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7968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2.5 茧中钻出了蚕蛾教案课题茧中钻出了蚕蛾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学习三年级学生首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故教科书的安排是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 形态特征。这是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的。科学概念目标1. 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2. 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3. 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4. 蚕是昆虫,昆虫具有共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 能基于课前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蛾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2.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目标 3. 能根据外部特征识别

2、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4. 能基于蚕蛾和蚕蛹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 5. 能依据昆虫的共同特征,认识更多的昆虫。科学态度目标1. 愿意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蛾,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神奇。2. 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观察蚕生命过程的收获。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体验到科学的艰辛和乐趣。重点难点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能基于蚕蛾和蚕蛹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提问:同学们,蚕结茧已经十多天了,谁的蚕茧 学生自由发言 发生了新变

3、化?蚕卵孵化出蚕到结茧变成蚕蛹,我们通过养殖观察,已经基本了解蚕蛾的幼虫和蚕蛹,蚕蛹经过十几天的孵化,蚕茧里钻出了蚕蛾。聚焦:蚕蛾是什么样的?与蚕的幼虫和蚕蛹相比,蚕蛾的生活习性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引出探究内容,激发学生观察蚕蛾的外部形 态 特 征 的 兴趣,引导学生对比 观 察 蚕 的 幼2. 科学探索蚕蛾与蚕的幼虫和蚕蛹有巨大的不同,蚕蛾有雌雄之分,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蚕蛾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此外蚕蛾不吃任何食物。结论:我们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蚕蛾、蚕茧和蚕三者有许多共同之处,由此推断出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与蚕、蚕茧也有许多不同

4、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茧中钻出了蚕蛾。(板 书课题)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观察蚕茧发生的变化。虫、蚕蛹、蚕蛾的外形变化和生活习性变化。引导学生认识蚕的第 3 个生命阶观察工具:放大镜,蚕茧。准备材料,完成段蚕蛾。如观察方法:先观察并比较完整的蚕茧,再观察钻 观察。出的蛾子。要点提示: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因此,要将其安置在宽敞干燥的地 认 真 思 考 后 回果学生提出它们完全不一样,怎么可能是蛹变的,则导入下一环节。方。提问:蚕蛾是从哪里来的?播放视频观察蚕蛾破茧而出观察记录:(1)蚕蛾吐出一种汁液,使蚕茧中的丝胶溶解。(2)蚕蛾用头和足把丝拨开,

5、形成一个圆洞,头 部先从茧中伸出。(3)蚕蛾全部从茧中钻出。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4)雌雄蚕蛾交尾(交尾也称为交配),之后不 久雄蛾就会死亡。(5)雌蚕蛾产卵。交配与产卵都是动物的繁殖行 为。(6)蚕蛾活动场景图。有些蚕蛾正在交配,有些答,说出自己的依据。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蚕蛾是如何破茧而出的。蚕娥在产卵,有些蚕娥已死亡。播放视频蚕蛾交配过程观察分析:(1)蚕蛹在蚕茧里待上 1015 天后,茧里钻出了 蛾子。茧上的洞是蚕蛾钻出时留下的。(2)蛾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因此我们把它称 作蚕蛾。(3)雄蚕蛾不断地扇动双翅、打转,寻找雌蚕蛾。雌蚕蛾不断放出信息素(

6、身体分泌的物质,通过 嗅觉器官察觉),吸引雄蚕蛾。(4)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配,一般交尾 34 小时后,雌蚕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持续 23 天。 一只雌蚕蛾可产 400500 粒蚕卵。(5)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 的卵是黄色的。观察结果:蚕蛹变成了蚕蛾,蚕蛾会交尾、产卵。 探索二:观察蚕蛾。蚕蛾是不是蚕蛹变成的呢?我们来仔细观察蚕 蛾,找找它和蚕蛹有没有关系。展示蚕蛾图片,提出问题(1)蚕蛾吃什么?(2)雌蛾与雄蛾有什么不同?(3)蚕蛾的身体是怎样的?1.蚕蛾的形态。观察准备:蚕蛾、放大镜。观看视频准备观察材料,了解蚕蛾交配。了解蚕蛾的身体特征。观察方法:先观察蚕蛾身体的组成

7、部分,再观察 并完成观察。 各部分器官。观察记录:蚕蛾的形态。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蚕蛾的身体特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蚕蛾 1.蚕蛾的形态观看视频征和行为活动,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记录的习惯。(1)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2)头部:有 1 对触角,1 对复眼以及口器,但 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3)胸部:有 3 对足、2 对翅膀,翅膀短小,不 能飞行。(4)腹部: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2.蚕蛾的运动和进食情况。(1)蚕蛾的运动方式: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 用翅膀飞行。(2)蚕蛾的进食情况:蚕蛾不吃任何食物。 3.区别雄蛾和雌蛾。通过这一部分熟悉蚕蛾的运动和进食情况

8、。通过这一部分知道通过什么可以分辨区别雄蛾和观看视频雌蛾。播放视频蚕蛾怎么分辨公母观察结果: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各部分都有重要器官。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 是昆虫。蚕蛾是昆虫的一种。科学词汇:蚕蛾是蚕的成虫,全身披着白色鳞毛。头部小,复眼一对,一对触角呈羽毛状,口器退化,不能吃食物。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由于人工长 期饲养,飞行能力退化。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或一对翅膀,也有没翅膀的。多数昆虫都经 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学生将探索部分发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昆虫的共同特征进一步概括,并能在生活中找到与蚕蛾

9、相似的动物,如蚂蚁、蝴蝶、蜻蜓等。引导学生梳理本课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能用科学词汇表达清楚。3. 交流研讨常见的昆虫:蚕、蚂蚁、蜻蜓、蝴蝶等。探索三:比较蚕蛾与蚕蛹的外部特征。蚕蛾是不是蚕蛹变成的呢?我们来仔细观察蚕蛾,找找它和蚕蛹有没有关系。(1)蚕蛾的头、胸、腹部分别由蚕蛹的头、胸、腹三部分发育而来。(2)蚕蛹和蚕蛾的身体结构相同,蚕蛾是蚕蛹发育成长起来的。(3)蚕蛹和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蚕的成虫。研讨一:哪些动物形态结构和蚕蛾相似?它们有 学生根据实验观学生通过观察蚕蛾和蚕蛹的外部特征,逐渐确认蚕蛾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这对学生认识蚕蛹和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

10、是蚕蛹发育而来的,蚕蛾是蚕的成虫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蚕蛾的形态熟什么共同特征?(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有蚂蚁、蜻蜓、蝴蝶、蜜蜂、 蝗虫、螳螂等。(2)昆虫的共同特征:察,交流讨论。悉了解后,把昆虫的共同特征进一步概括,并能在生活中找到与蚕 蛾 相 似 的 动物,如蚂蚁、蝴蝶、蜻蜓等。以蝗虫为例,它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共同的特征。昆虫的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膀(有的昆虫的翅退化)和三对足,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三个体段 (头胸和度),头上有

11、对触角。探索二: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观察发现:蚕蛾羽化钻出蚕茧后,体型小的雄蚕蛾就开始不断地扇动双翅、原地打转,寻找雌蚕 蛾,而体型大的雌蚕蛾则不断放出信息素(身体分泌的物质,通过嗅觉器官察觉),吸引雄蚕蛾。随后雌蚕蛾和雄蚕蛾尾部相交在一起,雌雄蚕戴 尾部相交实则是在进行交配,34 小时后,雌蚕蛾就产下受精卵。雌蚕蛾产卵就是蚕蛾繁殖后代 的行为。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之前的讲解和 视 频 观 看 学习,学生可以初步判断哪些行为与 繁 殖 后 代 有关。 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判断。4.科学拓展作业布置课堂小结拓展:观察我们周围的动物,利用昆虫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判断动物:蚂蚁、

12、蜻蜓、蝴蝶、蝙蝠、蜂鸟、壁 学生根据昆虫的 虎。形态判断。判断:蚂蚁、蝴蝶、蜻蜓是昆虫。判断依据:蚂蚁、蝴蝶、蜻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而蝙蝠和蜂鸟有一对足,壁虎有两对足。提问:蜘蛛是昆虫吗?学生交流判断。播放视频蜘蛛也是昆虫吗观看视频教师点拨:蜘蛛不符合昆虫的基本特征,不是昆虫。完成同步练习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学生通过判断活动进一步巩固昆虫的共同特征。课后作业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板书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蚕是昆虫,蚕和昆虫具 有共同的特征。2.5 茧中钻出了蚕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茧中钻出了蚕蛾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神奇,进 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亮点:对于蚕蛾,部分同学有害怕的情绪。首先教师要理解他们,然后是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先是告诉他们这些蚕蛾对人没有危害,也不咬人,让他们先安心。然后我把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