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62685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国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说英国沛西能:生物起源说美国孟禄:心理起源说苏格拉底: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达到高潮 教育无用论,社会本位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源泉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英国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归纳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

2、一部教育学著作 1.“泛智”教育 2.教育适应自然 3.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4.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卢梭:“性善论”者,自然主义教育 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个人本位论, 儿童中心论 课程的过程模式思想德国康德: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教育万能论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个人本位论, 形式教育论洛克:外铄论。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绅士教育论”,,

3、教育漫话 形式教育论德国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1.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伦理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教育性教学原则4.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标志教学过程理论形成5.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社会本位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实质教育论进一步设计和实施班级教学首次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

4、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2.教育无目的论 3.从做中学,思维五步说(五步探究教学法) 教育适应生活说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凯洛夫:1939年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中心论, 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法 建构主义理论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总结了教育心理学20世纪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

5、文化研究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教学与发展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弗洛伊德:内发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势力,起源于精神病人的研究,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自我防御机制(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升华(最积极、最富有建设性)等)美国当代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内发论,基因复制高尔顿: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教育无用论格塞尔

6、:内发论,成熟机制,成熟势力说霍尔:内发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外铄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教育万能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引发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意识研究,反对内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替代联结”学说)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内化说 斯宾塞:教育准备生活说,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实质教育论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课程标志

7、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活动分析法”杰克逊:班级生活,隐性课程巴格莱: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目标模式。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领域的圣经 泰勒原理概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课程评价之父,目标评价模式英国课程论家斯腾豪斯:过程模式美国学者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教育评论家斯塔弗尔比姆:CIPP评价模式斯太克:CSE评价模式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流程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把学习分为八类、 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将学习结构或教学目标

8、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斯金纳:程序教学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美国教育家劳伊德 特朗普:特朗普制,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瑞士学者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分为两种类型:同化和顺应。 认知发展阶

9、段理论。将个体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偶故事法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 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 麦克费尔:体谅模式美国班杜拉:社会模仿模式,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爱拉斯莫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最先提出“班级”一

10、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班级目标管理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气质的神经活动类型说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恢复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之父,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实验内省法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意识流”概念维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Gestalt“整体”,反对研究意识的元素,主张研究整体苛勒:格式塔心理学,黑猩猩实验,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马斯洛:人本主

11、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性本善,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又补充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来访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奈塞尔:1967年认知心理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德国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发现者,遗忘曲线奥苏贝尔:同化说(认知结构说),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分为接受学习与发展学习 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分为有意

12、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乔姆斯基:先天决定论,“先天语言能力说”建立一套个别语法系统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智力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智力的群因素论,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推理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智力的三维结构论,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人格特质理论(特质因素分析论)因素分析法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气质的体液说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教育心理学之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