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58433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李 苏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教育强调的是以孩子为教学中心,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分散的弱点。因此,在一堂音乐课里,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足,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2、。而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凡参与律动的孩子,对律动无不怀有浓厚的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又夹杂着孩子生性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律动教学,从歌表演到音乐游戏、集体舞,既有自娱性的趣味,又有游戏性的组合,还有交流性的舞段,这为孩子们兴趣的满足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丰富内容。我认为在音乐课堂引导学生情动、意动、乐动、善动、会动、行动,他们才会在动静结合的课堂中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将身体中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真正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呢?下面我就律动教学

3、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学实践做以下简要论述。一、 情动,培养审美能力,打开智慧之门 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时常常需要有音乐伴奏配合造型。通过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造型,孩子们不但欣赏美还能通过动作体现美。音乐游戏保护小羊通过表现凶恶的狼、可爱的小羊、小刺猬,教育了学生团结就是力量。小青蛙找家中活泼的小青蛙,教育了要学生爱动物。歌表演洗手绢,让学生能够体验劳动的快乐。以上这些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含义,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陶冶了情操。音乐教室安排学生围教室而坐,这样能使学生之间互相观摩,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音乐课堂的智慧之门自然的被打开了。二、 意动

4、,拓展音乐想象,点燃智慧火花 律动与音乐本身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动作美与音乐美的交融。对歌曲熟悉了,对音乐理解了,一听到音乐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所以律动便是对音乐的感情的升华。在音乐中,创编一些动作进行律动,定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如快乐的小熊猫以活泼明快的旋律进入了第二部分,我就贴出第二幅画,启发学生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来到池塘边打水,摇摇晃晃地抬着水桶,穿过森林,走过小桥,仿佛还与小鸟致意问好。”接着随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让学生戴好小熊猫头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律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还创造性地把音乐所表现的

5、形象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样采用音画并用,声形结合,变无形的音乐为有声的图画,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把欣赏和活动,感受和表现密切结合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情感体验,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也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三、 乐动,激发学习兴趣,走进智慧乐园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杨贤江曾说:“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学习的功课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兴趣”。低段儿童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幻想。这就要求教师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起儿童们的求知欲和求学的欲望”,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边唱边表演,随着音乐做各种律动,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6、。兴趣是律动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低段学生音乐课律动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徜徉音乐海洋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咎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乐于律动”正是把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这个“艰苦任务”变为孩子自己乐意接受的“宝贵礼物”的一种最佳形式,让他们愉快地走进智慧的乐园。如在学唱歌曲小小的船前,教师可以这样开场:“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玩。来,让我们摇着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又如欣赏管弦乐曲快乐的

7、小熊猫时,让学生两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状,伴着乐曲和小熊猫一起欢快地抬水去,随着旋律的渐渐熟悉,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们汇聚一堂 四、 善动,发展创新思维,挖掘智慧灵感迪斯尼乐园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说:“如果你能想到,你就能做好。”平凡的话语中蕴含了重要的道理创新思维的发挥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在座位上解放出来。让他们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加上视觉、触觉的活动,去把握、创造一些所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如让学生听第二册音乐游戏中想想做做的三段音乐。其中第二条旋律是一段低沉、缓慢的乐曲。先让孩子听一遍,接着,让孩子们插上思维翅膀想象着听一遍。他们听后,会认为

8、是笨重的大象,慢吞吞的乌龟或者胖乎乎的小猪。然后,让学生按自己想象到的形象进行律动,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手舞足蹈,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森林音乐会开始了。这样,帮助学习进行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利用,发展学生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深度挖掘学生的智慧灵感。五、 会动,突破教学难点,探寻智慧奥秘3/4拍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与他们熟悉的2/4拍节奏有明显不同,学生觉得既不能拍手唱,也不好表演唱。所以在欣赏布娃娃弹琴时,好多同学都说歌曲不好听,这使我意识到学生对3/4拍歌曲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在平时的律动练习中,我有意识的进行了3/4拍的听奏练习,用优美的律动来表现3/4拍节奏。在

9、进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歌唱教学时,我做了充分的铺垫,当然也是用我们都熟悉的律动引入,之后利用多媒体和网上资源介绍黄河长江,再把歌词加入到我们优美的律动中去,学生做起来兴趣浓厚,在听赏了两遍范唱之后,学生竟能准确的跟唱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学生对律动的喜爱和有趣的律动创意让我感到很惊奇,让我感到了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了更新的东西在悄悄的萌发。六、行动,激发创作热情,闪耀智慧光芒音乐创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音乐创作历来被认为是神秘莫测的。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发明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直倡导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教学,通过歌、舞、乐综合教学给学生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音乐审美体

10、验的机会,从而打破了这种神秘的面纱。在小学音乐创作中配以音乐律动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在三年级的一次节奏创编教学中,我将创作和律动相结合,让学生写一写,并以各种形式的带声响的律动来表现,结果有的同学拍手,有的跺脚,有的学生对拍,有的敲击椅子,课堂气氛热烈而生动,学生思维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在这律动中不断流露出来,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而律动则是智慧的行为,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艺术火苗在每个学生心中燃起。相信动起来,你的音乐课堂一定更精彩!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音乐课堂开启智慧之门,让智慧充盈课堂,让师生因为智慧而美丽,音乐因为智慧而更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