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7508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物栽培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物栽培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物栽培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物栽培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 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 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 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作物的源:是产出或输出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 源强度:是指源器官同化物形成和输出的能力 作物的库:是消耗和储藏同化产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作物的流:是指源器官产生和形成的同化物向库器官转移的过程 生物产量:指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通常是指地上 部的总干物质重量 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

2、重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 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是作物收获时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又名经济系数 产谷阈值: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只有当生物产量超过一定值之后, 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只有当 生物产量超过一定值之后,才能形成经济产量,这个值称为临界株重或产谷阈值 光合强度(光合速率):指的是植物在光照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量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太阻辐射中使叶绿素分子呈激发状 态的那部分光谱能量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 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光补偿点

3、: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 光照强度活动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9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 温 有效积温: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土壤水分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导管传输、蒸腾作用进入大气层,大 气降水进入土壤后再次被植物所吸收,从而形成一个水分传输的体系 土壤萎蔫系数:即永久萎焉点。植物产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通常可视为植物可利 用土壤水的下限。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 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

4、稳定的土壤水含量相对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蒸腾系数:指植物合成 1克干物质所蒸腾消耗的水分克数 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减产最大的时 期作物需水量:作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消耗的水量 灌水定额: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灌溉定额: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历次灌水定额之和 非充分灌溉:灌水量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需水量的灌溉 调亏灌溉:在作物生长发育某些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促使作物光合产物的分配 向人们需要的组织器官倾斜,以提高其经济产量的节水灌溉技术 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缺少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不平衡,对植物

5、生长发育起着显著不良 影响的那段时期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团粒结构、: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 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 分减少,土壤贫化 最小养分定律: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报酬递减律:指单增加某种养分因素的单位量所引起的产量增加,与充分供给该养分因素 时的最高产量和现在产量之差成比例的法则 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向为生殖生 长,进行花芽分化以及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

6、花结实基本营养生长性:作物进入幼穗分化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正常营养生长期,称为 春化: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 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生育期:一般指一年生或二年生作物从播种到子实成熟的总天数 物候期:就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 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太阻辐射中使叶绿素分子呈激发状 态的那部分光谱能量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 到某一数值之

7、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 光照强度光温生产潜力:是在一定的光、温条件下,其它环境因素(水分、二氧化碳、养分等)和 作物群体因素处于最适宜状态,作物利用当地的光、温资源的潜在生产力简答题: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 讨解决作物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2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8、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有关的调 节控制技术及其原理为主要任务,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 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篇 作物生育和产品形成1 合理的群体结构具有什么特点。答: 1.群体的大小,分布,叶色,长势,长相及其动态发展变化适宜1 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有哪些。 答: 1.培育光合效率高的农作物品种2. 采用适宜调控技术,提高植株光合功能A复种与间作,套种b合理密植c培育优良品种d改善水肥条件 e 增加田间 CO2 浓度 f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 简述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 答:1.培育和选用优质作物品种2. 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

9、带3. 调整栽培技术措施1 简述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答:1.高光效作物品种选育与应用2. 延长光合时间3. 增加光合面积4. 提高光合效率2 紫外辐射对作物有哪些影响。答:对某些农作物的研究表明,紫外线UV-B辐射增加会引起某些植物物种和化学组成发生 变化, 影响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能力,造成植物获取的营养成份减少,生长速 度减慢2 简述提高农业生产上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答: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农田水分的高效利用2. 利用综合农艺措施,提高产量,减少水分消耗3. 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应用节水灌溉模式与技术1 简述农艺措施对矿质营养的影响。答: 1.科学施肥

10、,提高肥料利用率2. 合理耕作,以耕促肥3. 合理灌排,以水肥4. 轮作换茬,调节土壤肥力1 简述粘土、砂土、壤土等土壤类型在保水、保肥性及作物发苗等方面的不同点。答:砂土类肥沃性:砂质土因粗粒多,孔隙大且相对较多,其通透性良好、保蓄性能差、 潜在养分含量低,但转化条件好、土温易于提高且变幅大、土中无毒害物质存在。耕性 好:砂质土粘性差,塑性小,耕作时省力,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作物反映“发小不发 老”:作物出苗齐、早、全,但生长中后期容易脱水脱肥。(2)粘质土:肥沃性:粘质土因细粒多,小孔隙且占主导地位,其通透性差、保蓄性能 强、营养元素含量高、土温变幅小、土中可能有毒害物质存在。耕性差:粘

11、质土比表面 积大,粘性强,塑性大,耕作时费力,宜耕期短。作物反映“发老不发小:春季作物播 种后出苗晚、苗势弱而且常缺苗,但生长中后期,特别是雨季养分 释放快,往往出现旺长 现象。(3)壤土类: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又消除了二者的缺点, 是农业生产上较理 想的土壤质地。他既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因 此通气透水性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 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 性较好,宜耕期较长。2 土壤有机质对作物生长有哪些影响?1、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机质中的维生素和一些激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3、改良土壤结构。4、

12、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1 简述大气中 CO2 浓度升高对作物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答: 1.直接影响:aCO2浓度升高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bC02升高提高作物的产量cCO2 升高,作物品质提高2间接影响:a Co2升高,气温上升B CO2升高,降水减少1 什么是种植密度,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什么?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按合理的种植方式种植的植株数量,一般以每亩株数来表示 原则:合理的密植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不能照搬套用外地经验,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 和栽培条件,结合品种、土壤、肥水条件等,因地制宜,综合考虑2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的作用有哪些? 播种前还是需要进行预处理

13、的,以使发芽、出苗整齐,便于保持苗全、苗壮,减少苗期管 理用工。3 简述与直播栽培相比,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缺点。 育苗移栽的优点是,对土地利用较为经济,在前作未腾茬时即可进行;因苗床占地少,幼 苗相对集中,发芽期及幼苗期便于管理,苗床的温度、温度等条件较易人工控制,可以减 轻病毒病的传毒机会,利于控制或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育苗移栽的最大缺点是,移栽时根 系受损伤,移栽后有缓苗期,明显延缓生长,并因根部及叶柄基部造成伤口,给软腐病菌 创造了侵入的途径,造成较高的发病率;此外,移栽较费工,会增加生产成本4 简述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提高土壤温度,稳定土壤水分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

14、壤物理 性状和下部叶片的光照条件,减少病虫和杂草危害等(1)地膜覆盖的作用 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 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对水分蒸发速度、对深层水分的影响、农田水分变化特点) 地膜覆盖的其他作用论述题1 根据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解释根深叶茂,繁叶根深等现象。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茎叶系统)所需要的水分、矿物质和养料等,都是由根从 地下吸收并输送来的。而根又得依靠叶的光合作用获得它所需要的有机养料。叶靠茎、枝 的支持,使其扩展空间,以充分行使其光合作用功能。所谓本固枝荣、“根深叶茂”,正是 说明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填空题:1 1975 年,茹科夫斯基编写了

15、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指出稻起源于_印度-巴基斯 坦_中心,小麦起源于_中亚细亚_中心,玉米起源于_中美洲-墨西哥_中心,陆地棉起源于中 美洲-墨西哥_中心,玉米起源于中美洲-墨西哥_。1 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依次为_小麦_、 _水稻_、 _玉米_、 _大豆_,其中根据中国学者在作 物起源上做的工作,认为_大豆_起源于中国。2 小麦的祖先是_拟斯卑尔。脱山羊草_、 _野生一粒小麦_、 _粗山羊草_;玉米的祖先是_ 大邹草_;水稻的祖先是_野生水稻_。3 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进行分类,作物可以分为 _粮食作物、 _经济_作物、 饲料和绿肥作物。4 粮食作物包括_禾谷类作物_、 _豆类

16、作物_、 _薯类作物_,其中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_水稻;经济作物包括_纤维作物、_油料作物_、_糖料作物_、_嗜好类作物_、特用等。5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位于_墨西哥_,国际水稻研究所位于_菲律宾_,以上两个国家均 属于发展中国家。1 不同作物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一般可分为 _冬性类型_、_半冬性类型_、春性 类型_三种类型,在江汉平原广泛种植的郑麦 9023属于 _冬性_类型品种。1 根据作物的光周期反应特性,可以将作物分为 _长日照植物_、_短日照植物_、_日中性 植物_等三类作物;麦类作物属于_长日照作物,对于这一类作物,延长光照时间,可以_ 促进和提早_开花;稻属于_短日照_作物,对于这一类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