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54547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架框排架施工组织设计(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社区文化体育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目 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4.施工组织机构5.施工准备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7.安装工程8.质量保证9.安全生产、防火保证措施10.文明施工措施11.保证工期措施12.雨期施工技术措施13.冬季施工措施14.与监理部门协调配合措施15.工程竣工验收和回访保修管理16.附表 1、编制说明 严格遵守国家及相关规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我们根据工程特点和以往积累的经验,遵循以下几个编制原则:1.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1.2、严格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1.

2、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1.4、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1.5、采用分段流水施工方法,安排进度计划;1.6、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1.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1.8、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降低损耗,合理的利用周转材料,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2、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组织设计编制原则,根据下列文件编制:2.1、工程施工合同2.2、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2.3、国家、省、市颁发的现行施工规范、规程、规定;2.4、施工场地具体地貌环境;2.5、本企业施工实践经验及技术人员和机械装备等综合实力。3、工程招标形式、内

3、容及要求。3.1、本工程施工内容为土建、水电及配套工程。3.2、合同工期:60日历天。3.3、工程质量要求:合格3.4、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施工工期、质量、报价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对冬、雨季施工、施工中排水、确保工期、提高质量、控制噪音、城区内施工管理及保障施工全过程安全等要有有效的保证措施。4、施工组织的总原则及要求4.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投标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益和基本建设投资效益。4.2、加强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布局,合理安排使用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4.3、加强施工中计划性、科学性,克服盲目性、规范化施工。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降

4、低成本,优质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2、工程概况2.1 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X,建筑面积265m2、结构类型为混凝土排架结构、墙体采用370厚普通烧结砖。屋面采用双层夹岩棉保温彩钢屋面板。3、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3.1 施工组织3.1.1现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本公司综合实力确定投标工期为60天。3.1.2 组建一个由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配备精干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中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关键部位以及复杂的施工环节做到跟班作业。3.1.3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该工程实行加班作业。3.2 施工作业区及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

5、原则,组织立体交叉、平行流水施工。3.3 施工安排3.3.1 基础工程: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回填,土方集中堆放,多余的土方外运到指定地点。3.3.2 主体工程:搅拌机2台,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盘锯各1台。3.3.3 装饰工程施工原则:根据天气温度情况,室内装饰的施工顺序为顶棚墙面地面。3.3.4 水电安装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预埋,安装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不得事后开凿。3.3.5主要劳动力计划工 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基础主体装修室外及验收木 工4852钢筋工2102混凝土工5103瓦 工61582架子工42油漆工4机操工1211电焊工121电 工1221水 工1211辅助工101554

6、3.3.6 原材料进场计划根据工程进度,提前编制材料计划,与材料供应商联系,保证材料的供应。确保工程进度。3.4 施工顺序3.4.1 基础工程定位放线机械挖土方人工修整基底验槽素砼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砖基础地圈梁回填土3.4.2 主体部分排架柱墙体构造柱过梁钢结构屋面 框架柱有梁板填充墙构造柱过梁屋面3.4.3 装饰工程门窗框安装室内顶棚、墙面装饰室内地面门窗扇安装。3.5 工期安排(详见进度计划表)3.6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质量合格。4、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质量部物资部技术部工程部机械安全消防资料 试验计量测量 水电 砼工长木工工长钢筋工长5、施工准备组织强有力的项目

7、经理部班子,健全各项施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严格按ISO9001 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制定技术、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等各项保证措施。5.1 技术准备5.1.1 办理开工前一切审批手续。5.1.2 现场交验规划红线。5.1.3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审查图纸,编制图纸会审记录。5.1.4 编制施工图预算,为签发施工合同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准备。5.1.5 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5.1.6 组建测量放线小组,配备专业工程师一人,负责整个工程抄测放线及沉降观测工作,并做好记录。5.1.7 施工用的测量仪器、工具、计量设备等均应送检测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8、5.1.8 编制机械设备进场计划。5.1.9 策划确定施工平面布置。5.1.10 编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5.2 施工组织准备5.2.1 物质准备5.2.1.1 根据机械设备计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周转工具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就位、安装、调试、运行。5.2.1.2 根据施工图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材料需用计划,确定供货渠道,按计划组织进场。及时 进行二次检验和各种拌合物的配合比试验。5.2.1.3 根据施工要求,现场配备电子秤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尺二把,5m卷尺八把,砼砂浆试模四组,检测尺一套。5.2.2 劳动组织准备5.2.2.1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施工工期等情况

9、,确定项目经理部人员和劳动力数量,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因事设职和因职选人。按时组织工人进场,并进行安全技术、防火、文明施工教育。5.2.2.2 确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权限。5.2.3 施工现场准备5.2.3.1 根据规划红线,组织工程测量人员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进行场地平整,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场区永久控制标桩,进行工程定位测量。5.2.3.2 做好四通工作,确保施工前现场路通、水通、电通、通讯网络通。5.2.3.3 根据平面布置搭设暂设用房,保证施工需要。6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6.1地基与基础工程 6.1.1、测量放线 6.1.1.1、建筑物平

10、面轴线的控制和竖向轴线的引测 (1)实施于施工现场,委派测量人员进行专职管理,建立测量记录薄。 (2)平面轴线的控制,可实施周边的设计轴线控制定位桩法处理,引测二个定位控制桩,并按常规法进行有效保护,工程施工轴线则以控制轴线进行引测复核。 (3)本标段办公用房为砖混结构,墙体砌筑验收后,应用经纬仪向上引侧,控制结构楼层模板外边以及轴线位置,预防轴线位移偏差。 (4)楼层轴线由底层轴线(控制线)用经纬仪向上引侧,为了确保轴线的准确,建筑物的四角以及中间贯通轴同时向上引侧,并弹立面垂直控制线。(5)放轴线时应注意多复查,确保无误。 6.1.2建筑标高的测控 (1)本工程施工标高,必须以图纸设计标高

11、和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为依据,采用经校验合格的水准仪测控。 (2)为便于现场施工测量,可于建筑物四周外适当点引测设计临时水准基点,并加以有效保护和定期检查,以防意外误差。 (3)设置统一的标高控制点,并用红漆涂有明显标记。此点设置在底层四角框架柱上为0.00m,楼层部分用钢尺向上垂直引测至楼面且再用水准仪抄平,并加以复核,使整个楼层在同一水平面。 (4)每次楼层梁板钢筋绑扎,砼浇筑标高,抄设在接头钢筋上,统一以此层建筑标高上0.5m为准。以后装修可利用此标高。(5)主体施工中,应区别楼层结构标高和建筑标高差。 6.1.3、建筑物沉降观测 本工程结构设计主体为框排架结构,根据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及施工

12、图纸结构说明要求,该项工程施工必须按规定要求组织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抽查观测工作,并将施工期内检测情况记录整理后存入工程施工档案,具体按下列要求执行: (1)所有观测点要按设计规定轴号位置。 (2)底层构造柱上,可选用18钢筋头预埋于砼柱内,主筋埋牢,并露出表面4cm,端头弯起5CM上部磨平,并将观测点统一编号显示在砼表面。 (3)由现场专职测量班负责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和整理绘制实际沉降量曲线图,并将其观测资料归入工程档案。 (4)应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控制,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观测及闭合差法,控制闭合差在0.4R MM内,以确保其精度。 (5)观测期间,一旦发现不均匀下沉或局部沉降异常时

13、,必须立即停止下道工序作业,并及时汇报设计和建设单位进行核查处理,在未落实处理意见或方案前,严禁任何人组织下道工序作业。 (6)该工程按规定要求在施工期内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观测,交工验收后由甲方人员负责继续观测,并记录。竣工前,每月观测一次,主体施工结束后观测一次,按规定观测至下沉稳定为止。6.1.3、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1)基坑(槽)开挖程序:测量放线机械挖土人工挖土清理、找平基槽验收隐蔽工程验收。6.1.3.1.1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控制点和座标基准点,放好轴线,并在远离基坑的自然土上做好轴线控制桩,按照规定放坡,正确放出所需工作面,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要不断的检查基坑底标高的情况,以确保

14、基坑开挖的质量。 (1)基坑(槽)开挖上部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防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2) 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段分层挖土。本工程机械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前根据龙门板开挖边线,然后沿灰线切出槽的边轮廓线,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员随时抄平,钉砼垫层水平桩,根据水平桩挖土人员进行清底。(3)基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考虑增加工作面宽度。机械挖土留置基底向上300由人工挖土,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3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边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消除槽底土方。(4)在基坑槽边缘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米以上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土方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及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