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复习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19327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寄生虫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寄生虫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寄生虫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寄生虫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复习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培训笔试题姓名 评分一、单选题1. 棘球蚴病在我国西北地区易于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D A. 西北地区牧草、水源资源丰富 B. 牧民不注意个人卫生、常随地大、小便污染牧草和水源 C. 食草动物的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 D. 受染的犬类等食肉动物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 E. 牧民误食含棘球蚴污染的动物脏器2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DA. 成虫 B. 虫卵 C. 六钩蚴 D. 棘球蚴3. 广谱驱肠道原虫的药物是:CA. 氯喹 B. 槟榔和南瓜子 C. 甲苯咪唑 D. 甲硝唑(灭滴灵) E. 吡喹酮4. 在确定一个地区是否有包虫病流行时,下列哪项措施是无意义的:CA. 收集

2、血液标本作血清学检查 B. 用幼虫抗原作皮内试验C. 检查人群粪便标本 D. 检查狗的粪便标本 E. 询问病史5. 能够自身重复感染的寄生虫是: CA. 丝虫,蛔虫 B. 肝吸虫,姜片虫 C. 蛲虫,猪肉绦虫 D. 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6.日本血吸虫卵主要沉着在宿主的:DA. 肝组织 B. 肠壁组织 C. 生殖器官组织 D. 肝及结肠肠壁组织 E. 膀胱组织7寄生人体吸虫的生殖方式:BA. 幼虫期行有性生殖,成虫期行无性生殖 B. 成虫期行有性生殖,幼虫期行无性生殖 C. 幼虫、成虫均行有性生殖 D. 幼虫、成虫均行无性生殖8 下列某项外,均为吸虫的发育阶段:EA. 毛蚴 B. 包蚴 C.

3、雷蚴 D. 尾蚴 E. 包囊9. 华支睾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BA. 腹部多脏器受损 B. 肝脏受损 C. 胰腺坏死 D. 胃溃疡 E. 小肠炎10.在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野猪、猪、兔等可作为:D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保虫宿主 D. 转续宿主 E. 第二中间宿主推荐精选11.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是:CA. 虫卵 B. 尾蚴 C. 囊蚴 D. 胞蚴 E. 胞囊12.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CA. 鸡、鸭等禽类 B. 钉螺 C. 牛、犬、猪等哺乳动物 D.无 症状感染者 E. 慢性患者13.旋毛虫幼虫移行期可引起的主要症状是:EA. 腹痛 B. 腹泻 C. 低热 D. 恶病质

4、病 E. 腓肠肌酸痛14.产卵量最大的线虫是:DA.十二指肠钩虫 B. 蛲虫 C. 鞭虫 D. 蛔虫 E. 美洲钩虫15. 透明胶纸法或棉拭子法可检查下列何种寄生虫病:A.钩虫病 B. 蛔虫病 C. 蛲虫病 D. 鞭虫病 E. 旋毛虫病16. 钩虫的感染阶段是:CA. 虫卵 B. 杆状蚴 C. 丝状蚴 D. 腊肠蚴 E. 微丝蚴17.蛲虫病难防治,其主要原因是:DA. 雌虫产卵量大 B. 直接经口感染 C. 虫卵抵抗力强D. 容易自体外反复感染 D. 可逆行感染18.蛲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DA. 失眠 B. 腹痛 C. 腹泻 D. 肛门及会阴部瘙痒 E. 脱肛19.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

5、为:CA粪检成虫 B. 检成虫 C.痰液和粪便查虫卵 D. 尿液查虫卵 E.十二指肠液查虫卵20.鞭虫病的传染源是:A A. 人 B. 犬 C. 猫 D. 猪 E. 羊21.钩虫幼虫侵入人体最常见的部位是:D A. 头面部 B. 足掌部 C. 手掌部 D. 手指、足趾间 E. 腰背部22.人体感染旋毛虫是因为:B A. 吞食感染性虫卵 B. 吞食幼虫囊包 C.幼虫从皮肤钻入D. 误食新生幼虫 E. 饮用含丝状蚴生水23.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方式是:EA. 接触疫水 B.饮生水 C.经媒介昆虫 D.吃生的或未熟的肉类 E. 吃生的或未熟的淡水鱼类24.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动物宿主,在人体寄生虫病的流

6、行病学上,它是寄生虫的:CA.中间宿主 B.延续宿主 C.储蓄(保虫)宿主 D.终宿主 E.带虫者推荐精选25.人患蛔虫是由于误食:CA. 受精蛔虫卵 B. 未受精蛔虫卵 C. 感染期蛔虫卵 D. 脱蛋白膜蛔虫卵 E. 新鲜蛔虫卵26.蛲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DA失眠 B腹痛 C腹泻 D肛门及会阴部瘙痒 E脱肛27.透明胶纸法或棉拭子法可检查下列何种寄生虫病:CA钩虫病 B蛔虫病 C蛲虫病 D鞭虫病 E旋毛虫病28.诊断钩虫病,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阳性率又最高:BA直接涂片法 B饱和盐水漂浮法 C自然沉淀法 D碘液染色法 E肛门拭子法29.人体吸虫成虫的形态构造共同点是:A A. 有口、腹吸盘

7、 B. 雌雄同体 C. 有口和肛门 D. 有睾丸一对 E. 体表均有明显体棘30.粪便检查华支睾吸虫卵的方法下列错误的是:D A. 直接涂片法 B. 加藤法 C. 自然沉淀法 D. 漂浮法 E. 醛醚沉淀法31.卫氏并殖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下列错误的是:E A. 食用含囊蚴生水 B. 生食或未烤熟石蟹 C. 吃未煮熟的蝲蛄 D. 烤吃含童虫的未熟野猪肉 E. 吃未熟淡水鱼32.雌雄异体的吸虫是:C A. 华支睾吸虫 B. 布氏姜片吸虫 C. 日本血吸虫 D. 斯氏狸殖吸虫 E. 卫氏并殖吸虫33.人体感染血吸虫后,最早可能在粪便中检出虫卵的时间是:c A. 1个半月 B. 2个半月 C. 1个月

8、 D. 2个月 E. 半个月34.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C A.囊尾蚴 B. 六钩蚴 C. 虫卵 D. 棘球蚴 E. 成虫35. 细粒棘球蚴病传染源下列错误的:B A. 狼 B. 羊 C. 豺 D. 牧犬 E. 家犬36.棘球蚴砂是指囊液内含内:E A. 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虫卵 B. 石灰小体 C. 只有生发囊D. 只有子囊 E. 原头蚴、生发囊、子囊37.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B A. 都经自由生活阶段 B. 都有蜕皮过程 C. 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 D. 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 E. 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推荐精选38.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鉴别的依据下列

9、错误的是:B A. 虫体弯曲形态 B. 虫体颜色 C. 口囊内錣齿形状 D. 交合伞形态 E. 交合刺特征39.预防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下列措施有错误的是:D A. 菜地劳动宜穿鞋 B. 不吃生菜 C. 加强粪便管理 D. 勤剪指甲、勤洗手 E.下地劳动前手、脚涂擦药物40.吃未熟的含感染性幼虫的褐云玛瑙而感染的线虫是:C A. 美丽筒线虫 B. 棘颚口线虫 C. 广州管圆线虫 D. 旋毛虫 E. 结膜吸吮线虫41.以鼠类为重要传染源的线虫是:C A. 旋毛虫与蛔虫 B. 旋毛虫与钩虫 C. 广州管圆线虫与旋毛虫 D. 广州管圆线虫与蛲虫 E. 丝虫与旋毛虫42.虫卵与幼虫均能感染人的蠕虫是:D

10、 A. 猪带绦虫和旋毛虫 B. 钩虫和蛲虫 C. 牛带绦虫和旋毛虫 D. 猪带绦虫和蛲虫 E. 丝虫和钩虫43.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B A. 丝虫 B. 蛲虫 C. 华支睾吸虫 D. 日本血吸虫 E.肺吸虫44.吸虫生活史中的第一中间宿主可以是:C A. 人 B. 其他哺乳动物 C. 淡水螺 D. 其他水生动物 E. 禽类45.华支睾吸虫对宿主要求不很严格,表现在:D A. 可寄生于螺,也可寄生于鱼、虾 B. 所寄生的鱼类繁多,包括肉食鱼和极小的非肉食鱼C. 在我国南北方吃鱼习惯不同,但均有人受染 D. 幼虫和成虫所寄生的宿主范围都较广46.华支睾吸虫囊蚴主要寄生于鱼的:B A. 皮

11、 B. 肌肉 C. 鳃 D. 鳞 E. 鳍47.华支睾吸虫在人体的主要移行途径为:A A. 囊蚴被吞食,在十二指肠脱囊后沿总胆管逆流至肝 B. 囊蚴被吞食,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经血流入肝C. 囊蚴被吞食,在小肠脱囊后穿血管,经腹腔至肝D. 囊蚴被吞食,在小肠脱囊后穿血管,随血流经心、肺后入肝48.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C A. 膀胱静脉丛 B. 胃底静脉 C. 门脉-肠系膜静脉 D. 脾静脉 E.骨盆静脉丛49.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部位是:E A. 肺、皮肤 B. 皮肤、脑 C. 脑、脊髓 D. 生殖器官 E. 肺、脑推荐精选50.接触疫水二周,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诊断方法有:E A.

12、 粪便浓集法查虫卵 B. 粪便沉淀化法查毛蚴C. 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D. 血清环卵沉淀试验测抗体 E. 以上均不适合51.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E A. 查治病人、病牛 B. 消灭钉螺 C. 粪便管理 D. 个人防护 E. 包括以上各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52.棘球蚴病病源来自:E A. 牛 B. 羊 C. 猪 D. 骆驼 E.狗53.十二指肠钩虫口囊的特征有:B A. 背侧有2对钩齿 B. 腹侧有2对钩齿 C. 背侧1对钩齿 D. 腹侧有1对钩齿 E. 以上都不是54.关于蛔虫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 A. 是人体肠道寄生虫线虫中最大的B. 口孔周围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唇瓣C. 雄虫尾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则直而钝D. 生殖器官雌虫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E. 虫卵呈宽椭圆形,卵壳薄,外有蛋白质膜,内含一卵细胞55.蛔虫生活史中需蜕皮4次,蜕皮发生的场所依次为:B A. 卵内,宿主的小肠、肺泡、小肠 B. 卵内,宿主的肺泡、肺泡、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