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13313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 ?哈姆莱特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知识。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归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办法:把握紧张、剧烈的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讨论、总结品读人物的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 教学重点: 1.把握紧张剧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2.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开展的。 教学难点: 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特点。 教学办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问题引入法带动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

2、开讨论,学生总结,教师点拨。以查找法搜索有效而经典的台词,用语言评析法深入分析人物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PPT课件、?哈姆雷特视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莎士比亚全集),对,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而这个艺术之神的发明者,马克思称其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赞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是谁莎士比亚!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莎士比亚! 二、走近莎士比亚【参见?语文(必修4)第96页?莎士比亚戏剧】 威廉莎士比亚

3、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局部是诗剧,主要作品有: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此外还有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奥:威尼斯大将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

4、,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虚伪的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文学的长流里,莎士比亚是一个永恒。不例外地,他的戏剧创作也经历了从浪漫到现实,从喜剧到悲剧的过程;卓异的是,在这个流程中,他篇篇锦绣,字字珠玑。?罗密欧与朱丽叶坚贞的爱情,?威尼斯商人的可气,还有麦克

5、白密室中的煎熬,李尔王旷野中的呼唤,奥赛罗带血的忏悔,永远犹豫和思索着的哈姆莱特激昂的长啸,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永恒的话题。他一管生花妙笔下,戏剧,是文学的楷模;形象,是人物的榜样;语言,是文字的光芒。读有些书,你或可跳着读,莎士比亚的故事,你不必,也不舍:一行行,一句句,一篇篇,都是美的洗礼。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有一部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颂歌;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是什么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

6、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生存还是消灭、人是万物的灵长等独白更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剧本都失传了,而?哈姆莱特没有失传,则戏剧就还存在。 -俄梅耶荷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哈姆莱特! 三、走近?哈姆莱特 1.剧情:.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因为父王忽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言老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老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嘱咐他为父复仇。哈姆莱特认为他这复仇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

7、整乾坤,挽狂澜于既倒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漏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他叔父也疑心他得知隐秘,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行动和心事。甚至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侦察他。他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时机,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贡札古之死,叫戏班子演出,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做贼心虚,仓皇退席。这更证明叔父的罪行属实。叔父觉得隐私可能已被察觉。宫内大臣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儿子到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边偷听;王子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叔父,便一剑把他刺死。从此,奸王使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同学带去密信,要英王在王

8、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发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时机,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 2.贯通始终的主线:哈姆莱特的复仇经历 主要情节:家国突变、鬼魂告白、王子装疯、试探奸王、 比剑 3.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新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

9、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而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劳迪斯的恶行,并因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 第四幕:克劳狄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时机,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哈姆莱特是一部悲壮的悲剧,通过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给我们展示血淋淋的残杀、阴谋和死亡的悲剧,使死亡贯通于作品的始终,但此作给人的悲剧并不在死亡而在于哈姆莱特

10、这样美好的人物的消灭和他原来那种美好理想的破灭,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发那句话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由于本剧的框架实在太好了,所以有许多人都沿用了此剧框架,如?喜马拉雅王子,?狮子王,?夜宴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节选的?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的内容 四、节选局部剧情 1. 结构 第一局部(从开头到p27 20 霍拉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局部(从p27 21奥斯里克到p29 65一贵族上)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嘲讽。 第三局部(从p29 66贵族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2.剧中人物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 (

11、王子的叔父,弑sh君篡位者 ) 乔特鲁德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波洛涅斯 (御前大臣) 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 奥菲莉娅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哈姆雷特之友) 奥斯里克 (宫廷大臣) 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朝臣、哈姆雷特儿时好友,后背叛王子 ) 3.剧中人物关系 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忙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 哈姆莱特-乔特鲁德: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膜。 克劳狄斯-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波洛涅斯-哈姆莱特:

12、既是国王帮凶又是恋人的父亲。 奥菲利娅-哈姆莱特:挚爱哈姆莱特 ,但又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更有杀父之仇。 雷欧提斯-哈姆莱特:本是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同学们在朗读他的台词时要深深体味他矛盾的感情,体会他的复杂情绪。 4.比剑决斗主要有哪些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 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强烈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 ?哈姆雷特教案二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波折的故事情节、锋利的

13、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盛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习品评人物的办法。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鉴赏跌宕波折的故事情节和锋利的戏剧冲突; 难点:品味课文丰盛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课时安顿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办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哈姆雷特(板书) 二、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

1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历史剧:?亨利四世(高低)?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 ?理查三世?约翰王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 大欢喜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 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驰名悲

15、剧之一。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鲁迅) 三、剧情梗概和人物简介 1、剧情梗概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忽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