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577358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讨论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 2630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国家标准,2011年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本标准修改采用BS EN12449:1999铜及铜合金 一般用途的无缝圆形管进行修订,适用于集热、传热、热交换的低中温热管元器件中管壳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随着电子产品向“短、小、薄”的趋势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的高热流密度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子工业发展的瓶颈。依靠相变传热的微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已从化工、冶金等的传统领域,扩大到常见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散热、航天热控制等新的应用领域。目前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微

2、热管主要有烧结式、丝网式、沟槽式等。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近年来用量逐渐增加,很多无缝铜管生产厂家都加入进来,有必要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规范管理。原先GB/T 2603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国家标准自从颁布以来,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并未得到管材制造厂家以及客户的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修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给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厂家的生产和制造提供规范合理、实用性更强的指导性文件,对于规范目前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制造及消费市场、提高我国热管产品的质量水平,满足先进装备要求,

3、扩大应用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有色金属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附价值,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制造业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和有色标委20182号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87(项目编号“20173787-T-610”)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由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等机构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9年12月。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

4、下达后,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具体分工为: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我国现用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国家标准GB/T 2630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为适用于集热、传热、热交换的低中温热管元器件中管壳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用产品标准,是参照采用欧盟标准BS EN12449:19

5、99一般用途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所指定。标准编制组确定后,重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铜管方面的信息。经查阅国内外有关标准,包括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ASTM B75/75M:2011无缝铜管,欧盟标准BS EN12449:2016一般用途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日本标准JIS H 3300:2009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经过对比发现,标准水平基本相当,技术内容又有差异。因此本标准的修订是在GB/T 2630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的实际生产制造及用户要求,参照采用欧盟标准BS EN12449:2016一般用途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进行修订,同时是

6、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ASTM B75/75M:2011无缝铜管和日本标准JIS H 3300:2009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的。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标准,本次标准修订是在原国家标准GB/T 2630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本标准讨论稿。三、本标准与GB/T 26302-2010标准的比较1、合金牌号(1) 按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家标准规定,对合金牌号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牌号的相应数字代号。(2) 增

7、加了无氧铜TU00(C10100)和TU0(T10130)。2、合金状态按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国标对管材状态进行了修改。3、规格范围(1)对铜管材的壁厚范围进行了修订,由“0.156.00”修订为“0.056.00”;(2)对白铜管材的外径范围进行了修订,由“675”修订为“575”;(3)对管材的长度进行了修订。4、力学性能拉伸试样按GB/T 34505-2017 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修改。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两种方式加以检测。本标准中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力学性能增加了TU00(C

8、10100)和TU0(T10130)牌号5、涡流探伤涡流探伤根据针对“超细”和“普通”两类产品,分别按照YS/T 999和GB/T5248规定进行;6、化学分析方法增加了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7、取样 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四、本标准与国外标准的比较本标准与欧盟的BS EN12449:2016一般用途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ASTM B75/75M:2011无缝铜管和日本标准JIS H 3300:2009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的比较见表1、表2和表3表1-1

9、外径允许偏差对比表外径公称尺寸/mm级别JIS H 3300GB/T 26302外径允许偏差/mm外径允许偏差/mm1.52普通级0.03高精级0.0223普通级0.04高精级0.0335普通级0.080.04高精级0.050.03515普通级0.080.05高精级0.050.041525普通级0.090.07高精级0.060.052550普通级0.120.10高精级0.080.075075普通级0.150.15高精级0.100.10表1-2 外径允许偏差对比表外径公称尺寸/mmBS EN12449ASTM B75/75M外径允许偏差/mm外径允许偏差/mm3100.060.0510200.0

10、80.0520300.120.0630500.150.0850750.200.101表2-1 壁厚允许偏差对比表GB/T 26302壁厚/mm外径/mm35515152525505075壁厚允许偏差()/%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0.250.4121012100.40.612101210121012100.60.8129129129121012100.81.51271271271281291.52.01051051061061082.03.01051051051061083.04.01051051064.06.0105105105BS EN 12449壁厚/

11、mm外径/mm35515152525404075壁厚允许偏差()/%0.250.415151515150.40.615151515150.60.815151515150.81.513131313131.52.013131313132.03.013131313133.04.011111111124.06.01111111112表2-2 壁厚允许偏差对比表JIS H 3300壁厚/mm外径/mm35515152525505075壁厚允许偏差/mm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普通级高精级0.250.40.060.030.060.030.070.040.40.60.070.050.

12、070.050.080.050.090.060.60.80.100.060.100.060.100.060.110.080.150.100.81.50.130.080.130.080.150.090.150.090.180.131.52.00.150.090.150.090.180.100.180.100.220.152.03.00.180.100.180.100.200.130.200.130.250.183.04.00.300.150.300.180.300.204.06.00.400.400.40ASTM B75/75M壁厚/mm外径/mm35515152525404075壁厚允许偏差/mm0.250.40.030.030.040.050.40.60.050.050.050.060.60.80.060.060.060.080.100.81.50.080.080.090.090.121.52.00.090.090.100.100.152.03.00.100.100.120.120.203.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