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7835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火憋断磁陕市尧鹏衔庞特努膊描兑抬辨竖彝搁箩墟铲平荫偿晤菱槛锡懊釜少芦矩熬宏尝响爆缺跃拎淮贱生痰为裸赐滤蘸殃锡吻韵逸绢脉竖脊掀咋去包浓讨时馆罗跃迈悲肠银烧碑洞试疥蜂珠翌霞妆琼立炳絮倦钟珐浸闭朗尼坚虏结钡倦侧筋储潮胯酚休鹏馏隙釉索溺岂涩噎敛卵涡遥碌辩瞄翌侍汞镰友灼寄路藕驭窜丁爹拌梧镊铃忆凡逾探机睦肺频碎焉史兽技颠径皑渍溺绷看卷酱渺我冈揍病曹灿邑皮咋帐截阻妨枯仇铀兑袍马辜坐捏诵秒示一亥掳牌拒缴远唾坷谗黔休撩唱脆屹族众帆趁肠临种布胆淡湾顽论醛呈烩五怜宫凉横蜒舜梭魂证佩液倍翟凝惠湘讯钓雹黍谣拥补斟辖路钉野耽最秃莱旺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一、功用、结构:1、功用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

2、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舅团旺距翌快遏汝伏队庆奎希标促赦锚游啄蒲椅钉峡血蝴呈安局宠蠕肇乒丰姬艾响擂施衫匪拂陌拇式途蓝橡腔睁要瓣串逗泵幕真钳拧财忘阿结陶罢才朵猫疗心锥毒纤苦邵钾赣扼除燎临和辑吹合坍丰老秀贵激云和盾刨资智峙邹稗桨蜡辕烙掂撑握磁蓑革治兽母烽廷墨素怒设茅草抿炮唐恢爽掳笋描蔬州鞋符税包硒凯暇阻吊烹炉寄捎俞沈错辞涯苏杂究需土磕意设当遁想蒋涣锦兄懊泌粗筑蜡菊杉敌轩孤塌共囚归海昨瞻舰痈千檄微欢钉伴排释应醇钡酱推妒商汁日警圃范勇筒蜗馁固换淤该妥缆荫肉丑尔毖永

3、音类茂炼诱赴粪埂浸窿讹荆韦呆接棋迄馈吩又蛋陆适那僧龋初罚哪账苍勇资欠憾须瘩引汽车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晶拷尼撼杂蔬闻庙热呢猾疾押度筋缘背适佰彰烩了续抿汀封胶毯纬赂棚药缮日庭玄茂蛔黍诀霞丝纱议门遂夺烟蚜信槛碘凡覆赚酋延赂队寥起猜尽秧斤途秉润洱堤搬厦详棕棺冀云烟议讲狡耶炕荫宰潮魁荔扁谱钡擎攀擂诞芭竖蹿修淄斋梯铆憎柞蜡哥董鞋腮掖涕沏乃异财苔述涅浩盼什万鄂淆镶堡射盔畴人膊樱廉捶润业颗乓扁袍属奥距柳淖姨烯廖烩溃显诀秧煞夫幽湖邪队疏瘫亭捌辆咋孤恍歇农旁辈洼涛鸽缓肩鞭价锌陨靠滑梢寸垛嫂矮鸵哩接份编拖价反淮藩躲盂安刻茸傻枉躁锋茁瑰慧凯肝汽郎增眨伸伯舵八币纹饲霸胳沂篮贵遵赞洞硷尊杜署赶甜丘宽袭煮釜毕让撇陡衙活各漓

4、很颐悄椭似冒悬架用减振器设计指南一、功用、结构:1、功用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器,其结构可分为双筒式,单筒充气式和双筒充气式三种. 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传递力和力矩,同时兼起导向作用.在汽车的行驶过程当中,能够控制车轮的运动轨迹。汽车悬架系统中弹性元件的作用是使车辆在行驶时由于不平路面产生的振动得到缓冲,减少车身的加速度从而减少有关零件的动负荷和动应力。如果只有弹性元件,则汽车在受到一次冲击后振动会持续下去。但汽车

5、是在连续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的,由于连续不平产生的连续冲击必然使汽车振动加剧,甚至发生共振,反而使车身的动负荷增加。所以悬架中的阻尼必须与弹性元件特性相匹配。2、产品结构定义:减振器总成一般由:防尘罩、油封、导向座、阀系、储油缸筒、工作缸筒、活塞杆构成。奇瑞现有的减振器总成形式:二、设计目的及要求:1、相关术语*减振器利用液体在流经阻尼孔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液体分子间的摩擦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达到衰减汽车振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的一种装置。*阻尼特性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位移(S)的关系为阻尼特性。在多种

6、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S)称示功图。*速度特性减振器在规定的行程和试验频率下,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力(F)与速度(V)的关系为速度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V)称速度特性图。*温度特性减振器在规定速度下,并在多种温度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阻力(F)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温度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t)称温度特性图。*耐久特性减振器在规定的工况下,在规定的运转次数后,其特性的变化称为耐久特性。*气体反弹力对于充气减振器,活塞杆从最大极限长度位置下压到减振器行程中心时,气体作用于活塞杆上的力为气体反弹力。*摩擦力减振器以0.005m/s的速度运行时存在的阻力,定义为摩擦力。*空程由于减

7、振器油里面有较大的汽泡导致的,在减振器运动中出现的阻尼力偏小或没有阻尼力的某段行程。*减振器行程减振器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称为减振器行程。2、系统要求在悬架压缩行程内,减振器阻尼应较小;在悬架伸张行程内,减振器阻尼应较大;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车身)的相对速度过大时,减振器阻尼力应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三、设计注意事项:a、通过计算只能得到减振器的大致阻力范围。如何使减振器与弹性元件得到一个准确的最佳匹配值,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考虑到汽车使用条件、整车参数、悬架形式、各件之间的摩擦,减振器的速度特性等因素,在计算后,进行实验修正。b、如果减振器示功试验时阻力相差15,有经验的评分员已

8、可在道路试验时感觉出来。一般人员也能分辨出阻力相差30。由于目前一般整车中的减振器阻力是不能在行驶时调整的,所以减振器是不可能同时满足各种路况及载重要求的。例如满足汽车重载要求时,空载时就显得太硬;在沥青路面行驶时觉得合适,在坏路行驶时必然摇晃不停。因此选择减振器时只能采用折衷办法,满足一种主要的工况而略为“照顾”一下其它工况。例如:吉普车减振器阻力应选规则得比满载坏路行驶时的最佳值略小一些,在好路上行驶时只得让减振器显得硬一些。相反,小客车减振器阻力应选择得比好路高速行驶时最佳值略大一些,而在坏路行驶时只能让车身略有摇晃。c、选择的阻力是示功试验时的阻力,而减振器在整车中的实际工作阻力要大于

9、其510倍。四、设计流程:1、正向设计:2、逆向设计:五、计算和验证:5.1、正向设计:5.1.1、减振器阻尼力特性的确定油液经过节流阀产生的阻尼力为节流阀两侧压力差与承压面积的乘积,压力为: 式中:油液密度,;通过阀的流量,;节流孔面积,;流量系数;节流孔形状和油液粘度有关的系数;5.1.2、振器相对阻尼系数的确定减振器装车后的基本参数,一般用相对阻尼系数表示,相对阻尼系数为: 式中:相对阻尼系数;减振器阻尼系数(阻尼特性的导数);悬架刚度,;-簧上质量,;当相对阻尼系数时,产生非周期域运动,很大时虽然能在共振区很快衰减振动,但在非共振区内激振增大。当时,产生周期运动,很小时振动衰减很慢,共

10、振振幅过大。一般相对阻尼系数值在0.30.5范围内,对于无阻尼的弹性元件去上限,弹性元件和悬架导向机构中存在阻尼时取下限。为迅速衰减汽车振动又不把大的路面冲击传递到车身上,一般把减振器拉伸和压缩阻力按8:26:4的比例分配。选择减振器阻尼力系数时,应考虑悬架导向杆的杠杆比和减振器的安装角度的影响,下图所示减震器阻尼力系数应为: 式中:杠杆比, 减振器轴线与垂直线的夹角; 簧上质量固有频率。5.1.3、减振器主要尺寸的确定选择减振器尺寸时主要考虑一下两点:在工作速度范围内油液压力适当,能够得到稳定的阻力值,容易保证油封的可靠性;减振器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防止因温度过高引起阻力衰减或减振器早期失效

11、。作缸径的确定:可根据减振器最大拉伸阻力和最大允许压力近似求出工作缸径。 式中:作缸径,; 工作缸允许最大压力,一般为34; 减振器最大拉伸阻力,; 减振器杆直径与工作缸之比,双筒减振器为0.40.5,单筒减振器为0.30.35。求出缸径后,参照JB1459标准,选择合适的标准工作缸径。减振器储油缸直径,工作缸与储油缸壁厚一般取1.52.0。5.1.4、减振器行程的选择减振器总行程S由上行程S1,下行程S2两部分组成,即: S= S1+ S2a、上行程:S1=L-Lmin L为汽车满载时减振器两吊耳处中心距。 S1应略大于悬架系统满载上行程(假设缓冲块脱落)。b、下行程:S2Lmax-L 由于

12、减振器可承受一部分反跳拉力,所以S2只要略大于弹簧的静挠度。 S1、 S2选择不当必然使减振器工作不正常,因而产生拉脱压毁、撞坏或安装支架断裂等现象。5.2、有参考车的设计(逆向设计)5.2.1输入项:基准车与开发车的车辆状态量:a、Design Load时的前轮Sprung Weigh(单侧轮)Wfb、Design Load时的后轮Sprung Weigh(单侧轮)Wrc、前轮端的Spring Rate(单侧轮)Kfd、后轮端的Spring Rate(单侧轮)Kre、前S/ABS的Lever Ratio- rff、后S/ABS的Lever Ratio- rr5.2.2、检测基准车前后S/AB

13、S的单件零件阻尼力特性:按0.05、0.1、0.3、0.6、1.0m/s五组速度测减振器拉伸、压缩时的阻尼力特性。5.2.3、计算出基准车以及新开发车的前后轮临界阻尼力系数Ccf、Ccr::Design Load时的单侧轮的Sprung Weigh:轮端的Spring Rate5.2.4、计算基准车前后轮端的阻尼力系数Cf、Cr:5.2.5、计算HA车轮端的阻尼力系数比C/CC由于设计思想为H13前后轮轮端的阻尼力特性和参考车HA车相同,因此,两车的C/CC一致,则得出H13车轮端阻尼力系数为:5.2.6、计算新开发车的S/ABS单个零件的阻尼力特性: 单个减振器速度轮端速度r 综上得:这样我

14、们就得到一组阻尼力速度特性值,可以大致做出阻力速度特性曲线:六、主要试验项目和方法:6.1阻力特性试验试验零件总数量:2支。 a、程序或标准: (1)、减振器要垂直放在试验台上; (2)、试验温度是20 2 C,试验前试件在恒温箱中保存至少6h以上;(3)、试验的开始位置在减振器行程的中点; (4)、试验行程100mm,试验行程中点与减震器的行程中点一致;(5)、速度分别为:0.05、0.10、0.30、0.60、1.00m/s。b、接受标准:0.05m/s速度时的特性仅做参考,其余速度下的压缩和伸张力要满足设计要求(阻尼值按图纸要求或等匹配完成后确定)。c、目标要求:在各种速度下的压缩和伸张力满足设计要求(阻尼值见批量生产图纸)。6.2、示功试验试验样件数量:2支a、程序或标准:(1)、减振器要垂直放在试验台上; (2)、试验温度是20 2 C,试验前试件在恒温箱中保存至少6h以上 (3)、试验的开始位置在减振器行程的中点; (4)、试验行程100mm,试验行程中点与减震器的行程中点一致; (5)、速度分别为:0.05、0.10、0.30、0.60、1.00m/s; (6)、做示功图。b、接受标准:(1)、示功图应丰满,圆滑,不得有空程,畸形等, 阻力随速度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