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6901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井灌泥浆管线闸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钻井灌泥浆管线闸 门发生爆破两人遇难2005年9月17日5时35分,某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70137钻井 队,在克拉2气田KL2-12井下技术套管作业中向套管内灌泥浆时,灌泥 浆管线前端的闸门发生爆破,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6万元。一、事故经过钻井六公司主要在塔里木盆地的塔中、塔河油田和克拉2气田从事 石油钻井工程服务,组建于2003年3月的70137钻井队,组建时属钻井 二公司管理,生产组织、生产技术归钻井六公司管理。承钻的KL2-12井 位于新疆拜城县东北约54公里的克拉

2、2气田,是西气东输的气源井。70137钻井队使用的设备为70D电动钻机,承钻的KL2-12井是克拉 2气田的一口采气井。设计井深3962,该井于2005年3月8日20时开 钻,2005年9月8日21时钻至三开完钻井深3675米。9月15日15时 30分开始下97/8 中完技术套管。按照克拉2气田甲方的要求,开始下 套管时采用下一根套管灌一次泥浆的方式进行灌泥浆作业。套管进入裸 眼段后暂时停止灌泥浆,直到下完套管再一次性向套管内灌满泥浆。17日4时30分下完全部套管,先采用顶驱方式向套管内灌泥浆,在 灌泥浆过程中由于套管内排出空气,泥浆往外溅出,随后便改用高压软 管线向套管内灌浆。约5时左右,钻

3、井工程师高某要求司钻将泵的冲数从开始的21冲提高至28冲,直至提高到42冲。5时35分,站在井口操 作台上观察灌泥浆情况的高某发现套管内泥浆即将灌满,便向司钻喊了 一声“灌满了,停泵”。随后,高某从操作台上跳下至绞车的右侧。司 钻付某听到喊声后,立即将泥浆泵开关旋扭旋至关闭状态,并向井口实 施灌泥浆的人员发出了已停泵的信号。在井口实施灌泥浆作业的净化工 宋某(劳务合同工)见套管内泥浆已经灌满,在泥浆泵未完全停止的情况 下,将灌泥浆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的2寸球形闸门关闭。这时,灌泥浆 管线压力从零升至11.8MPa,前部2寸低压球形闸门发生爆破,软管线前 端打在宋某的头部,致使宋某当场死亡。同时,

4、爆破的闸门碎片击中了 站在井口右侧的高某佩带的安全帽前部,将安全帽击穿,造成重伤。70137钻井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拿来担架、被子和褥子, 将高某和宋某抬下钻台,钻井队用值班车立即将高某送往库车县人民医 院进行抢救。高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17日7时10分死亡。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下套管灌泥浆作业时,违反规定使用了前端装有2寸球形闸门的灌 泥浆管线,同时,灌泥浆操作人员宋新全在泥浆泵未完全停止运转的情 况下,将灌泥浆所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2寸球形闸门关闭,造成灌浆管线压力从零升至11.8MPa,将2寸低压球形闸门蹩爆(球形闸门出厂标注 承压为1.6MPa),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5、。(二)间接原因1、70137钻井队擅自在灌泥浆用的高压软管线前端加装了一个2寸 低压球形闸门,给此次事故埋下了事故隐患。2、在灌泥浆作业过程中,司钻、副钻及井口灌泥浆操作人员的操作 动作未做到协调统一,造成了灌浆作业混乱。(三)管理原因1、在本井下97/8中完套管的大型施工作业前,未制订详细的施工 作业方案(作业指导书);也未对灌浆装置和灌浆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危害 识别,盲目进行施工作业。2、钻井公司在50581钻井队8月31发生的灌泥浆管线伤人事故 后,及时在9月5日上午的视频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具体要 求。钻井六公司在9月5日月度生产会上进行了传达,但70137钻井队 却未对这一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未吸取教训继续使用了存在隐患的灌 泥浆管线。3、钻井六公司在本井的开钻验收和7月22日到现场检查中均未查出现场灌浆管线存在的这一事故隐患;驻井安全监理在日常的监督检查 中,也未识别出灌浆装置存在的事故隐患,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