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44644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初中化学考点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必考点1、物质的分类: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 解题思路:是否有一种物质构成2、 元素解题思路:化合价的口诀,元素的定义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解题思路:判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4、 化学与生活解题思路: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5、 化肥解题思路:含有N,P,K物质6、 实验解题思路: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流程7微观粒子的性质8、 酸碱盐9、 溶解度10、 物质的俗称11、 化学的反应,方程式解题思路:质量和原子守恒12、 反应热和燃烧条件13、 金属活动顺序表14、 计算题解题思路:化学式要正确 方程式要平衡 相对分子计算要准确中考化学试卷的构成:选择题40分、实验填空55分和计算题5分三大类中

2、考命题走向:1、生活信息化、趣味化 2、人文关怀,环保意识 3、学科间的综合性和渗透性 4、关注国家科技前沿 5、开放性、探究性、自主性、实践性初中学习化学的重点:1、 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原理是重难点。2、 实验室各种气体的制取,各种实验操作的应用。3、 计算方法,差量法,守恒法等4、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用途,俗名,相关反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一、 学会阅读化学课本,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 二、 重视实验的作用,理化是实验的学科,不止是一个概念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去做实验。 课堂实验机会非常珍贵,每次都不能浪费。还有就是可以课后做,现在很多人都用“VCM仿真实

3、验”做。做多实验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解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灵活。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

4、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三、就是做题了。理化科目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要多更要

5、精。 四、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总的来说,学好初中化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把所有出现过的方程式都书记于心,其实很多方程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了解一些特殊的反应条件,颜色等等。2、对于某一类物质,要了解他们的共性以及递变的顺序。3、定义、概念要学会辨

6、析。4、对于某些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敏感,这对于推理题很有帮助,计算有时候也有帮助5、知道怎么辨别两种看上去一样的物质这应该差不多了,初中化学不是很难,只有一些内容需要深入思考。高考化学必考点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域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高考化学试卷的构成:单选20分,不定向选择20分,非选择题(推断、实验)80分选择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元素化合物(碱金属、Al、Zn、Mg、Fe、Cl、S、P、N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离子鉴别等)、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

7、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同位素的原子结构、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官能团的结构及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盐类水解、pH值的简单计算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多步反应关系式的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无机部分包括框图题:突破口(特征反应、特殊现象、特殊颜色、重复出现的物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量的关系);推断题:物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晶体性质)、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方程式的书写:审题(离子方程

8、式或化学方程式)、充分利用信息写出并配平(先氧化还原,再电荷守恒,后质量守恒)。有机部分包括反应类型:加成,取代(硝化、酯化、磺化、水解),氧化(加氧、去氢),还原(加氢、去氧),消去(醇、卤代烃)、加聚,缩聚等(从结构改变判断);化学式书写:注意题目要求(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生成有机物时别漏无机物,注意配平;有机合成:信息的使用;框图分析、官能团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等。)实验考查在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实验复习对提高分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部分包括试剂存放:广口瓶、细口瓶、棕色瓶、密封等;药品的取用;温度计的使用:液面下、支管口处、水浴中、溶液中等;实验操作的注意

9、事项:醛的二个典型反应(反应环境问题)、酯化反应(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苯酚与浓溴水(沉淀存在)、实验室制乙烯的温度、Fe(OH)2的生成操作(滴管在液面下)、几种仪器的读数(天平、量筒、滴定管等)、气密性检查:常用方法、特殊方法;喷泉实验原理;尾气吸收的方法(导管、倒置漏斗、球形干燥管、燃烧);气体制备;装置连接顺序:(制备除杂干燥验纯检验收集性质实验尾气处理);接口处理(强氧化剂存在时橡胶管的处理);定量实验:原理、计算依据、称量(往往仪器与药品一起称)、气体收集(排液体法)、误差分析(根据表达式);实验步骤:排序(气密性检查在装药品前)、操作书写(定量实验注意平行实验二次以上);

10、失败原因分析:漏气、条件控制不好、气体通入速度过快、冷却时吸水、干扰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高考化学的特点及趋势: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2013届高考化学要少做难题、偏题,“少挖坑”,多在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等的广度上下功夫,“广积粮”。重视基础实验、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

11、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高考化学复习策略: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但知识覆盖面较广。因此,高三化学复习在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适度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解题方法,把握命题趋向。一、把握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最近几年来,化学高考更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的考察,而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坚决贯彻基础知识过关的原则。考生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及上下章节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

12、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去计算,还要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怎样来定义的,定义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等。二、突出重点,掌握学科主干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知识点较多、较杂、较广,要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化学主干知识。重点即高考的热点、难点,像电化学当中的电解池和原电池、盐类水解、电离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等。这些基本规律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复习时应当重点把握。另外,平时复习还必须注意一些重要方程式的书写。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1) 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

13、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三、注意总结,构建知识网络最近几年的高考化学第卷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如2011年的26题有机推断题、27题无机推断

14、题,2010年的25题元素周期题,需要考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横向和纵向的理解、分析和联系,才能很好地完成答题。所以复习过程中,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例如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四、讲究方法,提高答题能力在高考复习做题时,

15、首先要练习读题、审题,注意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其次要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以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中到边,最后通过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另外,做题后要注重反思,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如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想想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并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特别要提醒的是:答题时要尽可能使用书本上的规范性语句、符号、关键词来作答,书写一定要规范,尤其是方程式、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以及常用的化学用语。五、研究真题,分析命题走向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这就提醒考生,要认真学习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涉及知识点、能力考核点、综合变化点和创新点,对于近年的高考试题不仅要做,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命题专家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