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4358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锦湖小学 黄建平一 教学课题1. 【课题】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2. 【教学课时】:一课时3.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牛郎织女”神化传说。4. 【教学难点】: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5.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古典音乐。 (2). 收集

2、牛郎织女的故事。二 教材分析乞巧是人教社课标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乞巧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会认2个字,会写4个字。 (2)能

3、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过程与方法:(1)运用百度搜索网站资源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上网搜索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2)拓展阅读关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掌握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愿意与小伙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3)愿意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习俗。 四 教学方法这首诗的教学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意境互动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把握古诗的意境基础上,创设情境使学生充

4、分感悟到诗文的意境,并且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的方式和诗文互动,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诗文。 1、借画面互动。乞巧这首诗有两幅大的画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才是主画面,这在教材的底图很清晰;二是人间乞巧的场面。我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乞巧场面的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根据画面想像,配乐再现画面,让诗句和诗意化为可以视觉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图片。 2、借音律互动。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让音乐成为拉近时空、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是我的初衷。在朗读在背诵在想象的时候,我选用的是经典名曲西游记插曲女儿情。家家乞巧宏大的场面,因为场面大而热烈,因为场面大而深沉,更何况是在夜晚,因而一段宁静

5、致远、深沉空旷的丝竹之曲,怎能不激发起学生无边的遐想呢? 3、借吟诵互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吟诵是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我教学时吟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品读鉴赏过程由浅入深,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读出节奏,三读品味意境。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总这样问学生:“你认为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看看学生自己能读懂什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借想象互动。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教学中借助图片、音视频等媒体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心情,想象人间乞巧的热烈场面,最后请学生大胆地

6、与织女对话,为自己、老师、同学、亲人向织女乞求美好的心愿,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来体会诗人的志趣,体验乞巧的民俗,学生自己借诗咏志,借想象抒情怀。五 教学思路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渗透古诗学习的方法,以及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教师采用了意境互动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的方式和诗文互动,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诗文。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乞巧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

7、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搜索下载乞巧民间故事和乞巧文化的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乞巧场面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古诗,使简短的古诗更丰富,更充实,让学生倘佯在诗韵中,陶醉在诗境中,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基于教材特色和阅读教学的学段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思路:1.以“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整合教材、求新求效。2.以“引导学生阅读有故事的古诗,走入有情有境的情感世界”

8、为教学方向。3.以“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为教学主旨,创设情境、充分品读、学语习文。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 1. 【百度视频】(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http:/ “乞”是乞求的意思,那什么叫“乞巧”呢?哪位同学能将你预习所了解到的告诉我吗?师:乞巧是七夕这主要的民间活动,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5. 【百度知道】(简介作者林杰)二学诗(一).初读全诗 1.听了林杰的介绍,很想去读读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请看大屏幕!【百度搜索】(出示古诗) 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园。【二读】读得有节奏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师生合作读出节

9、奏。【三读】读出味道5. 【百度视频】(古诗朗读)(二)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1.理解宵霄师:大家发现了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课件出示:宵霄)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宵”是晚上,“霄”是天空)2.师:【百度图片】(出示碧霄图)%CD%BC&in=24752&cl=2&lm=-1&pn=24&rn=1&di=3993785463&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你们看,这就是七夕的夜空!能形

10、容此时的天空吗?诗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夜空?(碧霄)3.师:每年的七月初七,星空闪烁,多么美丽的夜晚,让人遐想,让人想起那牛郎织女天上相会的传说。(板书:天上相会)故事中哪一句是描写这个情景呢?(课件)引读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生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指导朗读,“看”字轻读,读出不忍惊扰牛郎织女的感觉。(三)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过渡:读着诗歌我们都发现了这里藏着一位姑娘呢,她的名字叫_(学生:织女)。除了藏着这位织女,还有一位男子,他的名字叫_(学生:牛郎)1.刚才我们看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的视频,你们还知道什么?2.结合动画师小结牛郎织女的传说,感受渡河桥及了解鹊桥的意象。3.是啊

11、,牛郎织女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到了相会团圆的时刻,你觉得牛郎织女当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4.师:让我们在读中再次体会牛郎一家团聚的喜悦吧。(指导读牵牛织女渡河桥5.【百度图片】(出示鹊桥会)(四)吟咏千古一寸心“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喜相逢,那人间的姑娘少女们又在做什么呢?读读三、四行。(学生读)(课件出示三四行)2.师:可以看看课后资料袋里怎么说的?3.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同学们,你们对织女了解多少啊?(学生自由回答)师:【百度文库】(出示织女的介绍)2f29d28271fe910ef12df847.html4.师:所以在这七夕之夜,人间

12、的人们正家家(学生接念乞巧望秋月)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学生想象回答)5.每个地方乞巧的方式都不一样,除了诗中提到的对月穿针的做法,你们还了解到哪些乞巧的习俗。(学生汇报交流)尽管她们乞巧的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向织女乞巧的心愿,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拥有“聪明、美丽、善良”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双“巧手”。只因为织女有一双巧手,织女在天宫里不停地织着云霞,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杰作。【百度图片】(出示彩云图片3-5幅)01326592&cl=2&lm=-1&fm=hao123#6.你想用哪些词句来形容这么美的云霞?指生说。是啊,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美不胜收,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织女的巧手,你们羡慕吗?(羡慕)你们羡慕什么啊?(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板书:人间乞巧)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的巧手。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女儿节。7.师:乞巧节是古代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你能想象千家万户都在乞巧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吗?”(热闹的场面)8.师:你怎么知道人很多?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家家乞巧望月)哪个词最能说明人多?(家家)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有的在小院里,有的在家门口、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百度图片】(出示乞巧场面3-5幅)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