外凸内凹,左右各一。两上腭的前缘有锯齿,左右锯齿相互 嵌合,用来啮切桑叶,锯齿的数目随令期而增加。各令初锯齿尖锐,随食桑磨损而变钝。上腭在每令蜕皮时都要更新,故起蚕。上腭的基部有内外两片骨质板,其内面称收肌板,较大。外侧的较小,称展肌板。上腭的作用就是啮切桑叶。、下腭:下腭和下唇愈合成一个复合体,位于上腭的下方,它们的外层,大都为白色膜状物。下腭成对,位于上腭下方,下唇两侧,构造较复杂。下腭由三节组成,第

13、一节上有一根刚毛, 第二节上有2根刚毛,第三节上有下腭须。下腭须由三小节组成,第三小节的顶端有8个有孔的圆锥形突起,且其侧壁上有一“舌”状 突起。(幻28)在下腭第2、3小节的内方和下腭须的内侧着生有瘤状体。(从第2节分出的)瘤状体的顶端有两根有节的圆锥形突起(bl- b2),一个小型突起(e)和四根感觉毛。(2 个长毛a2- a3,和刚毛c-d)。al为下腭。bl: 上分布有能感知糖类,特别是蔗糖的糖感受细胞和感知肌醇的肌醇感受细胞,以及盐感受 细胞,酸感受细胞。b2:上分布有感知纯水的水感受细胞,和感知忌避物质的苦味物质感受细胞。若把瘤状体去掉,则蚕就可吃其它植物。、下唇:位于左右下腭之间

14、,呈“U”字形。下唇前端中央突出一个白色、圆锥形的吐丝管,吐丝管的前端有一吐丝孔,幼虫从此处吐出茧丝。吐丝管的基部左右各有一个下唇须,由三节组成,第2、3小节顶端,各有一根刚毛,起感触 作用,能探索吐丝的位置。、舌:下腭、下唇的内方后面的口腔底部分,称舌。舌的表面着生有很多针刺状小突起,且愈向内,突起愈多,而且均指向口腔内方,具有促进食 物咽下的功能。3、触角:着生在颅侧板基的白色角基膜内。 左右各一。触角是幼虫重要的感觉器官,结构较复杂,由三节构成。第一节短而粗。第二节呈长圆筒形,其表面呈鲜状斑纹。第二节的上方很复杂,着生有内毛(位于内侧, 较短),外毛(外侧较长)和三个突起(最小 的一个由

15、2节组成,另2个为无柄突起)第三节最小,其顶端有四个突起,其中两个为有柄突起,两个为无柄突起。触角上的突起和刚毛都是感觉器官,既能执行近距离触摸的感觉作用,又可敏锐地感受化学气 味。故触角是蚕儿的机械感觉器官和嗅觉器官。4、单眼:是视觉器官。单眼着生在触角基部,左右各6个,其中4个呈半月形排列,一只位于中心,另一只位于触角 基部附近。单眼呈半球形隆起,黑褐色,且有光泽。由于单眼的视觉焦距太短,对物体远近和光线折射调 节能力太差,故不能识别物体,只能感知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三、体部及附肢1、胸部:由三个环节组成,分别称一、二、三胸节(前胸、中胸、后胸)胸部无节间膜,背面是合并的,只有腹面可以区别,每一胸节的腹面有一对胸足。胸足由三小 节组成,表面生有很多刚毛,足的第三小节顶端外侧有一镰刀状的钓爪和两根比爪还长的刚毛。胸足的作用是:(1)、食桑时扶持桑叶。(2)、吐丝时用于结茧。(3)、对爬行仅起辅助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