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4183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简称 。2机械运动在宇宙中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在发生位置的变化,看似不动的房子、树木,都在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甚至整个银河系,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物体,这就是物体运动的绝对性。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4参照物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但一般不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 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2、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 ;速度越小,物体运动得越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km / h,1m/s = km / h3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平均速度能够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只能对运动做粗略描述。平均速度=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 、 、 、 等,1m= dm= cm= mm= m = nm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刻度尺读数的时候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常

3、用单位有 、 等,1h= min= s5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误差不能被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 6错误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得到的数据和结果,错误可以避免。第四节 力1力是 ,提到力一定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 物体,一个是 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和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4力的三要素: 、 、 。5描述力的时候,通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 。6物体间力的作用

4、是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如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就是一对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3物体的运动 (“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物体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5一

5、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与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6汽车启动时,人体上部向后仰;急刹车时,人体上部向前倾,是因为人体具有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叫做 。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和抖落雨伞上的雨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第六节 二力平衡1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仍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 ,叫做 。2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一定受 的作用。3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并且在 上,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1、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 同学们使用的课桌宽度为400 ;跳高运动员的成绩1.95 。 2、完成下列填空:(1)270km/h= m/s (2

6、)2h= _s (3)65nm=_m(4)6km = m3、如下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图(A)所示的尺的读数为 cm,图(B)所示的尺的读数为 cm。4如图7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一小段铅笔的长度的实验。他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_,他分别从A、B两个角度来读数,你认为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_cm。5、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_,秒表的读数为_6、“神舟九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 ;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7、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

7、水,但由于 _ ,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8、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这时推力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汽车所受的摩擦力。9、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s时,物体处于_状态,第7s时,物体处于 状态,第6s末到第9s末,推力F为 N,推力做的功是_J10、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此时 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N。(g=10N/kg)11、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

8、就不会产生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可以减少误差12、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边长,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13、甲看路旁的树木向南运动,乙看甲静止不动,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A甲、乙都向北运动 B甲、乙都向南运动C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D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14、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15、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

9、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16、家住恒大“御景半岛” 的小玲和哥哥小超每天都各自骑自行车上学。一天,小玲以4m/s的速度骑自行车上学,出发1min后,他哥哥小超才从该小区同一地点骑自行车追赶,用了4min追上小华,假设小玲和小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小超出发时,小玲已经骑了多远?(2)小超的骑车速度是多少?17、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相连“黄金周”共计8天,张华的爸爸带着全家自驾到川西游玩,行驶在回重庆的渝遂高速公路途中,(1) 在经过如图23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35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

10、,为什么?(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重庆需要多少时间?18、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图中所示位置,请回答:(水平面的顺序是: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1)使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2)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3)猜想: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19、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 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 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 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 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