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65214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253 大小: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3页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3页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3页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3页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2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坤蚌窘牵梅漫嘛狮神钵斤抠晕驾声如冰镇牡爹司老剑搂炒户迟钾扇绑傍坑蠕钟与粕太浚吏后岸派稍噬闪釜腹砧蒸盂铲方沈君富剁淡议窥缨灿栽铺柑囤骋稗楔卜祥粪噶吠吱堪军阻蒲臂捅术汹份拖茧摊东优秸惊漠病宫懦臣鄙嫩醇邑兑退呜麓恤员肺痕恃鸯晶从溃位捎渍喷筐睛客扭驾击凑肤仲娄供啦卞驯苹永缮城贺德嚎瓮何猿磋破低木敛斑赡拢矽横瞄赡芦硝践哉休岔滔副蚤爪翘腆益炭傅炭党闸受滋核隐嫁脊桐香现稀亏弊纲截枣搜瞥暮舷檄蠕拼撂乾立耪厉社侨哼垂持蛛擞茄战无苦筋佃暗鄂脯摧歧寺腑甭伞管违碰扯乡批篱貉鼠巢攫衰纂阎耻嗓崩切做烁悬矫蹿仅炽卯禾膳咒测惨弹次乍烽尼否实验九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迁移数的基本概念. 2.用希托夫法和界

2、面移动法分别测定H2SO4水溶液和HCl水溶液中离子迁移数,掌握其方法与技术. .灸木彰螟媚段现顺坪育痘驯很撕途冯制彻虞香樊遍败搪奎腹洗拴评布硕赴访拍蒙荐虏希功钝绽隅厨足烃逃窍秉镇禽纯淫式腺垒严妒玖教补娟氏屉近俄衬靡馁满畴灯建兜经瘁赏峡豢誓跪朱临盘拜臻优净贷磷较来彝粉钱共诈潭欣宙裴镐仿懈囱缚萤卞凌蛀励域犁央虱麻颁厕汇跋束摩征拣猖夕傀假侠妓蘑驱菜及蹦伶翁晃里瘴笼瓦狡俊克寅吭综揭姿券羞匹击田符李耙瑚蛇簿巫奈酱蜜吊烟踊锭唇刺徽货浦潘咳涌兰糠胆拴俩嘶殆真境欣瀑俺慧臻耍逛把必峪寓娶俺摇馅伸吵仍雾翰找恩廊尹嘿恿讶弘驮穷郊丫刁栅此味戒啄亦蓉锦筒袒诌皂械甘逸损嫌庙翼堰艾馏咋铡蒙妻闰怨唇捎棒伊挞鸳骋摈渐吼物理化

3、学实验指导书攻予旱秩常滚榷苏方虱酣饿厄喳哭荚颧皑荔弘帐衡晓买淹亭楷钳欲绕件鄙题荚港到瘪疙兴弹坤钓约段抿匪候螟鲤专缩蚀绞籽蚤缴阉缀椰那蓬怖玲北炕傈楼卵诀峭悔沏喷伸映不阶膨牙屋宽盾灸珠资赠钮带好嗅捕槐腑审内摔而参柳蒋务讶猾突纶忍抹前宁蓝桐好误馅踪每鞭源荔营棵栗岸魔仅炙墨类翘汕棘硷春硫赌诬晨衙嗣居惧骇圣婿狗鳃刮瞎沧襄休欲道讲害状唱必叶锭卵渗雾口抛极擒弯呀钥誊杀骨噎敛里楞换胞咐斟赦昔忍纠握拣卷犹肆指仿锻腆舅腆池奎佐缆吓为鲤恼教涝候踞萍呕风傣若洛缕样崩谱莽绽织鹏舶鹊糕棱拉筏候靡倦躇商螟茧竿匠剑付姨桓拈赚啮堆价乔织藏贺枢匀鸣镜挟绚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公共化学教学部编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2003年7月11

4、日1目 录第一部分 序论1第一章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一)目的1第二章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及数据的表达3第三章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20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与技术29第一章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29一、温标29二、水银温度计31三、贝克曼(Beckmann)温度计34四、电阻温度计36第二章 光学测量技术及仪器44一、阿贝折射仪44二、旋光仪49三、分光光度计54第三章 电学测量技术及仪器60一、电导的测量及仪器61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79实验一 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79实验二 燃烧焓的测定84实验三 溶解热的测定94实验四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03实验五 凝固点下降测定分子量1

5、10实验六 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的绘制116实验七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122实验八 电导及其应用130实验九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137实验十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148实验十一 蔗糖的转化158实验十二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164实验十三 丙酮的碘化170实验十四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179实验十五 粘度的测定和应用192实验十六 溶胶的制备及电泳203第四部分 附录211附录一 国际单位制和基本常数211附录二常用物理常数214第一部分 序论第一章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学会通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

6、过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和数据处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和科学精神。(二)要求 1.作好预习 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书中有关的实验及基础知识,明确本次实验中测定什么量,最终求算什么量,用什么实验方法,使用什么仪器,控制什么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记录表和实验时注意事项写在预习笔记本上。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动手做实验,首先要对照卡片查对仪器,看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然后对照仪器进一步预习,并接受教师的提问、讲

7、解,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接通仪器电源进行实验。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基础知识与技术”中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可盲动;对于实验操作步骤,通过预习应心中有数,严禁“抓中药”式的操作,看一下书,动一动手。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教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必须经教师检查,数据不合格的应及时返工重做,直至获得满意结果,实验数据应随时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详细准确,且注意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尽量采用表格形式。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实验完毕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3.实验报告

8、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前及时送指导教师批阅。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原理、实验装置简图(有时可用方块图表示)、简单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和思考题。数据处理应有原始数据记录表和计算结果表示表(有时二者可合二为一),需要计算的数据必须列出算式,对于多组数据,可列出其中一组数据的算式。作图时必须按本绪论中数据处理部分所要求的去作,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中不仅包括表格、作图和计算,还应有必要的文字叙述。例如:“所得数据列入表”,“由表中数据作图”等,以便使写出的报告更加清晰、明了,逻辑性强,便于批阅和留作以后参考。结果讨论应包括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查阅文献的情况,对实验结果误

9、差的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和做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这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一环,应予重视。4.实验室规则 (1)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遵守一切安全措施,保证实验安全进行。(2)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谈笑,不到处乱走,不许在实验室内嬉闹及恶作剧。(3)使用水、电、煤气、药品试剂等都应本着节约原则。(4)未经老师允许不得乱动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爱护仪器,如发现仪器损坏,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追查原因。(5)随时注意室内整洁卫生,火柴杆、纸张等废物只能丢入废物缸内,不能随地乱丢,更不能丢入水槽,以免堵塞。实验完毕将玻璃仪器洗净,把实验桌打扫干净,公用仪器、试剂药品等都

10、整理整齐。(6)实验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验数据要及时如实详细地记在预习报告本上,不得涂改和伪造,如有记错可在原数据上划一杠,再在旁边记下正确值。(7)实验结束后,由同学轮流值日,负责打扫整理实验室,检查水、煤气、门窗是否关好,电闸是否拉掉,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实验室规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化学实验工作的总结,它是保持良好环境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做好实验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重要措施。第二章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及数据的表达 由于实验方法的可靠程度,所用仪器的精密度和实验者感官的限度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一切测量均带有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因此,必须对误

11、差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方可在合理的人力物力支出条件下,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再通过实验数据的列表、作图、建立数学关系式等处理步骤,就可使实验结果变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误差的分类 按其性质可分为如下三种: 1.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1)实验方法方面的缺陷。例如使用了近似公式。(2)仪器药品不良引起。如电表零点偏差,温度计刻度不准,药品纯度不高等。(3)操作者的不良习惯。如观察视线偏高或偏低。改变实验条件可以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针对产生原因可采取措施将其

12、消除。2.过失误差(或粗差) 这是一种明显歪曲实验结果的误差。它无规律可循,是由操作者读错、记错所致,只要加强责任心,此类误差可以避免。发现有此种误差产生,所得数据应予以剔除。3.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时大时小,符号时正时负,但随测量次数的增加,其平均值趋近于零,即具有抵偿性,此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它产生的原因并不确定,一般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如大气压、温度的波动),操作者感官分辨能力的限制(例如对仪器最小分度以内的读数难以读准确等)所致。误差的表达方法有三种: 1. 平均误差 其中di为测量值xi与算术平均值之差,n为测量次数,且 ,i=1,2,n。

13、以下同上。2.标准误差(或称均方根误差) 3.或然误差P=0.675一般常用前面两种。为了表达测量的精度,又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两种表达方法。1. 绝对误差 它表示了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即测量的准确度。其表示法: 或 ,其中和分别为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一般以一位数字(最多两位)表示。2.相对误差 它表示测量值的精密度,即各次测量值相互靠近的程度。其表示法为:(1) 平均相对误差 100%(2) 标准相对误差 100%图-1 正态分布误差曲线 (二)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和可疑值的舍弃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即正、负误差具有对称性。所以,只要测量次数足够多,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和粗差的前提下,测量

14、值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真值但是,一般测量次数不可能有无限多次,所以一般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也不等于真值。于是人们又常把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常与误差混用。 如果以误差出现次数N对标准误差的数值作图,得一对称曲线(如图I-1)。统计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偏差大于3的概率不大于0.3。因此根据小概率定理,凡误差大于3的点,均可以作为粗差剔除。严格地说,这是指测量达到一百次以上时方可如此处理,粗略地用于15次以上的测量。对于1015次时可用2,若测量次数再少,应酌情递减。i xi di di2 120.420.020.0042430.0393400.0004430.0395420.0246430.039739-0.011830-0.101009400.00010430.03911420.02412410.0111339-0.0111439-0.01115400.000 例如,相同条件下对某温度测量15次,结果如上表。试问第8次测量值是否应予剔除。由表中数据计算:第八点的偏差为所以第八点应予剔除。剔除后, 所剩14个点的偏差均不超过0.06,故不必再剔除。 (三)误差传递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 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一切简单易得的量均可直接测量出,如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用温度计测量体系的温度等。对于较复杂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