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4971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行为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观念,净化社会大环境;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重塑学校环境;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 .要想改善人们的行为,得先改变人们的观念,所以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号召全民诚实守信,让全民认识到诚信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一种人人赞扬的行为。如果人们都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人人都鄙视那些不诚信的人,那么,可以想象,那些不诚信的人都将“改邪归正”,以便来融入这个社会。相反,如果人们都对不诚信的行为不以为然,那么,原来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也都很有可能被“染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就是

2、要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诚信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石,自觉做一名诚信的大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唤醒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风气,最终在学生们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广大学生成为具有诚信美德的高素质人才。 2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

3、积极向上。大学应该建立健全良好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大学生们的行为,加大德育学分在学生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引导其向着诚实守信的方向发展。把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使教书育人的理念更多的注重育人,而不仅仅是教书。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有一部分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也不强,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好的制度重在落实,最后就是认真落实执行,按规章制度处理不诚信的行为,决不轻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好的校风,人人都争做有道德、有素质的大学生。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考虑: (1).逃课行为。考虑到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始实行一卡通,由于校园卡标示身份的唯一

4、性,且学生都随身携带,学校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查课系统,在每间教室的两个门口各放置一个简单的感应装置,一个门作为进口,另一个门作为出口,在上下课时,学生在感应装置处刷卡,查课系统自动记录那个学生何时进教室,何时出教室,并且由专人监督,最好是任课老师监督,防止个别不诚信的学生多刷卡。此举和通常的教师点名查到相比可以减轻老师负担,减少时间,提高准确性,防止学生替答。考虑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同学们都人手一部手机,因此,也可以用手机来替代校园卡,其原理和效果都基本一样,学校可以权衡利弊选择一种方案,这样可以让逃课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惩罚,提高公平、公正性和消除学生们的不平衡心理

5、,提高上课的积极性。 (2).考试作弊。针对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可以加强监考力度,加重惩罚措施,对于屡教不改者,可以考虑开除学籍。其次,学校可以在考试前把学生的考试座位调整好。具体做法:通过调整不同专业的考试时间来缓解考场紧缺问题,把每个考场的人数控制到合适的范围,然后打乱考生次序,把不同专业的考生安排到同一考场,争取使每一个学生的周围都不是本专业的同学,从而杜绝剽窃抄袭行为。 (3)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资助政策,但是有个别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行为,昧着良心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贷款供其挥霍。这使真正家庭困难的

6、学生得不到资助,严重阻碍国家资助政策的贯彻执行,引起同学们的不平衡心理和仇富心理,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学校应该严格核查学生们的贫困证明,慎重发放助学贷款,争取把钱用到真 正贫困的学生身上,并且公布资助学生名单,使其接受公众监督,一旦发现其有奢侈行为,立即追收对其资助的资金。().求职简历造假.针对这种想象,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学生信息库,用来记录学生大学四年来的各种表现以及考试成绩。也可以把下面谈的大学生电子信用档案放在此信息库中,以便其它同学或企业人事单位随时查询。从而让简历造假变得毫无意义,以此来杜绝简历造假。 3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7、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一个人一旦违背了诚信,这个人的道德污点就难以轻易抹掉,正是这种约束机制提醒人们,当个人利益与诚信原则发生矛盾时,要三思而后行。在诚信档案中,详细记录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学习情况、归还助学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不诚信的轨迹,并将诚信档案存入人事档案,作为将来继续深造、就业的重要依据,教育部还要组织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查询系统,供就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部门查询,使大学生诚信档案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联,与相关制度现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 .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以上的措施都是外在的,诚信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最终还得靠大学生自己,只有大学生从内

8、在修养做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衡量出诚信的重要性,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 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素质的群体,且可塑性非常好,但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不懈。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会越来越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会越来越高。 第二篇: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问题0X-2学年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问题 学院:食

9、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201 姓名:魏连伟 学号:5411030202X8 时间:202X-0- 如何纠正大学校园内的不诚信问题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所谓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忠诚老实。“诚,信也。”(摘自说文解字言都)“诚,无伪也,真也,实也。”(摘自增韵清韵)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

10、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摘自论语为政)主张与人交往

11、,言而有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是在我们大学校园内出现的种种诚信道德缺失: 1.学习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近些年,尽管中国各大高校采取了种种措施,想方设法严肃考风考纪,但仍有不少学生对考试作弊“情有独钟”:从偷看、抄袭、传递纸条、请人代考到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作弊,方法之新和手段之多令人咋舌。此外,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和论文,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独立思考完

12、成,但部分学生却剽窃他人成果,或是利用网络随便拷贝一篇论文应付了事。 .经济上,拖欠学费,逃避归还助学贷款。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信用意识缺乏,任意拖欠学费、贷款等。助学贷款是国家为扶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助学贷款,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但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用各种借口搪塞,不还贷款,甚至隐瞒工作单位,不透露联系方式,以逃避归还贷款。更有少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拿着补助去高消费,购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奢侈品。 3.交往中,心口不一,恋爱动机不纯,网络交往缺乏诚信等。大学生谈恋爱很普遍,但有些大学生谈恋爱只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而不管对方的人品、能力

13、如何。有些大学生对待恋爱不真心,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成功率很低。不少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不是很严肃,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玩玩”而已。缺乏基本法律意识、道德修养。恋爱不成,轻生自杀、伤害对方,几乎每个高校都有事例,这其中,女大学生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 网络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广泛、更快捷地获得知识,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和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非实体性同现实社会相去甚远,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在网络这一虚拟 世界里,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互相谩骂、攻击,在b中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传

14、播虚假信息,制造病毒,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网络犯罪的歧途。 4求职过程中,简历“掺水”,伪造证书,背信违约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这使得毕业生简历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不少用人单位只好在招聘会上接收简历。之后再到学校实地调查简历虚实,才决定是否录用。这是近年来招聘会上签约率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这不仅使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部门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为实现择优录取的原则,除了看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各种各样的

15、证书成为考察大学生的重要“硬件”。于是,一些平时不努力、又想找一个好工作的毕业生便花钱购买各种伪造证书,其中有奖学金或社会活动方面的荣誉证、有英语或计算机的等级证、还有各种行业或岗位的资格证等等,于是用人单位的招聘台前往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炫目场面,似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堪称品学兼优的可用之才。但是一纸假证书无论如何补不上大学三年的知识,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终将会因能力差而被淘汰出局。这种行为不仅损坏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影响了真正优秀的毕业生的公平竞争,还会在在校大学生中形成很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进取的积极性。 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心猿意马,个个签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毁约,

16、全然不顾学校和个人信誉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随意跳槽,而且跳槽不与企业打招呼,使企业措手不及,影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更有甚者,有些学生非正常离职后,不仅带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经验,还携走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急剧降低,不得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有些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明确要求大学生必须先交一定数额的押金,才能签约,否则免谈。这样,一方面,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不讲信誉,随意违约,另一方面,有的用人单位也不履行承诺,不退还押金。于是供需双方相互猜忌、提防,最终形成一种“双输”的局面,既不利于单位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