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30686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邵逸夫辞世 之 慈善“我们心中,提到邵逸夫,可能不会讲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但一定会讲到他的慈善。”香港人对邵逸夫的人生这样注解。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则常常可以找到共同点他们曾就读的某所小学、中学或者高校里有一座“逸夫楼”。1月7日凌晨,行星陨落,“慈善”不息。曾以“悭吝”形象示人慈善与吝啬,曾是邵逸夫人生硬币的两面。1973年,66岁的邵逸夫向香港“苏浙公学”捐赠50万港元,为其兴建一座藏书3万多册的新型图书馆,后又为校舍捐赠了100万港元。这是邵逸夫第一笔郑重其事的捐赠。此前,他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设立了邵氏基金。慈善之路的开启为他带来了殊荣:19

2、77年,邵逸夫被英国女皇册封为皇家爵士。而在早年间,邵逸夫的“悭吝”在香港电影界常有风评。他曾拒绝剧务去外边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才1毛钱。后来的“李小龙争夺战”,让这一名声传播更广:当时李小龙返港发展,被邵氏电影要求以低薪演配角。邵逸夫的“悭吝人”形象,不难理解:他从青年时代起离开宁波,和哥哥奔跑在南洋丛林里,搞流动放映车。“挨过苦”的他对金钱的态度很保守。邵逸夫为什么后来热心慈善?有多个版本。传早年间一家香港老人院向已是富豪的邵逸夫请求捐赠,他寄过去一张支票。数额无从考证,大概是100港元或是500港元。对方将这笔捐赠原封不动地退回,让邵逸夫颇受

3、震动。也有说法称,邵逸夫三哥邵山客的去世,让他明白人死后也带不走生前财富,坚定慈善的决心。“名副其实的楼主”“一颗星星陨落了。”1月7日,忻正大,宁波师范学院原校长,听闻邵逸夫去世的消息后感慨良久。他是指1990年5月,为感念邵逸夫的善举,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一颗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捐款与项目单位资金相配套,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涉及内地31个省份。邵逸夫的慈善从单纯的“散财”向教育倾斜,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1987年

4、1月,他开始集中向内地捐款,第一笔教育款项1亿港元,帮助内地10所大学兴建图书馆或科技馆。忻正大所在的宁波师范学院,也是后来的受益者。随后,忻正大注意到邵逸夫慈善脉络的变化,捐赠逐渐转移到了基础教育、医院和赈灾,逸夫楼遍布全国。邵逸夫去世后,有网友带着善意调侃,称他为“名副其实的楼主”。陌生人也为他燃起蜡烛:“我的小学有了他的资助才得以建起。”邵逸夫并不愿置身慈善事业幕后。忻正大向新京报记者回忆,1996年,在邵逸夫位于香港清水湾的办公室,他看见这位89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没有任何架子,每天准时9点来坐班,过问公司的大小事务。邵甚至去各地的赠款项目视察,足迹抵达西藏、甘肃这些边远之地。一个流传的

5、故事是,邵先生去西藏,官方特派了两名年轻医生随行照顾,事后,病倒的是两位医生。不忘初心,也是邵逸夫做慈善的理由。忻正大对新京报记者讲述,祖籍宁波、技术工出身的邵逸夫在听闻宁波师范学院希望建一个职业学院后,面露欣喜,用几十年未改的宁波腔告诉自己:“有熟练技术的人,才能做好工作。”设立“东方诺贝尔奖”邵逸夫的慈善,并未止于教育。很多香港人记得2002年11月15日这一天,邵逸夫宣布:在香港设立“邵逸夫奖”,用以表彰人类杰出的科学家。三个奖项分别是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奖金100万美元。“三个奖项都是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所以也被人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TVB企业公关前主管谭

6、锡扬对新京报记者说。邵逸夫的夫人方逸华曾向媒体介绍,早在1985年,邵先生就已有奖励杰出学者之意,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临的倡议下,终于设立了“邵逸夫奖”。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出任“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他曾表达,邵逸夫先生和夫人设立的“邵逸夫奖”,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一生捐款“超65亿港元”大慈善家邵逸夫究竟捐了多少钱?谭锡扬先生给了新京报记者一个数目:65亿港元。“一直到生前最后一段时光,邵先生的基金会仍然坚持每年做慈善,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了65亿港元。”尽管这些捐赠遍布全球,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投给了内地。邵逸夫投身公益慈善期间,正值内地改革开放初期,邵逸夫曾对谭锡扬说,之所以更关注内地,除了有家乡的情愫,更是因为他希望为内地的发展尽一份力。他的慈善,涉及教育、医疗、扶贫和赈灾等领域。在邵逸夫看来,捐给人现金,花光就没有了,但投给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捐给医疗事业,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些才是最大的回报。尽管将自己40多年的时间花在了TVB上,但邵逸夫曾对谭锡扬表达:“把钱投在教育和医疗上,才是最好的投资。”1月7日,Run Run Shaw停止奔跑,但他的慈善事业,仍在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