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3939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舆情风险管理办法1 目的为有效保护企业形象、信息,使公司各业务层面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媒体方向、政策导向,并及时了解和跟进与公司相关的负面新闻和突发事件,避免公司利益、形象乃至生存、发展遭受威胁,特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本办法所称舆情风险是指本公司在发生破坏性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和人员安全事故、重大金融安全事件、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稳定的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后,做好对外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3 舆情管理机构及职责3.1 机构设置鉴于当前舆情的形势和特征,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杜绝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舆论损害,成立舆情风险管理机构,既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经营班子

2、及各职能部门总监、各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立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行政管理部,集团董事会秘书兼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部总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3.2 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3.2.1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建立本企业舆情风险管理工作指挥体系;3.2.2 听取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关于舆情监测及分析等工作的汇报,审批舆情管理措施,决定有关预案的启动、关闭;3.2.3 研究部署突发事件应对及负面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3.2.4 督导、协调公司相关部门舆情管控应对处置工作;3.3 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工作职责3.3.1 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不定期对涉及集团

3、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视情况向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工作建议;3.3.2 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舆情等级进行搜索、监测;根据舆情发展情况,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准备相关材料,统一对外口径,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防止舆情升级。3.3.3 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发生负面舆情事件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3.3.4 指导相关部门开展负面舆情应对工作。3.3.5 工作过程中,备份有关信息(包括:负面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相关信息以电子截图

4、、书面打印等方式分类编号保存。3.3.6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目的、工作原则、应急程序、工作方法等预案内容;宣传本预案,增强职工新闻敏感性和维护公司形象的责任感。3.4 各职能部门,经营单位工作职责3.4.1 集团各职能部门、各经营单位协同行动,负责监控、处理公司、项目层面的相关信息。3.4.2 财务资金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资金管控、投融资、担保、财务数据方面舆情监控。3.4.3 技术中心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资质、专利、工法权属、性能,技术安全,研发风险及网络安全方面舆情监控。3.4.4 经营发展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项目投资模式,投标资质,可行性研究

5、,项目概算技术方案等方面舆情监控。3.4.5 行政管理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社会责任、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等方面舆情监控。3.4.6 招标中心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招标过程中供应商资质、合同签订、履约等方面舆情监控。3.4.7 法务部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与公司有关诉讼方面的舆情监控。3.4.8 人力资源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校园招聘、社会招聘、辞退与离职等涉及员工关系的舆情监控。3.4.9 工管中心、项目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涉及业主、供应商、农民工欠款的逾期监控,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等方面舆情监控。4 舆情监测流程4.1 舆情信息搜集范围4.1.1 A类是指公司层面(包括资本运营层面、领导

6、层面的舆情等)、可能导致迅速传播的负面信息。 4.1.2 B类信息是指各分公司、各项目层面对工程质量安全、客商关系的投诉在有影响力的媒体和门户网站上曝光。 4.1.3 C类信息指各项目和员工、工程质量安全、客商关系的投诉在地方媒体上的曝光。 4.2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负面舆情发生后,密切关注网络、论坛及各媒体涉及本公司的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及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及时梳理做好记录,及时向公司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汇报。4.3 根据负面舆情发展情况,在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组织准备相关背景材料,统一对外答问口径;及时对外发布准确信息,正确引导和影响舆论。4.4 危机缓解后

7、,收集和整理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及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向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递交此次事故危机传播的效果分析评估报告, 4.5 舆情应急处理相关新闻宣传材料须整理归档,以总结经验教训,为舆情管控处理提供借鉴。5 舆情风险处理要求5.1 调查与分析 迅速对公司面临的状况进行全面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事件的性质与公司的关系;评估危机事件的后果;为制定危机处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避免媒体的进一步炒作。 5.2 应对危机策划 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媒体,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有效传播企业信息,保护品牌,以确保不再引发新的危机。5.2.1 迅速反应,争取主动 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开通热线

8、电话,记录并回答记者来电,管理信息进出渠道;适时进行新闻发布,迅速主动阐述事实真相。5.2.2密切监测,防患未然 全面监控波及范围内的各类媒体、网站、客户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消息,及时获取相关的最新动态,收集有关报道的剪报,及时汇总有关媒介报道的情况,以便准确评估事态发展程度,为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5.2.3以诚相待,积极沟通 尽可能充分地与各方面沟通,及时对公众、媒体和监管部门的提问和要求给予及时解答和说明,态度诚恳;对重点媒介进行重点沟通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并尽量满足采访要求。 5.3 应对方案实施5.3.1 在危机期间对于敏感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统一标准答案不仅可以使公司对来自媒体的提问

9、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而且保证对外界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实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由公司指定专人统一接听和处理媒体来电,对每一敏感问题准备准确的答案;同时,确定统一的对外信息发布渠道、发言口径及发言人。 5.3.2 解决源头目标主动沟通危机源头,全面了解背景原因,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妥善解决问题。5.4危机处理评估 5.4.1检测媒体舆论,视危机情况大小可设置检测时间单位(小时、天、周、月)及长度,形成媒体检测报告。5.4.2设定危机处理预期效果,比对处理效果,加强舆论的正面报道,转移舆论焦点。5.4.3回访危机源头,了解更多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强化预期的沟通与联系,使其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化被动为主动,借此提升公司的信誉与形象;加强危机预警与防范工作。6 附则6.1 本办法由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负责解释。6.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舆情监测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