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7461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学设计2022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2.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把握全诗主旨。3.朗读背诵,积累名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积累名言。2.了解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说的就是不阅读诗经,你就不懂得怎样去说话。那么,同学们你们读

2、过诗经了解诗经吗?今天我就学习其中的一篇关雎,来感受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吟唱!(展于ppt1,生齐声朗读,师板书课题)二、诗经知多少抢答通关:(出示ppt)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2、诗经收录了什么时期的作品?3、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4、从内容上来说,这些诗歌分个哪三个部分?5、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三种?附加题: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 “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雅”:“朝庭之音曰雅”“,分“大雅”和“小雅” 是朝庭里的乐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三、朗读五步法: 第一步: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出节奏韵律 第三步:读出情感变化之美 第四步:读出复沓的音乐美 第五步:唱

3、出意境的诗意美 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句读。然后请生读并说说自己认为该如何朗读此诗。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出示ppt),生齐声朗读。四、读懂诗意,读出情感变化之美;师: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字音节奏句读基本读准了,可是调子过于平没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或许是同学们还不太理解本方内容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懂其意,知情感之变化。所以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或不太懂的词语,大家一起解决。1、一学生提问,其他同学答,共有4组同学举手提问。提问重要或疑难词语有:“窈窕淑女”“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同学们在一问一答中了解了本诗内容及

4、文中男子情感的变化过程: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2、请生试试能否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老师加以点拨指导3、全体齐读感受情感变化之美 师过渡: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2位同学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理解。师总结:此诗虽有求之不得的忧伤,但并不过于放纵的忧伤,全诗所呈现的是一种健康明朗的风格。孔子所追求的也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得到时不高兴的过于忘形,失去时也不过于伤心。五、读出音乐美: 1、ppt展示修改后的关雎,请同学们感受与原文比有何不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

5、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请两生回答,大意是: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但读起来不够朗朗上口,缺少了节奏韵律之美。师引导学生修改后缺少的是什么,是什么用法,生找出这些句子,并由此引出赋比兴的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陋室铭中比兴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便于学生理解。2、 ppt展示此诗,请生读,师问ppt蓝色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关关雎鸠窈窕参差辗转” 师示范,生思考得出它们是叠词、双声、叠韵词 作用:双声叠韵:增强音调的和谐美及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

6、性。3、师又问ppt红色的词语“流之,采之,芼之”有什么特点:师引导是复沓。生回忆学过的木兰诗中的复沓句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忆无所思,女忆无所忆”,以此加深学生理解。作用:重章叠句(复沓): 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增添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4、 齐读本诗,读出音乐之感。(采取自己的方式配乐读,可以就地取材如“拍手”等)六、写出诗意美: 如果让你为本诗拍一个MV,你想选取哪些动人的镜头?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描述出来。师先给出示范:在湛蓝的天空下,有条清澈的小河绵延流淌,水面清波荡漾,河面上那碧绿碧绿的荇菜随波流动。河中的小沙洲上,芳草萋萋,成双成对的睢鸠鸟儿恩爱嬉戏,不时的发出快乐的鸣叫七、唱出诗歌的音乐美: 请几位同学唱一唱此诗,用自己认为适合的调子。(后来4个同学进行的配乐演唱,效果很好)八、作业: 背诵本文,课下多读一读诗经中的其它篇章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