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33989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处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总旋律,并将会长期保持这种既对立又统一 ,既竞争又借鉴的“双赢”局面。两种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 习,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任何一方在短时期内或在不久的将来都不会完全战胜另一方,资本主义不会 ,社会主义更不会。 资本主义没有像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所说的那样寄生、 腐朽、垂死 ,还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经过了大大小小数次经济危机 后还是能够快速转机 ,寻找到新的生机 ,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不例外。少数资本主 义国家出现复苏的迹象 ,真是应了中国一

2、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既是我们合作伙伴 又是竞争对手的资本主义 ,只有正确认识其发展变化 ,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 ,才能更好地建 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结束以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既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和发展的繁荣 时代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也经历过衰退与萧条的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面对越发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并没有束手无策、一蹶不振 ,而是通过对内调整与改良和对外转嫁的方式谱

3、写着资本主义新的篇章 ,呈现出 新的发展特征。第一 ,资本主义正从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 ,资本主义正 在逐步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际垄断资本已经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生活的基础和核心 内容。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垄断市场。国际垄断资本与其母国的国家政权结合,运用经济、政治等手段 ,通过国际垄断价格最大限度地攫取超额垄断利润。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第二、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以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 新科技革命 ,

4、推动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 激光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等飞速发展。 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 化,第一产业平均水平已不到 3%,第二产业保持在 30%左右 ,第三产业比重则迅速提高到 65% 至 70% 之间。新科技革命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更加现代化和“高级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产业”的 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减缓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时期的稳定增长就与新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三、 以

5、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是当代资本主义最显著的标志。 金融 垄断资本主义加剧了资本的高度垄断,建立了金融资本的专制统治 ,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垄断财团几乎控制了从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公用 事业、饮食、旅游、娱乐等行业。金融资本通过向政府贷款、代销和持有公债、利用存款倍 增效应扩大或收缩流通中的货币量等方式强化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证券、 股票、 保险等金融资本的畸形发展 ,加剧了资本主义的投机性和寄生性。在当今西方国家,包括有价证券、存款贷款、外汇等无物质载体的虚拟经济大大超过了实物经济。 资本的投机性远远大于投资性。 2008 年 ,由美

6、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金融垄断资本的贪婪性与投机性充分凸显 资本的全球化导致了危机的全球性爆发与蔓延。第四 ,资本主义体系的国际合作逐渐加强。为了适应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西方国家还打破疆域界限 ,建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一体化组织,组织的规模和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扩大 ,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国际会议,以协调其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系。由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的老板以及超国家经济计划机构的管理精英、 大的传播媒体的统治精英、技术精英和某些国家的领导人组成的跨国资本家阶级,构成了剥削和统治全球劳工的新的霸权集团 ,占据着经济全球化乃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7、1 。第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自身发挥了很多调节功能。这主要包括:在经济发展手段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制定短期和中期的经济发展计划 ,推行国有化 ,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 不断发展 ,以便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 ;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实施一定的税收政 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 ,限制过高的收入和过度的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 ,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从凯恩斯主义到新保守主义、新自 由主义再到 “第三条道路” 和对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地进行自我 的调整 ,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第六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

8、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 ,农业劳动人数锐减 ,工业劳动人数略微下降 ,服务业劳动人数大增 ; 其次,白领工人增多 ,蓝领工人减少 ;最后 ,从事高科技领域的人员越来越多。 中产阶级的队伍逐 渐壮大。第七 ,资本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有所改变。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下,西方列强依靠经济交往、 科技垄断、 文化渗透与军事实力威胁等较为和平的新殖民主义手段来维护并扩 大在发展中国家侵占的各种利益 ,捍卫其大国的霸主地位 ,强化“中心”与“边缘”式的世界 体系。 金融资本的渗透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资本流遍世界 ,利润流向西方 ,可以说是西方发

9、达国 家盘剥落后国家的生动写照。 同时也要看到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在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二、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新变化 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决不能主观臆断,如果把这些变化认为是根本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从而抹杀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界限,那是十分荒谬的。要从实际的作用和影响中去把握 ,既要看到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 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 ,这种新变化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一方面 ,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一个新的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

10、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列宁曾经说过:“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不会忘记 ,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进步 ,而帝国主义又比垄断前的资本主义进 步”。伟大导师马克思也曾说 :“近一百年来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在这之前创造的 生产力总和还要多” 。当代资本主义创造了最先进的生产力 ,推动了新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 到来。资本主义历经多次经济危机 ,但每次都能化危为机 ,这表明垄断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自 我调节和改良的能力 ,在一定范围内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 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 ,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

11、变。早在1917 年 ,列宁就预言 :“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从而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帝国主义战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这不仅 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了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 ,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 之间 ,没有任何中间级” 。2资本主义所有制虽然出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趋势 ,但是资本 主义私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其他所有制形式只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补充 ,是为巩固和 维护私有制服务的。资本主义为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的目的和动机

12、没有改变 ,因此人的异化 现象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如股份公司、托拉斯等形式的跨国公司、雇员参与决策和管理、 国有化、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等,这些都没有改变私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经济危机还会频繁爆发。同时由于技术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 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和新贫困化现象。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性的 ,一方面会形成巨大的挑战 ,另 一方面又会推动着社会主义在更广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的发展。首先 ,这些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构成了巨大挑战和冲击,使社会主义步入低谷。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不

13、断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同其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国家从 15 国减少到 5 国 ,共产党从 180 多家减少到 130 多家 ,被西化的 东欧国家又纷纷加入北约联盟 ,尽管中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终究势单力薄、 寡不敌众。 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占有更多的话语权。直到今天 ,资本主义制度全胜论、社会主义无望论、历史趋势改变论、全盘西化论等仍有一定的影响。其次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深入发展。第一、各国社会主义的力量正在资本主义体 制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其内部的社会主义力量思考诸如相对贫困、 经济上的不平等、 精神层次的异化

14、、 国家调节的有限性导致的经济混乱和无序等深层次的问 题,提出种种新社会主义思想。他们身处资本主义社会,能切身体会和深刻了解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因此 ,其思路和主张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具有积极意义。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大 胆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推动了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促使社会主义运动的全球性增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以及资产阶级根据生产力的要求对生产关系所做的调整 ,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从这点看 ,国际垄断阶段的出现 ,不是离社 会主义更远 ,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 列宁曾形象地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的 “入 口” ,那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则可以说成是全球社会主义的入口。全球化正在为未来社会主 义的实现创造着物质技术和社会化生产等方面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