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309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题结题汇报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汇报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执笔方莉梅一、问题的提出“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目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进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发明力和想象力的一个潜在力量,对于全方面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主要的作用。传统音乐通常是指世代相传,含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和幼儿的生活经验亲密相关,而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纪特点,易于接收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对幼儿进行熏陶

2、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多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目前幼儿园对含有乡土特色音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和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明,以至很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逐步失去流传所以,我们试图经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为根本,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足利用社会,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异,感受故乡的改变和发展,激发幼儿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略的主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故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

3、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重视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二、理论依据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觉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相关艺术领域的精神。三、研究目标、内容: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和方法。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四、研究方法文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21.12021.3)1、课题组组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2、制订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组员

4、并进行分工。3、研究小组组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4、课题组组员共同制订前测的测量指标。(二)详细实施阶段(2021.42021.5)1、对试验班进行前测。2、深入搜集相关当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3、制订教育目标,依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当地区的民间音乐。4、探索怎样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和方法。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统计表并进行跟踪统计。6、能大胆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示出自己的情感体验。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演出。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三)总结阶段(2021.56)1、整理结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2、汇编结果

5、集(反思统计、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专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3、参与撰写课题汇报,课题组研究结果交流。六、研究结果调查结果利用乡土音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项 目指 标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对多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爱好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能听辩出几个民族音乐?不能基础能够能不爱好比较爱好爱好不太敏感基础敏感很敏感12种3种4种以上前测265420105161182960后测0530162846250530注:基础能够: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对当地音乐的经典节奏能拍对12小节。比较爱好: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爱好时间30秒左右。基础

6、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项 目指 标能听辩出本土音乐能拍出当地音乐的典 型 节 奏能哼唱出几个本土音乐?会用几个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不会12种3种以上不能基础能够能不会12种3种不能够基础能够能够前测221033500171172564后测2528332901341331纲要指出:城镇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足利用本土社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能够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当地音乐的经典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

7、辩出一个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含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故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当地音乐的经典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故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

8、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但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她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发明和表现的愉快,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故乡的情感。实践结果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和老师放在一个主要的位置,给了老师、幼儿一个很自由、自主的空间,激励幼儿主动参加,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加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全部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和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与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21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取得教授的好评;2021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

9、21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与县青年老师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2021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选优异奖。学园汇编了两本老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部分结果。教学上的收获、营造浓郁的气氛,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幼儿是在和周围环境主动、主动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主要的影响。所以我们重视设计环境,丰富环境,改变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全部。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

10、闽南歌曲、童谣 、乐曲、戏曲等,老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其次老师在多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演出角的高甲戏、惠安衣饰、木偶演出;阅读角的故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当地民俗音乐文化。另外依据专题开展的不一样时间,经过部署暂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搜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面,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出色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

11、高甲戏服、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多种人物的脸谱;在演出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部署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故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爱好。本土音乐即使于生活,和幼儿的生活亲密相关,但并不是全部的本土音乐全部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好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么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她们欣赏的爱

12、好,充足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爱好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诵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能够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域南音演出中常见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故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奇,表情诙谐有趣,采取了唱、念、逗的不一样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

13、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发明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会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爱好和向往,使幼儿取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其次,挑选含有教育作用,幼儿爱好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择教材时重视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比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全部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大家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和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

14、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母亲做事。这些即蕴涵着很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含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渗透创新教育,激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发明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发明的前提,假如在音乐活动中,重视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但能激起幼儿学习的爱好,萌发烧爱故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发明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愉快。?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和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老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发明力;接着老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小说,引导幼儿依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她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足发挥了想象和发明力。其次,提供丰富的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