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360678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和 实践的培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数控技术专业学期论文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专业:数控技术学号:0311100223姓名:包鹏君指导教师:陈瑞引 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定。目录 引 言2内容摘要.4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间的关系5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5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6(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6(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6 (三)、改革实

2、践教学方法.6(四)、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6(五)、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6四、为什么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7五、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一)、时代呼唤素质教育8(二)、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六、结论.9七、参考文献10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突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3、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构主义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间的关系(一) 创新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二) 有好的实践能力强并不必然有好的创新意识。 (三) 有好的创新意识并不必然有好的实践能力。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

4、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除了创新,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

5、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三、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实行课程综合化。一是加强基础课程的授课,基础课程又称为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标准,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课程。二是注重文理渗透,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文科类

6、学生也应在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另外,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还应该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如缩减课内总学时,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实行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跨系、校选课等,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积极进行教材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尽可能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新成果、新思想和新信息。(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应该说,课堂教学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切入。首先,要改革课堂讲授方法。积极提倡启

7、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研究式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可采用四种做法:一是“三个讲”的方法,即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一个“用”字,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在教学手段上追求一个“新”字;三是“三个运用”的方法,即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运用自学式教学法伸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有这些措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主动深入下去,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以

8、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且多强调理论性、结构化的现状,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科研能力来自于科研实践,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工

9、作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因此,学校应该在科研基地上做文章,通过开发现有实验室,为申请科研课题的学生提供专门实验室并帮助学生学会借鉴教师课题研究等方法,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各类课程实习、设计等机会,进行课题研究;还可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并建立一整套评价学生创新

10、能力的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学生创新能力测评方法,将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学生总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四、为什么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丢失或迷失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而是热衷于一些形式的东西,甚至有的地方和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现有教育加活动”。启发式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教育改革中仍然具有先进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11、。这是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定。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和自觉贯彻落实。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多次强调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问题。在看望科学家钱学森时,温家宝强调,一定要通过科学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温家宝在讲话中又强调,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

12、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离开教师、超过教师,才可以成为人才。 在现实中,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丢失或迷失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而是热衷于一些形式的东西,例如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弥补上课多带来的活动不足问题;实行无作业日,以解决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情趣等。有的地方和学校甚至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现有教育加活动”。丰富健康的活动是必要的,但绝不等同于素质教育,更不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须要更新思想观念。要努力摒弃一切陈旧的、阻碍启发式教育的思想观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

13、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思想和行动上树立起现代创新性的思想观念。例如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启发式教育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主动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等。思想观念的更新,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须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包括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各种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扫除体制性的障碍。例如,在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上,要打破“统得过死”、“包办过多”的各种条条框框,建立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新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给学校以充分的创造性办学的空间,为学

14、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例如,改革现行的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以全面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新型评价制度,以新的评价制度为基础,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灵活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真正使教育教学的管理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用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为使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创新人才,开辟广阔的道路。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须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教育改革中仍然具有先进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启发式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自我学习的主人。这些基本精神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密切关联,都可以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导。推进启发式教育,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须实行科学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同时具有很高的科学、数学造诣,是典型的例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兴趣广泛,在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也是典型的例子。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左、右脑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