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381035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二年级品生下册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教案2 山东版 主题内容分析: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课标内容标准分析:课标中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本单元从比较基础的内容进行学习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精神品质。学情分析:本单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

2、入手,选择贴近儿童生活有意义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实践. 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的情感。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3.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4.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能力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知识1.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单元设计思路:教学中设计如下几个活动为主线:活动一:快乐的家庭,指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以及发生在家庭中的快乐事情。活动二:校园生活真快乐,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学校生

3、活中所感受到的快乐。活动三:寻找身边的关爱,指导学生寻找并发现身边人们还给予了自己哪些方式的关爱,并与同学互相交流。活动四:制作爱心贺卡。教与学方法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儿歌、歌曲、故事、美文等,使教材变学材,给儿童学习创设应有的空间,力争实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良好品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本单元主题授课8 10课时1爱向我走来活动内容分析:“爱向我走来”活动主题共设计了“浓浓的亲情”,“校园友情”、“谁还给我爱”三个主题活动。“浓浓的亲情”这一主图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充分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疼爱:“校园友情”这一主题活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在学校,老师帮我学知识,帮助我成

4、长;同学与我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在“谁还给我爱”这一主题中,以图片呈现来自不同方面的关心和关爱。课标内容标准分析: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学情分析:由于家人是学生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家人的疼爱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因此几要谈出家人疼爱自己的事,又要学会疼爱家人。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寄予自己的关爱。2.激发自己对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3.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活动方式及建议:在活动组织中应当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琐事充分谈出家人疼爱自己的事例,以此发现自己的生活时刻沐浴

5、着家人的关爱。还要善于挖掘存在于学生中的多方面,多形式的关爱,适时把握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品德教育。教学方法:谈话法、调查法、采访法第一课时 爱向我走来课时数:主题内容 本活动主题是“爱在身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给给予自己的关爱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尽情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课标内容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学情分析学生对家人对自己的爱比较熟悉,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归案哎小故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谈自己得到的他人的关爱,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活动

6、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寄予自己的关爱。情感目标:激发自己对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日常琐事中,从司空见惯的行为中发现爱。教学方法设计 模拟、采访等,各小组利用新闻、报刊杂志、上网查询、访问等方法。教学准备教师:课本图片、录像资料。学生:1、搜集整理家庭温馨故事。2、日记本、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心型标致,让学生们猜。猜老师会在心型标志里填入什么字?师生交流“爱是什么”:一师生交流在你的心中你认为什么是“爱”?二、师小结:爱有许多种长辈的爱、老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社会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植物的爱.爱在我们身边,爱向我们

7、走来。板书课题:爱向我走来三、师生交流:1谈论:春节刚刚过去,说说春节你去拜访了谁?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2小结:不仅春节时家人疼爱你,平时家人也是很疼爱的,谈谈平时家人是怎样关心你的?3看书中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4读儿歌5读书中的日记范围三、师生交流:(一)请学生拿自己的全家福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二)同学们的话语里充满着浓浓的亲情,面对这浓浓的亲情你想说什么呢?请你把对亲人想说的话或让你感动的事写一写。课本第五页。1个别读2小组之间交流正是这些亲人的爱让我们拥有一个最幸福、最快乐、最值得回忆的童年。(三)老师为每位同学发一张信纸认真将日记的内容写到纸上,再适当的予以装饰。送给你的父母让他们

8、感受到你对他们的谢意。课堂总结: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在爱的阳光下我们幸福的成长。 拓展作业:要求学生以写日记,诗歌等形式展示浓浓的亲情.现场情境测试:由两位同学来模拟家长和学生,对于家长对自己的爱,在现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第二课时校园友情课时数:主题内容 本活动主题是“爱在身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给给予自己的关爱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尽情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课标内容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学情分析学生对家人对自己的爱比较熟悉,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归案校园小故事的

9、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谈自己得到的他人的关爱,主要是老师和同学给自己的,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活动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老师、同学给予自己的关爱。情感目标:激发自己对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日常琐事中,从司空见惯的行为中发现爱。教学方法设计 模拟、采访等,各小组利用新闻、报刊杂志、上网查询、访问等方法。教学准备教师:课本图片、录像资料。学生:1、搜集整理校园温馨故事。2、日记本、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从踏入学校的大门我们就生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身边。我们就组成一个大家庭。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关心帮助你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学校感受一下来自老

10、师和同学们的校园友情。(板书)校园友情。师生活动:1在学校中老师是怎样关心和帮助你的。讨论2除了老师关心和帮助你,你还感觉到哪些爱。交流。师生活动:3创设情景,进行表演美术课上,一位同学的水彩笔没有水了课间,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下雨了,可我没带雨伞自习课上,一位同学数学题不会做。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排练后表演。教师进行总结,对于表演好的小组予以表扬。情感升华: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知识,帮助我们成长,小朋友在一起,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在其中,肯定由一个或几个人对你的帮助最大,你想不想对他(她)表示感谢呢?现在就让我们制作一张爱心答谢卡送给关心帮助你的人吧!课后延伸:将制作好的爱心答谢卡送给关心自己的人

11、。现场情景测试:请说出你最好的朋友的三个优点,请说出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第三课时 谁还给我爱 课时数:3主题内容 本活动主题是“爱在身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给给予自己的关爱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尽情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课标内容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学情分析学生对家人对自己的爱比较熟悉,上节课又学习了校园中的师生之爱,本节课学生搜集归纳社会小故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谈自己得到的他人的关爱,主要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人们给自己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12、活动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来自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关爱。情感目标:激发自己对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日常琐事中,从司空见惯的行为中发现爱。教学方法设计 模拟、采访等,各小组利用新闻、报刊杂志、上网查询、访问等方法。教学准备教师:课本图片、录像资料。学生:1、搜集整理校园温馨故事。2、日记本、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家庭、学校、我们还经常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爱。二、自由讨论:你感到了哪些爱呢?交警:护送我们过马路,来校进行交通安全讲座。医生:为我们打预防针,治病社区:六一儿童节来校庆祝节日保洁员: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清洁。服务员:给我们提供生活方便

13、三、聆听故事,重点体会爱的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爱的故事“恩情”P9思考:1、 小作者感受到了来自那些方面的关爱?2、 让学生讲述自己情深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爱心故事,深刻体会社会各界所给予少年儿童的各种关爱。四、课堂总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爱,得到爱,爱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别人的爱,同时也要怀着一颗爱心来回报大家!拓展作业: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个爱心小故事写下来。、爱心献给你活动内容分析:“爱心献给你”活动主题共设计了“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张贺卡送给你”三个主题活动。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帮助。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伸出友爱之手

14、,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课标内容标准分析: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享受的爱太多,觉得是理所当然,而不好关爱他人,自私自利。本课时就是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活动目标:1.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植物。2.乐于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表达对身边人的爱。3.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活动方式及建议:教育学生关爱别人首先要从爱妈妈,爱家庭开始,应引导学生练习上一届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爱心献给家庭并付诸行动。教学方法:谈话法、调查法、采访法 第一课时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课时数:4主题内容 本活动主题是“爱心献给你”,引导学生感受家人、老师、同学及来自不同方面人们给予自己关爱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向他人伸出友爱之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尽情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课标内容课标指出: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享受的爱太多,觉得是理所当然,而不好关爱他人,自私自利。本课时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