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30587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造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护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及同系物等有机溶剂危害、电焊作业中的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为此,机械制造工业应对此有充分认识做足防护措施。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问题应考虑到:布局、粉尘、生产性毒物、噪声、振动、辐射、温度等这些方面。具体如:布局: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义污染问题。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宗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钏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一矽肺。生产

2、性粉尘还能影响某些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微细粉末状原料、成品等成为粉尘到处飞扬,影响环境及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控制粉尘危害可采用湿式作业,安装密闭、通风、除尘系统。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朵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雾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人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1L便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采样方法。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有:釆用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和个体防护、替代措施。噪声: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

3、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噪声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控制、方向和位置控制、封闭、使用消声器、外包消声材料、减振、屏蔽、吸声处理、隔离作业人员、个体防护。振动: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复振荡的现象。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振动的控制措施有: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选用动平衡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基础隔振;个体防护。辐射:以粒子或者波的形式进行的能量传递、传播和吸收活动,称为辐射。工业活动中的电离辐射有a、B、丫辐射及x光射线,最常见的辐射源是.光机和用于无损测试(NDT)中的同位素。非电离辐射主要有: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射频辐射

4、(由无线电设备及微波设备发射)、激光。电离辐射的控制在于对辐射源的出现和使用进行限制,在使用时加以封闭及使用屏障。高温、低温: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髙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除III、IV级高温作业)采取措施。应尽可能实现口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式: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使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供应清凉饮料;应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夏日高温防暑降温工作。宜采取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合理布置热源、供应清凉含盐饮料、轮换作业、对集控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有:穿戴防寒服(手套、鞋)等个人防护用品;设置采暖操作室、休息室、待工室等: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置通信、报警装置,防止误将人员关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