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62586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单元测试卷(DOC 8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身边的物质 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我们身边的物质 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45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 B

2、木材做成课桌 C食物腐败 D石蜡融化4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A明矾 B活性炭 C肥皂水 D石灰水5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6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镁条燃烧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

3、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9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得是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其他任何

4、物质反应B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于填充气球D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12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13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4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C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15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镁粉用作照

5、明弹 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16为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1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碳酸氢铵和蔗糖(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过滤)C食盐水和双氧水(MnO2) D KMnO4溶液和石灰水(观察颜色)18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下列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体的味道19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

6、化剂20二氧化碳能作为“舞台上的云雾,人工降雨”等用途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B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D气体二氧化碳易液化21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索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23下图是实验

7、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2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2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26现有一杯有臭味的水,能除去臭味的方法是A搅拌 B吸附 C静置 D过滤一定条件点燃27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 氧化铝 B氮气+氢气 氨气C水 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2

8、8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29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3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液体,其解释没有体现液体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

9、,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一、将第卷上选择部分的所选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 (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31(每空0.5分,共3分)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A混合物 B纯净物)。化物质雪碧冰水混合物碳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净化后的空气类 别32(每空1分,共5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

10、是 ,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以成人每分钟吸入空气约16L计算,其中含氧气约 L。33(每空0.5分,共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名称氧气 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碳酸钙化学式P2O5H2OH2CO3NH3三、 (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34(每空1分,共7分) 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填“化合”或“分解”,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5)加热碳酸氢铵 。35(每空1

11、分,4分)要区别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先在四瓶气体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压紧毛玻片,振荡,若看到 的现象为二氧化碳,然后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没有明显现象的剩余3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状况基本不变的是 ,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燃着的木条马上熄灭的是 。水电 池A极B极气体气体四、 (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36(每空1分,共5分)根据右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与气体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证明是 (填气体名称);正极负极产生气体其体积之比约等于 。(3)写出通电分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37(每空1分,其中(1)每空0.5分,共12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ba(1)制取气体制取该气体的装置(填装置编号)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填装置编号)O2CO2(2)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