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管理规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607597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原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过敏原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敏原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原管理规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敏原管理规定文件编号版本号密级发布日期生效日期总页数批准审核编制1目的为更好的做好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把可能存在的任何过敏风险降至最低限。2 范围适用于含有过敏原食品的生产管理。(经识别,本公司的产品不属于过敏原食品,如生产其他含有过敏原产品应按本规定进行识别并控制)。3 常见过敏原种类坚果类(杏仁、榛子、胡桃、腰果、美洲山核桃、巴西果、开心果、澳大利亚昆士兰果),谷物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Kamut及其杂交品种),蛋类,海鲜(如:甲壳类、鱼类),花生,豆类,奶制品(包括乳糖),芹菜类,芥菜类,芝麻,羽扇豆类,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浓度超过10mg/kg或10mg/L即为S02。3.1 职

2、责品控部负责编制过敏原控制管理规定;各部门负责按照过敏原管理规定实施。3.1.1 程序内容员工/外来人员带入的过敏原控制学习制度:总经办负责员工进厂上岗前集中培训学习过敏原控制程序,培训后进行考核验证,对验证合格的员工同意上岗,对不合格的员工集中继续培训,直至培训合格后上岗。3.1.2 检查:大门门卫人员对所有的进入厂区的员工和来访者通过问询和检查是否有过敏原的带入现象;二道门门卫负责对进入生产区员工带入物品进行检查,防止带入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特别是食品;车间负责进一步监控员工带入过敏原物质。监管纠偏:如在检查中发现员工、来访者带入过敏原进入厂区,立即要求其将过敏原物质存放到厂区外并对其培训

3、,做好检查记录。5.2生产过程对过敏原物质的控制物资采购管理中心在采购原辅料时,应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按其标识检查评估过敏原物质的风险;原辅料进厂检验时,品控部检验人员要确认其是否含有过敏性物质。仓储部应对不同原辅料进行分开存放,对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进行标识。原辅料移动会成为交叉污染的第一来源,在移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时,应对物料运输工具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含过敏原的原辅料对其余物料的交叉污染。过敏原管理规定524车间取用的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在指定场所放置,严禁与其它混放,并挂牌标识。取用含有过敏性物质的原辅料的器具必须为专用,严禁用于其它原辅料。生产车间对含有过敏原物质的原辅料在生产前组织工人对过敏原反应测试,对有反应的工人进行调整。如产品配制中包含过敏原,包装设计时,对产品含有过敏原的成分以及消费者注意事项进行标识,由销售部确认后由客户确认。品控部对原辅料的验收、储存、领用、产品包装标识、生产过程等环节对过敏原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管,如果发现存在交叉污染、员工过敏反应、产品包装标识不符,立即通报领导并停止生产,由品控部组织人员进行纠偏和评估。如已发现出运的食品中含已知的过敏原成分或怀疑食品受到过敏原污染,而在产品标识中未明确说明,必须立即实施产品召回控制程序。5.3 包装容器管理剩装过敏原的包装容器(酶制剂桶等),应洗净破损处置,不得回收重复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