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48071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7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内科、急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参与人员做到一级防护。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测温,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将病人分诊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四、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

2、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五、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六、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二)一、急诊科预检分诊由熟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的护士担任。要求护士迅速、准确检诊分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二、预检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如有事离开时,必须由能力相当的护士代替。三、扼要了解

3、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就诊科室,办理手续,并通知急诊值班医师。四、必要时(如三无人员),挂号、交费、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五、解“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急、危、重症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手续。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六采取首诊负责制度,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需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七、对患者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确定为传染病病例立即转到传染病医院。八、多发伤的患者或多种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诊时,应有病情最危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

4、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九、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有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相关部门报告。十、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从事,以免延误病情。十一、做好各项病人信息登记工作,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初步诊断、去向等。十二、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或与有关医师共同商议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三)一、急诊科预检分诊由熟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的护士担任。要求护士迅速、准确检诊分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

5、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二、预检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如有事离开时,必须由能力相当的护士代替。三、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就诊科室,办理手续,并通知急诊值班医师。四、必要时(如三无人员),挂号、交费、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五、解“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急、危、重症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手续。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六采取首诊负责制度,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需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七、对患者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

6、室就诊,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确定为传染病病例立即转到传染病医院。八、多发伤的患者或多种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诊时,应有病情最危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九、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有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相关部门报告。十、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从事,以免延误病情。十一、做好各项病人信息登记工作,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初步诊断、去向等。十二、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或与有关医师共同商议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四)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

7、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_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3、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8、。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预防保健科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五)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

9、制度。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3、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

10、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预防保健科_.6.8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六)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

11、门诊就诊。三、经预检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四、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五、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样本(七)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内科、急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参与人员做到一级防护。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测温,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

12、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将病人分诊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四、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五、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六、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制度一、门诊设置导医台,导

13、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它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至挂号台和普通门诊。二、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师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三、普通门诊医师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通知导医,在对患者采取一级防护的情况下分诊到发热门诊。四、发热门诊医师还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五、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立即报告医务科_会诊,做出临床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

14、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当依次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预检分诊制度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

15、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诊断及转诊制度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3.按照_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_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_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_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