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2762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首钢发展状况2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23. 首钢搬迁的原因33.1 空气污染是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33.2 水资源短缺制约首钢进一步发展33.3 首钢发展本身与北京的发展战略不符33.4 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34. 首钢的战略选择44.1 石景山厂区停产44.2 选址曹妃甸44.3 首钢在冀东的产业发展44.4 首钢布局变化55. 首钢原址开发55.1 文化产业综合试点,超越CBD55.2 首钢主厂区规划方案56. 首钢搬迁的意义66.1 有利于首钢自身的长远发展66.2 有利于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66.3 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的调整66.4 有利于提高我国钢

2、铁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6参考文献:7首钢搬迁的探讨和反思摘 要:首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改革,而首钢的搬迁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作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搬迁及结构调整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北京地区经济转型、环境改善以及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结构调整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回顾了首钢搬迁及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首钢搬迁对首钢及区域本身的意义和影响。关键词:首钢发展困境 战略选择 原址开发 结构调整1. 首钢发展状况首钢老厂区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前身是1919年开始建设的石景山钢铁厂,新中国成立前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新中国成立后,首钢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以

3、“首都”冠名的企业,是北京工业的标杆企业。在鼎盛时期,首钢一家企业的利税就占到全北京市税收的1/4。1994年,钢产量达到823.7万吨,为全国首位。随着首都城区变大,区域条件和环保压力限制了“钢铁巨人”的进一步长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家没有批复发展规划,首钢多年来不能在北京地区扩大规模,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首钢却还是维持1994年的800余万吨产量不动。“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两难选择,在申办奥运时尘埃落定。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

4、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 余荣华. 首钢搬迁 一石三鸟N,人民日报,2011-01 -14,第016版 .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 首钢位于北京市,属于京津唐地区。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之一(京津唐经济区面积16.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6%;2004年年末人口605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65%;国内生产总值12458.5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8.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7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4倍),该区域拥有2个超级大城市和7个地级市,它们分别是北京、天津,以及环绕在周围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张家口

5、和承德河北七个地级市,是河北省和京津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这七个地级市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60%,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京津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中心,区域内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良好、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处于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门户。 穆岩.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唐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3. 首钢搬迁的原因 3.1 空气污染是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北京市的上空有个黑盖,黑盖的中心是石

6、景山,首钢位于石景山。”早些年,专家学者这样描述首钢石景山北京三者的污染因果链。一份来自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 年,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区全年二级以上(含二级)的天数仅占全年的一半。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2003年,北京市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达到71783.9t。据环保部门分析,首钢搬迁能让北京每年减少18000 t 可吸入颗粒物。可见仅首钢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就占整个北京市区的23%。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化工两大部门不仅占地大, 耗能耗水多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北京市每年所消耗的煤中, 仅首钢、燕山石化公司、焦化厂、电厂四大家就占去一半以上。首钢搬迁首先还给首都

7、蓝天和绿地。第一座高炉停产,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8吨,有组织粉尘排放100吨,无组织粉尘排放84吨;二号焦炉停产,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4吨、烟尘排放量4.05吨、粉尘排放量189吨。石景山区冶炼、热轧生产全部停产,粉尘、烟尘、二氧化硫将基本实现零排放。 马风才. 首钢搬迁对钢铁企业选址的示范效应J,金属世界,2011(2):65-69.3.2 水资源短缺制约首钢进一步发展北京是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 m,是全国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瓶颈”。首钢每年耗水量高达5000多万m,这已成为北京水资源的

8、不可承受之重。在北京市的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81%,而冶金、化工和电力等工业部门又占全市工业用水的一半以上。3 3.3 首钢发展本身与北京的发展战略不符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是北京“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并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重点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和社会引导机制。从长期看,国际贸易、文化教育、金融投资、高新技术、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无疑是首都北京的发展方向。钢铁制造这种粗放型产业注定与北京的发展布局格格不入。33.4 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9、必然选择 如果从企业内部运营上看,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800万t的钢产量计算,维持800 万t 生产需要运输的矿石、矿粉、焦炭等大量物流就达到4000万t。 如此大的吞吐量,而石景山又远离深水码头,与宝钢和武钢相比,必然会增长相应的运输物流成本。铁路运输的优势在长距离,大量、种类繁多的原燃料和成品在中短距离内运输,不但没有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还导致物流运输的复杂性。此外,运进量与运出量比例的严重失衡,加上矿粉和焦煤对车厢的污染,难以配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空载现象。34. 首钢的战略选择 4.1 石景山厂区停产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首钢搬迁将分阶段进行,逐步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

10、产能力。第一阶段至2007年底完成,压缩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在北京石景山区阶段性保留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期间,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暂保留2台烧结机、3座焦炉。第二阶段确保2010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只保留首钢总部和研发体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销售、物流、三产等业务。在第二阶段,尽可能争取2008年首钢北京石景山区涉钢系统完成搬迁,实现冶炼能力停产,如不能全部停产,奥运会期间也要暂停烧结、焦炉生产。在北京市顺义区建设150 万吨冷扎薄板(含镀锌板、彩涂板等)项目,作为首钢搬迁后人员安置的载体。原则同意在税收政策、贷款贴息以及企业权益处理等方面对首钢涉钢部分整体搬迁给予

11、必要支持。 孙伟伟. 首钢搬迁及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与实施途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第21 卷第1 期):63-67.4.2 选址曹妃甸 作为新厂址的曹妃甸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域内,是唐山市唐海县的一个海岛,距唐山市80 公里, 距秦皇岛市170公里,距天津新港7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相传唐王李世民跨海征东,得胜还朝,行经此岛。在此痛失爱妃曹妃,遂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塑曹妃像,小岛因而得名曹妃甸。选择曹妃甸岛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具有四个突出优势:一是曹妃甸属我国少有的不需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即可停靠25 万吨级大型船舶的深水良港,有利于钢铁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

12、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二是冀东地区丰富的铁矿与煤矿资源,可为新钢厂提供较好的资源保障; 三是华北地区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四是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有300 平方千米的滩涂地,建厂可不占用耕地,是规划中的华北重化工工业区。44.3 首钢在冀东的产业发展首钢在河北迁安建有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t 铁、450万t钢、400万t热轧板带钢的项目,此即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钢迁钢)。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优质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深冲钢、汽车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船板、管线钢、双相钢、多相钢和IF 钢等。而首钢迁钢又与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首钢矿业公司毗邻。此外,在河北秦皇岛建

13、有年生产能力45万t的板材厂。该公司生产20余种材质、规格的中厚钢板,主要品种有普碳板、低合金板、造船板、桥梁板、锅炉板、军工板等。4国家发改委同意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河北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涉钢部分整体搬迁的载体。同时,要加快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唐山地区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保证曹妃甸钢铁项目建成后,增加钢铁生产能力,减少水资源消耗量,使地区的钢铁工业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得到明显调整。与首钢北京地区压产关停相对应,2006年首钢曹妃甸一期工程将形成400万吨生产能力,2010年二期工程将扩大到800万吨产能。曹妃甸钢铁建设项目以首

14、钢为主,联合唐钢,可吸收国内外民营资本,建立股权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体。新钢厂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精品基地,厂区要基本达到污水和固体废弃物零排放。产品方向将瞄准市场急需的汽车、油气管线、电工、轻工、家电、造船、压力容器、建筑等所用的各类钢材产品, 包括国际最先进的高档汽车冷轧板、硅钢板。44.4 首钢布局变化首钢钢铁业从石景山走向渤海湾,实现了从“山”到“海”的转 移,这不仅仅是地理区位上的转移,而且是集团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是产品结构的重大转变和技术、工艺水平 质的提高。首钢京唐公司建成了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

15、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 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 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相继建成的迁钢公司、首秦公司、冷轧公司,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多项指标位于全国同类企业前列。与此同时,首钢积极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先后与水钢、贵钢、长钢、伊犁钢铁公司、通钢联合重组,优化区域布局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经验。 肖利平,王明江,邓德敏. 华丽的转身_首钢搬迁调整全景扫描J,中外企业文化,2011(1):10-13.5. 首钢原址开发首钢主厂区规划方案更新调整:由原来的7个功能区归为4个。部分废弃的高炉将改造为商场、剧场、书店等,厂区内古建筑群将悉数保留。另外,长安街西延线上跨永定河大桥有望确定为“人车分流”双层方案。5.1 文化产业综合试点,超越CBD首钢这块地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的想法是“跳出房地产,超越CBD”。CBD是在老城基础上规划建设的,主要吸引国际的企业总部和以国际金融为主的企业。首钢占地面积是它的两倍,优势是保留一部分高炉后,其他的将全部推倒重来,重新建设。从发展和重塑产业上,首钢工业区以文化为基础。石景山区去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